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心中无奈。
刚才那一箭全凭运气,险些失手。
对于接下来的两箭,她并无十足把握。
叶轩的投壶技艺高超,几乎箭无虚发。
她们至今未被叶轩拉开差距,全因他手下留情。
望着春婵那天真无邪的模样,秋月嘴唇微动,最终决定不将 ** 告诉她。
此时,叶轩在叶府享受着悠闲时光,而朱棣则前去领取物资。
朱元璋已许诺大炮数十门,粮食数十万斤。
朱棣率众前往领取。
粮仓外,粮车络绎不绝。
朱棣望着满载的粮车,脸上露出笑容。
“粮草充足,打仗无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若无粮草,何谈打仗?
将士若饥肠辘辘,何谈杀敌?
恐怕一上战场,便如菜瓜般被敌人斩杀。
唯有饱腹,将士方能奋勇杀敌。
“有了这些大炮,我军战力将大幅提升,士气高涨,震慑敌军。加之粮草充足,攻打高丽无忧。”
“我们定能征服高丽!”
领取大炮和粮草后,朱棣打算返回藩国。
毕竟,他们正与高丽交战。
作为主帅,他不能久离。
“道衍。”
“你说,凭我们现有的大炮和粮草,征服高丽的几率能提升至几何?”
朱棣满怀期待地问。
道衍沉思片刻。
“四成。”
“哈哈哈,四成几率,足矣!”
“本王定要征服高丽!”
“定要抢在众兄弟之前,拿下高丽这块领地!”
朱棣信心满满。
“我们在京城已逗留多时。”
“该回前线了。”
朱棣即将出发。
“王爷。”
“我还有些事务需处理。”
“因此希望王爷能稍缓一两天。”
道衍突然说道。
朱棣面露不解。
他审视了道衍几眼。
道衍已遁入空门,与尘世羁绊已断,与家中关系疏远,留京显然不是为了探亲。
莫非是为了访友?
尽管心存疑惑,朱棣还是答应了。
道衍离去后,直奔叶府。
叶府门前,仆人们诧异地看着这位身披袈裟,颈挂褐色佛珠的和尚。
“是来化缘的吗?”
“稍等。”
“厨房或许有剩饭剩菜,我去取些给你。”
仆人道。
“非也。”
“我是来访叶大人的。”
“烦请通报一声,道衍和尚求见。”
道衍答道。
“道衍?”
仆人们打量了道衍一番,随后道:
“稍等。”
“我们进去通报。”
仆人离去。
道衍对叶轩充满好奇,故而想在回京之际拜访他。
毕竟一旦随朱棣前往封地,不知何时才能重返京城。
不久,仆人领着道衍进入府内。
大厅中,叶轩端坐上方,悠闲地品茶。
他心中疑惑。
道衍,即日后的姚广孝,竟来寻自己?
此人可是朱棣身边的首席智囊,以嗜杀和智谋着称。
在历史上,他鼓动朱棣叛乱,并助其夺得天下。
自己与他素昧平生,连面都未曾谋过。
他为何想见自己?
正疑惑间,仆人领着道衍步入厅内。
叶轩抬头望向道衍。
只见他秃头蓄须,身披袈裟,一副和尚装扮。
三角眼,神情如病虎,透着股凶悍之气。
叶轩与道衍相互审视。
道衍心中暗惊,叶轩之年轻超乎想象,远胜于他。自视可比管仲乐毅的道衍,却在谋略上败给了这位青年。于是,道衍渴望亲眼见证叶轩的风范。
叶府厅堂,叶轩端坐主位,素白长袍映衬其超凡气质。道衍身披袈裟,佛珠垂挂,和尚装扮醒目。
二人礼貌交谈。
“早有耳闻叶大人智谋超群。”
“今日特来访求,唐突之处还望海涵。”
“叶大人风采非凡,更为年轻,实在令我惊讶。”
道衍由衷说道,目光不时扫视叶轩。
叶轩举止间尽显大家风范,气质高雅,非比寻常。道衍心中赞叹,对叶轩的评价再升。
“先生大名,我亦久仰。”
“作为燕王左膀右臂,不知此番来访所为何事?”
寒暄过后,话题转入正题。
“叶大人,燕王正征伐高丽,已夺数城。”
“我欲请教,对于这群高丽人及北方游牧民族,应如何管理?”
