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污里的梦想:月租与扳手
2097年的火球区重工省,空气里永远飘着铁锈和机油的味道。正午的太阳把钢铁厂的烟囱烤得发烫,热风卷着金属碎屑,刮过“老周汽修厂”的铁皮门——罗修正趴在一辆旧卡车的引擎盖下,汗水顺着额角往下滴,砸在满是油污的气缸上,晕开一小片黑渍。
“罗修!把32号扳手递过来!”老板老周的吼声从驾驶室里传来,带着不耐烦。罗修应了一声,从工具箱里摸出扳手,胳膊肘蹭过引擎上的油污,又添了道黑印。他今年二十四岁,在汽修厂干了五年,每天的活就是拆引擎、拧螺丝、补轮胎,每月工资只有800星元——而重工省的房租,最便宜的单间也要1000星元。
“这个月房租又要拖了?”午休时,老周扔给他一瓶冰水,眼神里带着同情。罗修拧开瓶盖,灌了一口,冰水顺着喉咙往下滑,却压不住心里的焦躁:“房东说再拖就把我东西扔出去,周哥,你看能不能……先预支半个月工资?”
老周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厂里这月生意差,昨天还推了个修飞车的活——那车主嫌咱们设备旧,去隔壁‘未来汽修’了。”他指了指街对面,那是一家新开的汽修店,门口停着亮银色的新款飞车,招牌上写着“2110年技术同步”,“现在都用未来的设备修机械,咱们这老一套,快没人要了。”
罗修看向街对面,拳头悄悄攥紧。他的梦想很简单:攒够2万星元,开一家自己的小修理厂,不用看老板脸色,不用为房租发愁。可现在,连温饱都快顾不上了——上个月他发烧,连去社区医院的钱都没有,硬扛了三天;衣柜里只有两件洗得发白的工装,唯一的“奢侈品”是一台二手通讯器,还是从废品站淘来的。
那天傍晚,罗修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出租屋,路过一条僻静的小巷时,听到一阵熟悉的引擎声。他顺着声音走过去,看到巷子里停着一台改装飞车,银灰色的外壳上没有任何标识,一个穿蓝色工装的年轻人正蹲在引擎旁,手里的扳手转得飞快,指甲缝里的油污和他如出一辙。
“你这是……修时空引擎?”罗修眼睛一亮——他在汽修厂见过环保队的飞车,知道这种引擎的构造。年轻人抬起头,露出一张冷静的脸,胸前的工牌写着“罗默”:“同行?”
“算是吧,在老周汽修干了五年,”罗修走过去,蹲下来看引擎,“你这引擎改得挺厉害,普通飞车可装不下这么大的晶核。”
罗默笑了笑,把扳手递给她:“试试?”罗修接过扳手,熟练地拧了拧一颗螺丝,动作流畅。罗默看在眼里,点了点头:“你手艺不错,可惜待在老汽修厂,可惜了。”
两人聊了起来,罗修忍不住吐了苦水:房租、梦想、未来的迷茫。罗默听着,手里的活儿没停,等他说完,才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型全息投影仪,按下开关——屏幕上跳出一串坐标:“2130.11.05·火球区重工省·智能机械研发中心·核心数据库”。
“想改变现状,就去这里,”罗默的声音压得很低,“里面有2130年的智能机械图纸、新能源发动机技术,只要能把这些带回来,别说开修理厂,整个火球区的重工市场,都能被你拿下。”
罗修盯着屏幕上的坐标,心脏跳得飞快:“穿越到未来?这……这违法吧?”
“违法的是用技术害人,不是用技术活命,”罗默关掉投影仪,把坐标存进一个芯片里,塞给罗修,“我这有台偷藏的飞车,你要是敢,明天凌晨来这找我。”
那天晚上,罗修在出租屋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他看着窗外的月亮,想起房东催租的嘴脸,想起老周说“老一套快没人要了”的无奈,终于咬了咬牙:怕什么?反正已经没什么可输的了。
二、穿越2130:智能研发中心的“不速之客”
第二天凌晨三点,罗修准时到了小巷。罗默已经把飞车准备好了,黑色的外壳贴着隐形膜,在夜色里几乎看不见。“这台飞车的时空引擎做了伪装,不会被时间管理局的监控捕捉到,”罗默帮他系好安全带,指着屏幕,“输入坐标后,会直接传送到研发中心的地下仓库,那里没人巡逻。”
罗修深吸一口气,手指在屏幕上敲下坐标。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时空晶核亮起淡紫色的光,他感觉一阵轻微的眩晕,眼前的小巷开始扭曲,变成模糊的光影——等他再睁开眼时,已经身处一个巨大的地下仓库。
仓库里摆满了透明的收纳柜,每个柜子里都放着全息硬盘,标签上写着“智能机械图纸V3.0”“新能源发动机核心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方案”。天花板上的LEd灯发出冷白色的光,照得整个仓库像个巨大的科技实验室。
“按照我给你的清单,找这三个硬盘,”罗默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动作快点,仓库的巡逻机器人每半小时来一次。”
罗修攥紧手里的收纳箱,按照清单找起来。他打开一个标着“核心技术”的柜子,里面的全息硬盘泛着蓝光,他拿起一个,插入随身携带的终端——屏幕上立刻跳出三维图纸:一台智能维修机器人,手臂能360度旋转,指尖的传感器能精准检测出机械故障,旁边的参数显示:“维修效率是传统设备的5倍,能耗降低30%”。
“就是这个!”罗修激动得差点叫出声,赶紧把硬盘放进收纳箱。他又找到“新能源发动机图纸”和“自动化生产线方案”,刚要转身离开,就听到远处传来“滴滴”的警报声——巡逻机器人来了!
