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百姓全然认同天翊之后,即便那些原本作威作福的贵族与权贵,想要背叛天翊,百姓亦不会答应!
“若是由我治理安南国,怎会有这两年不断的叛乱?”
念及此,
李瀚渊不禁对父亲的某位表面兄弟嗤之以鼻。
攻占了安南国,却留下一地鸡毛!
李瀚渊的方案,若要全面施行,尚需时日。
但部分行动已可着手。
譬如,银行……不对,该称钱庄。
且是楚王府开设的钱庄。
那些贵族本以为能引领楚王世子共赴财富之路,岂料最终反而是自己被带着赚得盆满钵满,他们对此中的曲折并不明晰。
一来,他们都是武人出身,对于排兵布阵之事颇为在行,可一旦谈及商贸财务,便大多一头雾水。
毕竟,他们家族最核心的产业不过是祭祀用的田地。
最擅长的生意,不是收购府中粮食,便是与佃户打交道。
让他们骤然从农业转向矿业,着实不易。
加之楚王府与锦衣卫都极具保密意识。
所以这些贵族所知甚少,唯一清楚的就是自己的账面收益持续增长。
自然,投入越多,回报亦越丰厚。
多数贵族尝到甜头后,都会选择追加投资。
即便有人觉得小赚一笔便已足够,打算抽身而退,
但眼见周围的贵族同僚们不断加码,收益愈发可观……
他们也终难抵挡诱惑,再度入场。
正如今日社会,许多人明知期货股票如过山车,盈亏反复,鲜少有人能真正落袋为安。
只因下一刻,你赚的钱可能又全数投回,一不小心便被套牢。
历经无数个日夜煎熬,好不容易解套且有所斩获,却又忍不住继续观望,总想着能赚得更多。
没错。
总有这么多“韭菜”,明知自己将被收割,却仍不愿离开这个金钱的战场。
殊不知,后世学者统计发现,全世界在工业**兴起前,历经数千年的发展,物价才上涨至原来的1.5倍。
这意味着,数千年前人们以同样价格能购得的粮食数量,与数千年后相差无几。
在古代社会,商业流通率极低,年通货膨胀率几乎为零,存钱购房置地才是众人的首选。
这些贵族亦是如此。
商贸买卖对他们而言,已是颇为新奇的存在。
更不必提那金钱世界中的浮华奢靡,灯烛辉煌,酒绿财迷。
钱财仿佛唾手可得。
短短数日便能赚取以往数年,乃至十数年才能累积的财富。
他们若不陷入疯狂,才怪呢。
回顾往昔,庞氏骗局的历史教训历历在目。
再看近几年,那些网络p2p平台如何大肆收割“韭菜”。
其实背后的逻辑如出一辙。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仍有一批又一批的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即便他们察觉其中有诈,也总认为自己不会是那个最后的接盘者,于是心存侥幸。
二十一世纪的人尚且如此盲目,
更何况十六世纪的大明王朝?
据李澈所知,
这段时间,众多贵族勋戚日日盯着东南沿海传来的消息,算计着自己投资所得。
哪怕只是账面盈利,便仿佛那些财富已真正属于自己。
却从未想过,自己的财富实则掌握在他人之手……
人家想给,你才有;人家不给,你只能对着那些数字发呆。
毕竟,那些金银财宝尚未入库,尚未安稳落袋。
“也多亏本少爷心慈手软,对你们兜里的钱不感兴趣。”
“不然,我怕是把你们都骗光了,你们还觉得自己赚大发了呢。”
“不过,开设银号的时机已成熟。”
汉王府的银票,最初流传于东南沿海及那些海上小国。
其次是那些贵族勋戚。
最后,便是设法让那些穿梭于亚欧大陆的商人,认同并接受这些银票。
让他们觉得,将钱存放在汉王府的银号中,比自己携带更安全。
“如此一来,这些商人自然会将汉王府的银票传播至欧罗巴大陆。”
“说不定等本少爷成就不朽之后,汉王府的银票能成为全球公认的最有信誉的纸币呢……”
李澈摸着下巴思索。
其实他倒不担心自己的银票还未大展神威,自己便已成就非凡。
另一边,
李昱怎会知晓李澈的计划?
他历经两次挫败后,终于痛下决心,洗心革面。
不再沉迷于自己的文艺情调。
“这一次,我就买市面上的通俗话本小说!”
“这回,那些小国之人,还有张狂那些粗鄙的余部,总该无话可说了吧?”
虽然李昱对这些话本小说颇为不屑,认为其档次太低,但面对此次航海,他信心十足。
然而……
等待他的……
“什么?!”
“你是说,没人购买我们的小说集?”
