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她对胡仁彬早有了解。
初次见面时,她便觉得胡家的教育堪称一流。
后来,她甚至为自家儿子选定了胡家的女儿。
如今,胡家的小月儿已怀上朱家后代,加上她在东宫的表现,让马皇后非常满意。
然而,此刻的满足感却被焦虑取代。
小月儿未来注定是大明皇后或皇太后!
那么,胡仁彬将来必是国舅爷。
再考虑到胡大老爷曾是开国功臣的身份,胡家已足够显赫。
可如今,自家女儿又对胡家儿子情有独钟?
这意味着胡家独子不仅将是国舅,还将成为皇家驸马?
这样一来,整个胡家岂不是彻底成了皇亲国戚?
再细想,儿女分别成为皇后和驸马的胡大老爷,该是何等地位?
即便对朱家某些手段并不认同,马皇后此刻也有些动摇了。
毕竟,胡大老爷的身份实在特殊——淮西旧臣、开国功臣、太子岳父……
仅凭这些身份,已令人敬畏。
她实在不敢再添一个公主儿媳。
但一想起崇宁提及安庆已有心仪之人,马皇后又觉得头痛不已。
那可是亲生女儿,她怎能舍得让女儿好不容易有了心上人,最后却无法成事呢?
这样一想,她越发焦虑了。
左思右想都想不明白,马皇后索性站起身,在坤宁宫里来回踱步。
但因为此事关系到胡大老爷以及儿媳妇和未来的皇后,马皇后始终拿不定主意。
最终,烦躁至极的马皇后走出坤宁宫,径直朝谨身殿走去。
既然想不明白,就找朱重八商议,毕竟不是她一个人的女儿。
一起烦恼吧!
果然!
马皇后进入谨身殿后,立刻驱赶旁人,只留宋利一人,然后毫无隐瞒地向朱元璋说明情况。
朱元璋明显变得烦躁起来。
“啧,这事确实棘手!”
“安庆那丫头怎么会看中惟庸家小子呢?”
“那是大儿媳妇娘家的人啊!”
不得不说,他们确实是患难与共的夫妻。
两人几乎同时想到一处。
朱元璋在谨身殿内踱步数圈后,看着马皇后严肃地说:“妹子,我们不能让安庆嫁到惟庸家。
”
“惟庸的身份暂且不论,大儿媳妇虽称惟庸为伯父,但我们清楚,他们感情如同父女。
”
“而且,大儿媳妇是在胡府长大的!”
“这对父女已经够显赫了。
”
“妹子,要是惟庸家儿子再成了我们的女婿,这家人岂不是更让人难以接受?”
朱元璋一边说一边甩手,像是要甩掉那些烦人的思绪。
然而,实际情况比他说的还要复杂。
“假设,我只是假设啊!”
“若真到了那一天,咱们家真被惟庸家那个小子占了女婿的位置,这家人岂不是要飞上天了?”
“除了咱们皇家,这世上还能有哪家能比得上他们?”
没错,这就是朱元璋一眼识破后最头疼的地方。
简而言之,一位曾为丞相、门生故旧众多的开国功臣,他的儿子成了皇家驸马,女儿则成了太子妃……
光是想想,或者仅仅说出这些身份,除了皇家,哪家见到不得低头?
这不是荣耀与否的问题,而是这样算下来,胡家的第三代几乎全是皇家血脉,甚至小月儿一脉的孩子还可能是皇家嫡系。
这简直是惊世骇俗的局面!
其实还有些话朱元璋没有明说。
那就是,如果胡家真的达到那种地位,是否会对皇权造成影响?
要知道,小月儿的孩子可是朱标正室的儿子!
如果胡家老爷突然起了什么心思,他确实可能支持自己的外孙参与争夺。
毕竟,他的外孙有这样的资格,不是吗?
如果真发生这种情况,那朱家可就麻烦了。
那时,他自己恐怕已不在人世,仅靠自己胖儿子,也许能抗衡胡家老爷。
但无论如何都会搞得一团糟。
甚至最坏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皇家内部的纷争。
一旦真到那一步,就真的追悔莫及了。
朱元璋此刻正是为此事烦恼。
反观马皇后,眼看事情交给朱元璋处理,他也如她预料的那样开始焦头烂额,她也松了一口气。
总算不用再左右为难了。
许久,转了将近半个多时辰的朱元璋终于停下脚步,看似是对马皇后说话,实则是自言自语地说:
“惟庸还是值得信赖的。
”
自从辞去了丞相之位,他便过起了深居简出的生活,一门心思享受平静的日子。
除了一些因茶叶生意而保持联系的学生,他与昔日的门生故旧几乎断绝了往来。
这样倒也让人安心。
此处并无外人,朱元璋直言不讳地提到一直在暗中监视胡大人。
马皇后和宋利对此毫无惊讶,像胡大人这样的身份,若无人监视才显得异常。
朱元璋说完后重重拍了一下手。
“宋利,你去趟胡府,告诉他安庆公主对他家公子有意,问问他的想法。
”
马皇后听后笑着指着朱元璋说道:“重八,你真是顽皮。
”
面对皇后的玩笑,朱元璋毫不在意,反而自豪地笑了。
---
胡大老爷看着满脸笑意的宋利,气得说不出话。
但他还是不死心地追问:“老宋,我再确认一遍,你没骗我吧?”
