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军入城的次日清晨,帅帐内烛火通明。麻贵手持马鞭,指着案上的地形图,声音洪亮:“哱拜残部如今退守贺兰山南麓的黑风口,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还勾结了河套蒙古的零星部落,约莫有三千余人。咱们若不趁此机会将其彻底剿灭,日后必成大患!”
帐内将领们纷纷颔首,目光都聚在地形图上的黑风口——那处山口两侧是悬崖,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萧如薰上前一步,指着通道西侧的一条虚线:“总兵大人,末将此前探查过,黑风口西侧有一条废弃的栈道,虽陡峭难行,却能绕到残敌后方。若咱们兵分两路,一路正面强攻吸引注意力,一路从栈道绕后突袭,定能一举破敌!”
麻贵眼睛一亮,马鞭在栈道位置一点:“好!就依萧参将之计!本将率五千人从正面进攻,吸引残敌主力;萧参将,你带两千精锐,从栈道绕后,待正面交战后,突袭敌军大营,斩杀贼首!”
“末将遵命!”萧如薰抱拳领命,眼底满是战意。这三个月来,他忍辱负重,就是为了彻底清剿叛军,让平虏城永绝后患。
散帐后,萧如薰立刻回到营中挑选士兵。他特意选了那些经历过多次守城战、熟悉山地作战的精锐,每人配备一把腰刀、一张弩和三日的干粮,马蹄依旧裹上麻布,以保行军隐秘。杨氏得知他要出征,亲自带着军嫂们送来加固过的铠甲和浸过桐油的火把:“夫君,栈道凶险,你一定要小心。我已让人备好伤药,等你凯旋。”
萧如薰接过铠甲,握住妻子的手:“放心,我定会平安回来。城里的防务就拜托你和李忠了。”
次日拂晓,两支队伍悄然出发。麻贵率领的正面部队沿着官道浩浩荡荡前行,故意扬起烟尘,让黑风口的残敌察觉;萧如薰则带着先锋队,沿着山间小路,朝着黑风口西侧的栈道进发。
山路崎岖,晨露打湿了衣甲,荆棘划破了皮肤,却没人发出一声抱怨。萧如薰走在队伍最前面,手里握着砍柴刀,劈砍着挡路的灌木,时不时查看随身携带的简易地图,确保路线无误。行至正午,终于抵达栈道入口——那栈道是前朝修建的,木质的踏板早已腐朽,只剩下光秃秃的石桩,悬在陡峭的崖壁上,往下看便是深不见底的峡谷。
“都小心点!踩着石桩走,别往下看!”萧如薰率先踏上栈道,石桩在脚下微微晃动,他却稳稳当当,一步步朝着崖对面挪去。士兵们紧随其后,有的相互搀扶,有的将弩背在背上,腾出双手抓着崖壁上的石缝,缓慢却坚定地前进。
耗时两个时辰,两千精锐终于全部通过栈道,绕到了黑风口残敌的后方。萧如薰趴在草丛中,借着枝叶的掩护观察敌军大营——营寨简陋,只有几道木栅栏,士兵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有的喝酒,有的打牌,显然没料到会有明军从后方突袭。大营中央的帐篷前,插着一面残破的“哱”字旗,几个叛军头目正围着篝火说话,其中一人正是哱拜的侄子哱承宠。
“准备!”萧如薰压低声音,示意士兵们上好弩箭,点燃火把。待正面方向传来隐约的喊杀声——麻贵的部队已与残敌交火,他猛地挥手:“杀!”
两千精锐如猛虎下山,朝着敌军大营冲去。火把扔向木栅栏,瞬间燃起熊熊大火;弩箭如雨,射向毫无防备的叛军;长刀挥舞,砍向惊慌失措的敌兵。叛军们只听到身后传来喊杀声,回头便见火光冲天,明军已冲进大营,顿时乱作一团,有的想要抵抗,有的转身就跑,却被明军一一斩杀。
哱承宠正在帐内与头目们商议对策,听到外面的动静,刚拔出腰刀,帐帘就被一脚踹开。萧如薰手持长刀,目光如电,直扑而来:“哱承宠!你的死期到了!”
哱承宠吓得魂飞魄散,挥刀想要抵挡,却被萧如薰一刀斩断手腕。他惨叫着倒在地上,萧如薰上前一步,长刀架在他的脖子上:“说!河套蒙古的援军什么时候到?”
“不…不会来了!我们只是骗兄弟们死守…蒙古人早就跑了!”哱承宠浑身发抖,如实招供。
萧如薰冷笑一声,长刀落下,哱承宠的首级滚落在地。解决了贼首,他提着首级走出帐篷,朝着士兵们大喊:“贼首已死!降者不杀!”
叛军们见头目被杀,又听闻蒙古援军不会来,斗志全无,纷纷扔下兵器跪地投降。此时,麻贵的部队也突破了黑风口正面防线,杀进大营,与萧如薰的先锋队汇合。
战斗很快结束,共斩杀叛军八百余人,俘虏一千五百余人,缴获兵器、粮草无数。麻贵拍着萧如薰的肩膀,哈哈大笑:“萧参将!干得漂亮!这一战,彻底清剿了哱拜残部,平虏城可保长久安宁了!”
萧如薰看着满地的战利品和投降的叛军,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抬头望向平虏城的方向,夕阳正缓缓落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大地上,仿佛在为这场胜利喝彩。
次日,两支队伍押着俘虏,带着战利品返回平虏城。城门口,百姓们早已等候在那里,看到萧如薰和麻贵率领的队伍归来,纷纷欢呼雀跃,有的撒起了五谷,有的唱起了庆功的歌谣。杨氏站在人群最前面,看到萧如薰平安归来,眼里满是泪水,快步上前,接过他手里的长刀:“夫君,你回来了!”
“回来了。”萧如薰笑着点头,握住妻子的手,“叛军已清剿完毕,以后,平虏城再也不用打仗了。”
帅帐内,麻贵看着清点完毕的战果,对萧如薰说道:“萧参将,这次剿敌,你功劳最大。本将定会向朝廷上书,为你请功!”
萧如薰却摆了摆手:“总兵大人,这不是末将一个人的功劳,是所有将士和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末将只希望,朝廷能兑现承诺,免除平虏城三年赋税,让百姓们好好过日子。”
麻贵点点头,赞许地说:“你心系百姓,难能可贵。本将定会向朝廷转达你的请求。”
接下来的几日,平虏城忙着处理投降的叛军,分发缴获的粮草,修复因战乱受损的房屋。百姓们忙着春耕,田地里一片忙碌的景象;士兵们则在城墙上巡逻,检修兵器,偶尔与百姓们打招呼,气氛和谐而安宁。
萧如薰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内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从穿越到明末,到守住平虏城,再到清剿叛军,他经历了太多,也成长了太多。他知道,这乱世不会轻易结束,未来或许还有更多挑战,但只要军民一心,团结互助,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杨氏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杯热茶:“夫君,在想什么呢?”
萧如薰接过热茶,看着妻子温柔的脸庞,笑着说:“我在想,等朝廷的旨意下来,咱们就好好规划一下平虏城的未来。开办学堂,让孩子们读书;修缮水利,让田地有好收成;再组织百姓们习武,既能强身健体,又能防备小股贼寇。”
杨氏点点头,眼里满是期待:“好啊,那咱们就一起努力,让平虏城越来越好,让百姓们都能安居乐业。”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平虏城的每一个角落,也洒在萧如薰和杨氏的身上。他们知道,只要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在这乱世之中,为平虏城的百姓撑起一片安宁的天地,让这座城,成为明末黑暗中的一抹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