“你有没有向他们解释清楚,我们这次的小说集与他们以往购买的是一样的。若是不信,他们可以亲自来瞧瞧,不满意的话,我一文钱都不收。”
朱云焦虑地说道。
站在他身旁汇报情况的是那位名叫李卫的中年男子。
李卫面露难色。
“殿下,情况是这样的……”
“那些能读懂我们大明文字,喜爱我们大明小说的读者,都不在本国……”
“所以,压根没人购买我们的小说集……”
李卫无奈地解释道。
“什么?!”
“不在本国?”
“上次我们来时,那里人山人海,难道这些人全都不在了?他们都去哪了?难道都去旅行了?”
朱云难以置信地问道。
“这个……”
李卫也是一脸困惑,吞吞吐吐地回答:“据探子回报,他们似乎看了我们大明的小说集后,觉得大明太美好了,所以集体去大明游玩了。”
朱云一时语塞。
这么多人,竟然集体去大明游玩。
千山万水,至于吗?
那些小说集真有如此吸引人?
“没事的,殿下。”
“没了这个国家,我们还可以在其他国家卖掉这些小说集的。”
李卫给朱云打气。
朱云点点头,也开始重拾信心。
只不过……
李卫这话,好像有点熟悉?
接下来,朱云发现。
不单单是李卫的话让他觉得熟悉,他们的遭遇,也仿佛在哪里经历过。
一路上,他们联系张士诚的残余势力,途径三四十个小国。
情况竟然都一样!
所有国家的读者,基本都去了大明!
“殿下。”
“我们打听到了!”
“好像是之前卖画册的大明商人,又开展了新业务。带着他们去大明游玩,亲身体验小说中描绘的真实世界。”
李卫兴奋地前来汇报。
李辰逸:“……”
你究竟为何如此激动?知晓此事与否,对我们的困境有何助益?毫无帮助!
这已是第三次尝试,
难道又要无功而返?
如此下去,别说赢得祖父的青睐,即便祖父最初对李浩宇并无好感,
与我现在的处境相比,他也定会对我完全失望。
我还如何争得这储君之位?!
“究竟是何人?”
“为何这些大楚商贾要与我作对?!”
李辰逸怒不可遏。
赵宇显然被李辰逸的神色吓到。
“太孙殿下,莫要忧虑,即便贸易一时受阻,我们不是还有罗刹国吗?”
“听说楚王世子此刻仍在京城未南下,我们还有时间……”
赵宇心中惊恐,连忙给李辰逸打气鼓劲。
这位皇长孙,是他们家族全力支持的对象,万一气出个好歹,
这段时间的投资可就全白费了。
在赵宇的连番安抚之下,
李辰逸终于冷静下来,眼中仍带着血丝。
“你说得对。”
“还有罗刹国。”
“还有陈友谅旧部的那些海盗。”
“无妨……”
“我还有机会……”
“那些小国之人,可乘大楚商船前往大楚游玩,但陈友谅旧部的海盗,却不行。”
“他们是大楚的叛贼,是通缉犯,没有我们,他们寸步难行!”
“走,我们去寻找这些残余势力!”
随着李辰逸一声令下,船队又浩浩荡荡地向海盗的方向驶去。
陈友谅的残余势力,此刻正宴请一人。
此人也来自大楚,虽身份卑微,但他背后的势力却非同小可。
他是忠国公府的管家,代表的不仅是忠国公,还有所有贵族勋戚的统一战线!
“所以,李先生的意思是,要我们助楚王世子一臂之力,而背叛太孙?”
“不瞒先生,其实我们也想回归中原,但无论是太孙还是楚王世子,我们都得罪不起啊。”
海盗头子张虎有些苦恼地说道。
以往是没有回归中原的门路,现在有门路了,而且一下子来了两条。
这着实让人难以抉择。
就怕应承了一方,得罪了另一方。
日后大家还要在中原安家,可不像海上,一旦发现不对,立刻就能掉头。
得罪了这些权贵,那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若非别无选择,归途亦无意义。
“李将军此言差矣。”
“当今朝廷尚未确立真正的太孙之位,此番汉王之子意在与太子之嫡孙,共逐太孙宝座。”
何出此言?
一藩王之嗣,竟敢与太子嫡传长子争锋太孙之位?
中原帝王竟有如此戏码?
随后,
李狮始料未及之事,自赵管家口中悠然道出。
太子嫡传长子李澈支持者多为文臣,而汉王之子则得武将拥戴。
暂且不论此点,据传皇上对汉王之子宠爱有加,甚至有废黜现任太子之意,改立汉王之子为储君。
况且……
此番皇嫡孙之所以能与汉王之子一较高下,乃太子以自身储君之位为赌注,方得此机遇。
“皇嫡孙得李将军之助,无异于如虎添翼。”
“只可惜,皇嫡孙近来行事荒唐,三度出海,却无功而返。”
“我家老爷已披甲上阵,整装待发……”
言及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