齐王与宣阳公主并没有久留,两人说了几句话就离开了。
来到门外,李敏这才想起来问:“二妹,三妹今次选中的人是谁?”
“一个唤作许青姿的女子。”李漓微微一笑,语气颇为不屑,“那恰好是莫愁的对手。”
“许青姿?”李敏嘴里喃喃念了一下,“这名字却是有些耳熟。”好似听谁提过,不过他身为齐王,平日里那么繁忙,怎会轻易记住一个人的名字。
“二皇兄,那小妹就先行回房了,还请二皇兄多帮扶莫愁。”李漓笑着说道。
“二妹放心,为兄可是与三妹博掩的,自然会帮扶莫愁,稍后斗宝,为兄带来的宝物也会投与莫愁。”李敏笑呵呵地说道。
“那小妹就多谢二皇兄了。”
两人分别之后,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
李敏是甲字房,李漓是乙字房,当然房间排序不代表谁更尊贵,却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齐王殿下!”
李敏进了房间,探花郎姜白和罗清连忙上前见礼,两人是李敏约来的,这才有幸上二楼。
“不必多礼,坐。”李敏当先坐了上首的软榻,姜白和罗清各自在下首的椅子上坐了。
“却是有些冷清了。”李敏打量左右,房内就三个人,于是对罗清道,“罗清,上次你说要哪个娘子来作陪?”
“是许青姿,大王。”罗清恭恭敬敬地答道。
“许青姿?是她?”李敏面色一变,终于知道为什么觉得这个名字耳熟了,原来是罗清要唤来作陪的娘子。
罗清听得一愣,心中紧跟着“咯噔”一下,听齐王殿下的语气,莫非齐王殿下认识许青姿?他正等着让许青姿看到自己如今的风光呢,若是齐王殿下识得,那自己是万万不敢与殿下争抢女子的。
“大王莫非识得这女子?”姜白却没有什么忌讳的,他不认识许青姿,只知道莫愁,也曾有幸听过莫愁抚琴。
“本来是不识得。”李敏微微眯了眯眼睛,“适才见过寡人那三妹,她今次选中的人,就是这个叫许青姿的。”
什么?一旁的罗清顿时听得心中大骇,虽然不知道齐王殿下说的“三妹”是谁,但定是哪位公主无疑,他同样不敢与公主抢人啊,否则平白得罪一位公主,他以后定然寸步难行。
“不知大王说的‘三妹’是哪位公主殿下?”姜白因为是探花郎,本身有地位,所以说话较罗清少了些顾忌。
“是玉成公主。”李敏淡淡地说道。
“原来是玉成公主。”姜白如今已经踏入官场,玉成公主的名讳也听说过,知道是皇后嫡出的公主,与齐王殿下一母同胞,顿时肃然起敬。
罗清也听说过玉成公主的名声,那是敢出使羧戎王庭的公主,若是被她记恨上,那还谈什么光宗耀祖,直接抹了脖子算了。
“罗清,寡人问你,你认识这许青姿?”李敏反应很快,他对许青姿不了解,但三妹选中许青姿,定然是因为这许青姿有什么过人之处被三妹看中,那么倒是可以问一问罗清。
“小人在犬丘城就见过这许青姿。”罗清不敢隐瞒,不然等齐王殿下查不出来,他就是死罪。
“犬丘城?”李敏眉头一皱,那不是边疆重镇吗?前段时间羧戎侵入大绥,封翎正是在犬丘城那里一举击溃的羧戎大军,“什么时候?”
“小人记得那时候封大帅还未与羧戎决战,城内封禁,只进不出。”罗清仔细回忆了一下说道。
“封帅还未与羧戎决战……”李敏大致推敲了下时日,三妹那时也在犬丘城,莫非就是在那时认识的许青姿?“寡人问你,许青姿去犬丘城做什么,你知道么?”
“小人知道一些,据闻是去彭先生那里求诗。”罗清说道。
“彭先生?”李敏稍稍反应过来,“哦,是彭之舟啊。”彭之舟当年中进士的时候他还小,不过也听说过他,毕竟中了进士却弃官不做的终究是少数。
“正是彭先生。”罗清表现出对彭先生很崇敬的样子,人家虽然现在是白衣,但曾经也是中过进士的,连齐王都听说过他的名字。
“罗清,寡人问你,你如何与许青姿认识的?”李敏又问道。
“……许青姿寻彭先生而不得,小人那时候就与她住在同一间客栈,她听说小人有点才学,便向小人求诗,小人就作了一首诗送与了她,谁料她有眼无珠,竟然瞧不上小人的诗。”罗清半真半假地说道,反正这事殿下也不可能真的去追查。
“哦?你写的什么诗?”李敏来了些兴趣,主要也是想看看罗清的才学,不过心中期望不高,能被三妹选中的人,才学定然是不缺的,既然她都瞧不上,那只能说明,这个罗清才学一般。
“大王,是一首《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罗清直接就占用了,反正那个写诗的丘八也不可能来取响。当日他愤而离去,也曾打听过作诗者的身份,听闻是一个前线退下来的兵卒,就更没有放在心上了。
李敏听后,却是眼睛一亮,他有自己的文学馆,平日里又喜欢跟一些文士诗歌唱和,本身才学自然是不错的,这首《梅花诗》他一听就觉得很不错,意境高远,是一首极其难得的好诗。
“不错,罗清,没料到你作诗竟这般精彩,好!”李敏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他就喜欢有才学的文士,才学越高,他越欣赏。
罗清听得心花怒放,连忙谦虚并且讨好道:“不敢,小人才学不及大王万一,听闻大王所作之诗不下百篇,每一篇都是精品。”
“哈哈哈……”李敏哈哈大笑,“那是外人夸赞寡人的话,你这首《梅花诗》,当也是一首精品。”他对罗清越看越顺眼了,虽说现今还不是进士,但不要紧,有这才学,加上自己的提携,明年中进士还不是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