道衍抛出疑问。
领土扩张后,问题浮现。历代 ** 皆欲同化异地民众,但异地百姓野性难驯,教化之路坎坷。
因此,只能出动军队。
教化之事,
短时间内难以实现,
只能慢慢筹谋。
道衍心中已有盘算。
先前,他闻听朱棣将返京,便灵机一动,紧跟朱棣步伐,一同回京。
其实,他回京并无必要,
毕竟,返京非行军作战,
亦无需智谋策划,
道衍的作用并不突显。
若非他执意跟随,
朱棣亦不会带他同行。
道衍此行回京,
实为亲自拜访叶轩。
藩王若未得皇命,不可擅自回京,作为其谋士的他亦同此理。
违抗皇命私回京城,必将招致猜忌,
藩王亦会受牵连。
此次回京机会难得,
不知何时才能再返。
于是,道衍随朱棣一同回京。
他拜访叶轩,
一是欲睹其风采,请教问题,
二是欲听其高论,与之较量谋略,看谁更胜一筹。
他自认世间少有人能及,
但叶轩的出现令他惊讶,
其谋略竟在他之上,
实属罕见。
他既敬佩叶轩,
心中又生胜负之念,
欲与之较量,
看看谁的谋略更精妙。
道衍手捧茶杯,
悠然品茗,
眼帘微垂,掩藏眼中胜负欲。
那么,
叶轩会给出何种见解?
他的谋略,
能否超越自己?
抑或,
他会败于自己手下?
道衍平静的心湖泛起波澜,激动得手指微颤,杯中茶水亦随之轻摇。
他瞥见茶水中轻轻荡漾的波纹,随后不动声色地将茶杯放回桌边,双手隐入宽大的衣袖,掩饰着因激动而微颤的手指。
“来吧!”他在心中暗自激动,“让我听听你的高见!”
叶轩扫视了下方的道衍几眼,心中暗自思量:道衍作为朱棣的首席谋士,向来智计百出,管理高丽异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应有成竹在胸。他为何还要向我求教?或许,这其中另有深意。
叶轩陷入沉思,尝试站在道衍的角度思考。若自己是位杰出谋士,面对一个才智相当的对手,或许会产生较量的念头。
反复思量后,叶轩觉得道衍此番询问,似乎带着一丝挑战的意味。
较量?叶轩从未畏惧。他决定与对方一较高下,看看谁的谋略更胜一筹。毕竟,他拥有超越时代的思维与视野。
想到管理高丽人与北方游牧民族,叶轩眉头微皱,直接问道:“道衍先生,你是想同化管理那些蛮夷吗?”
“正是。”道衍回答,察觉到叶轩语气异样,不禁追问,“怎么了?”
叶轩摇了摇头,直言不讳:“管理?何必如此麻烦。他们不过是未开化的蛮夷,非我大明子民。依我看,应以奴隶制控制这群人更为直接。”
“蛮夷尊奉力量。”
“崇尚暴力。”
“此乃他们所追求。”
“若以文字引导他们,反被视作软弱可欺。”
“奴隶制?”道衍眉宇轻蹙,“何为奴隶制?”
“即将这群蛮夷皆视为奴仆。”
“稍有反抗,便使之成为战争牺牲品。”
“若不可行,则实施奴隶交易。”
“将他们全部贩卖。”
“以换取钱财。”
“西方民族,定会对这些强壮的奴隶感兴趣,或许能卖出高价。”
“殖民地便是要让这群蛮夷,全部成为奴隶。”
“他们若不顺从?”
“以暴力使之震慑。”
“杀一儆百。”
“只要让这群蛮夷心生恐惧,他们自会敬畏,甚至崇拜。”
叶轩言。
前世,高丽、樱花国、阿非国之人,遭受大漂亮国、日不落帝国等殖民者的血腥统治。
这些国家虽摆脱了殖民统治,却似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对曾经的殖民帝国谄媚讨好,如同犬类。
对待这等卑劣国家与蛮夷,无须仁慈。
唯有暴力震慑,方能使其屈服。
温和手段,反激发他们的反叛之心。
道衍听闻此言,惊愕万分。
他本非珍视人命之人,却觉叶轩之计太过极端。
竟如此血腥残忍?
第140章 叶轩的筹谋!以奴隶制统治殖民地!
道衍三角眼微张,满脸惊愕,下意识道:
“他们终究只是普通民众。”
“非掌权之人。”
“实属无辜……”
“如此做法,是否过激?”
若对敌方掌权者施以此等严酷手段,他并无异议。
叶轩的言辞,竟视那些无辜平民如奴仆。
谈及杀戮、奴役、驱使为炮灰、贩卖,此等行径,无异于视人为牲畜。
他深知,一旦此番言论外泄,必将引来无数士人的严厉谴责,文字之讨伐将如潮水般涌来。
简而言之,他将淹没于文人的口水中,受到文章的声讨。
“他们是异族人。”
“与我们大明子民无关。”
“与我们大明,毫无瓜葛。”
“你可知有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若以温和手段同化他们,或许需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此中艰辛难以想象。”
“这些异族,犹如野狼,难以驯服。”
“还需时刻提防其反噬。”
“教化、同化,太过繁琐。”
“若行奴隶制,将所有异族视为奴仆。”
“剥削他们,以壮大我大明。”
“此举将轻松许多。”
“即便他们试图反抗,那稚嫩的爪牙,我们也能轻易拔除,轻易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