“事先声明,你现在说实话则无事,若事后被我发现你**我,后果自负。
”
“即使你追随陛下多年,但我若真的要对付你,也不是没有办法。
”
胡大老爷目光如炬,显然不是在开玩笑。
宋利被说得哭笑不得,急忙跪拜道:“胡大人,您这是在为难我。
”
“我只是皇上的一个仆从而已。
”
“如果是别的事情,我或许能和胡爷玩笑几句,但此事关乎皇家,即便我胆子再大,也不敢乱来。
”胡大老爷听完,靠在椅背上喃喃自语:“娘咧,这可麻烦了。
”
胡大老爷没察觉到,宋利听到这话时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等他抬头望天许久后,才意识到不对劲。
这事情,肯定有问题。
嘶……这绝对有问题。
胡大老爷清醒过来了。
这件事如果是真的,根本不会这样发展。
如果安庆公主真的看上了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儿子,朱元璋夫妇若认可,早就该召自己入宫商议了。
就像小月儿和那胖太子的婚事一样。
但如果朱元璋夫妇不同意,这事应该早就被压下去了。
这消息根本不该传到自己耳朵里。
现在看来,这情况……
胡大老爷猛地盯着对面的宋利,瞪着眼睛责备。
“老宋,你是想跟我玩手段?”
宋利这次毫无惧色,反而笑着回答:“胡爷说笑了,我只是奉命办事,哪有什么手段?”
胡大老爷瞬间明白过来。
果然,这是朱家的试探!
一想到这里,胡大老爷顿时有些恼火。
罢了罢了!
你们朱家厉害!
这么玩是不是?
看来安庆公主真对儿子有意,但朱元璋夫妇犹豫不决。
所以干脆用这事来试探自己了。
嗯,这就是事情的本质了。
胡大老爷想通之后,毫无掩饰地冷笑一声,对宋利挥了挥手说道:
“老宋,替我谢谢陛下。
”
“安庆公主身份尊贵,而我家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德行欠缺、才貌皆无,实在配不上这样的皇家贵女。
”
“而且,我已经在为我儿子物色合适的婚事了。
”
“所以,这件事就此结束,感谢陛下的好意!”
“好了,你快回去向陛下复命吧。
”
看到胡大老爷毫不客气地催促,甚至态度恶劣,宋利笑着应和。
双方都是明白人,自然清楚这话是针对谁的。
不过,胡大老爷有这样的胆量和资格,并不代表他这个皇室仆从可以胡言乱语。
因此,宋利也没多说,只是拱了拱手便转身告辞离去。
看着宋利干脆利落的背影,胡大老爷不屑地啐了一口。
“公主?”
“公主看上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关我们什么事?”
“公主愿意嫁给谁就嫁给谁,我们攀不上这门亲事。
”
胡大老爷想明白其中的复杂后,心中满是怒火。
这怒火全是因为老朱。
老朱这人,确实心狠手辣。
看看,不知不觉就设了个圈套。
要不是自己警觉,换了别人,恐怕早就掉进去了。
真是危险!
胡大老爷此刻真切觉得这个陷阱太可怕了。
要是自己没想明白,只是一味想着促成这对年轻人的姻缘或还想着攀附皇家的话……
啧啧,今天刚答应,晚上锦衣卫可能就来了。
对于老朱的狠辣和暴脾气,胡大老爷从未怀疑过!
胡大老爷心中一震,意识到事情远未结束。
既然安庆公主确实对逆子有意,那就必须迅速处理逆子的婚事。
否则,无论老朱是误解自己虚情假意,还是安庆公主真心想嫁,都将带来麻烦。
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尽快为逆子安排一门合适的婚事,促成婚事。
即便老朱家的女儿再怎么心生爱慕,也不至于逆子已订婚却还要硬塞过来。
想到此处,胡大老爷再也坐不住,立刻起身走向书房,提笔写下一封措辞严厉的私信,并签上姓名、盖上私印。
将信封好后,他立即唤来胡义。
胡大老爷郑重地将信交给胡义,吩咐道:“你去上元县,亲手将这封信交给那小子,并盯着他看完信后立刻带他回来。
告诉他,必须赶紧回家成亲。
这件事没得商量,若有违抗,我亲自打断他的腿。
”
胡义虽不明所以,但深知此事重大,便依命行事。
他明白婚姻并非小事,不当的结合可能毁掉两家人的未来。
他奉命行事,把事情做好即可!
------------
“德行不佳、才貌俱无,实在配不上皇家贵女!”
“而且,我已经为我家逆子物色合适的婚事了。
”
“所以,此事就此结束,多谢陛下的好意!”
“以上,就是胡大人让我转告陛下的话,老奴告退!”
宋利一字不改地复述了胡大老爷的话,说完赶紧退到一旁。
这里都是大佬,没有一个是能轻易得罪的。
还是退远点比较明智。
朱元璋和马皇后听后对视一眼,有些无奈。
“重八啊,你说惟庸是不是太谨慎了?”
“我之前也见过仁彬那孩子,虽不算出类拔萃,但也能称得上青年才俊。
”
“可现在到了惟庸嘴里,简直被贬低到这种地步。
”
“你这试探,到底想试探什么啊?”
马皇后虽然语气中有几分埋怨。
毕竟自家女儿喜欢胡家大儿子,而胡家却如此排斥这段姻缘,甚至不惜贬低自家儿子。
这对皇家来说确实有些尴尬。
朱元璋也有些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