罗修赶紧躲进一个收纳柜后面,透过缝隙看到两台银色的机器人,头顶的扫描仪来回转动。他屏住呼吸,手心全是汗,直到机器人走远,才敢出来。他抱着收纳箱,快步跑向飞车,跳进驾驶座,输入“2097.06.18·火球区重工省·小巷”的坐标。
引擎再次轰鸣,时空扭曲的感觉袭来。罗修回头看了一眼仓库,心里又后怕又兴奋——他真的从2130年,把未来的核心技术偷回来了。
三、未来机械:一年颠覆火球区市场
回到2097年,罗修把自己关在出租屋里,对着全息图纸研究了半个月。他按照图纸,改造了一台旧维修机器人:给它装上新能源发动机,换上精准传感器,还编写了自动化程序。当机器人第一次独立修好一台卡车引擎时,罗修激动得跳了起来——以前他修一台引擎要8小时,现在机器人只要1小时40分钟,而且误差率几乎为零。
他立刻辞了职,用仅剩的积蓄,在老周汽修厂旁边租了个小门面,开了“罗修智能汽修”。开业第一天,他把机器人摆在门口,演示维修过程——路过的司机都围了过来,看着机器人熟练地拆引擎、换零件,眼睛都看直了。
“这机器人修一次多少钱?”一个卡车司机问。罗修笑着说:“比老周汽修便宜20%,时间快3倍。”司机当场就把车开了过来,不到两小时,机器人就修好了。司机试了试引擎,比以前更有劲,当场就办了会员。
消息很快传开,“罗修智能汽修”的生意越来越好。以前老周汽修要排队三天的活,他这里当天就能完成;而且他的机器人还能修飞车——这是火球区第一家能修飞车的私人汽修店。老周看着对面排队的车队,叹了口气:“罗修这小子,是真把未来的技术带回来了。”
罗修没满足于修机械。他按照“自动化生产线方案”,在2098年初建了一个小型工厂,生产智能维修机器人和新能源发动机。他的机器人不仅能修机械,还能组装零件——火球区的机械厂以前靠人工组装,一天能装100台零件,用他的机器人,一天能装500台,效率翻了5倍。
机械厂的老板们都来找他订货。罗修的机器人售价虽然比传统设备高,但算上效率和能耗,成本反而低了不少。短短半年,他的“修远重工”就占领了火球区30%的机械市场。
2099年,罗修又推出了“智能生产线”——一套完整的自动化设备,能从零件加工到组装成品,全程不用人工。以前一家机械厂需要500个工人,用他的生产线,只要50个工人就能完成,而且产量翻了3倍。火球区的大型机械厂纷纷跟他合作,他的市场份额很快涨到了60%。
这一年,罗修终于实现了梦想——不仅开了自己的修理厂,还成了“修远重工”的老板。他搬进了重工省的豪华公寓,买了最新款的飞车,再也不用为房租发愁。但他没停下脚步,他知道,要想真正站稳脚跟,必须垄断整个火球区的重工市场。
四、垄断铁幕:30万失业者与工业帝王
2105年的火球区,“修远重工”的标志随处可见——从大型机械厂到小型汽修店,几乎都在用罗修的设备。这一年,罗修开始了“收购计划”:他以“技术升级”为由,收购了火球区90%的机械厂,然后发布了一条令所有工人恐慌的命令:“三个月内,所有工厂必须淘汰旧设备,改用‘修远重工’的智能生产线;不配合的工厂,将终止零件供应。”
老郑是一家中型机械厂的工人,干了二十年,手里的扳手用得比筷子还熟练。那天,他像往常一样去上班,却看到工厂门口贴了公告:“旧设备淘汰,即日起裁员,补偿3个月工资。”他愣在原地,手里的饭盒掉在地上,饭菜撒了一地。
“为什么要裁我们?我们用旧设备也能干活啊!”老郑冲进厂长办公室,声音发颤。厂长叹了口气:“罗总说了,智能生产线不用这么多工人,我们也没办法。”
老郑去找罗修,在“修远重工”总部的楼下等了三天,终于见到了他。罗修穿着昂贵的西装,手里拿着平板电脑,眼神里没有了以前的温和,只有冷漠:“时代在进步,旧设备、旧人力,都该被淘汰。”
“可我们靠什么活啊?”老郑的眼泪掉了下来,“我上有老下有小,没了工作,全家都要饿死!”
罗修没再说话,转身走进了大楼。那天晚上,火球区的街头挤满了失业的工人,他们举着“还我工作”的牌子,却没人能改变现状。据统计,三个月内,火球区有30万工人失业,其中一半是像老郑一样的老工人,他们干了一辈子机械活,却因为智能生产线,失去了谋生的技能。
淘汰旧设备后,罗修又抬高了智能设备的售价——以前一台智能机器人卖5万星元,现在涨到了10万星元;一条智能生产线,价格翻了两倍。中小工厂根本买不起,只能选择倒闭。
“王老板,能不能便宜点?我这工厂要是没生产线,就完了!”一家小型机械厂的老板找到罗修,几乎要跪下。罗修摇了摇头:“价格是统一的,要就要,不要就关门。”老板没办法,只能抵押了厂房,才买了一条生产线——可没过多久,就因为付不起后续的零件费,还是倒闭了。
到2105年底,火球区的中小机械厂几乎全倒闭了,只剩下“修远重工”控股的10家大型工厂。罗修控制了火球区90%的机械生产、80%的零件供应,成了名副其实的“工业帝王”。他的财富呈几何级增长,私人账户里的星元超过了100亿,还买了一座占地千亩的庄园,里面有私人停机坪、智能管家,甚至还有专门的“未来技术研究室”。
那天,罗修站在庄园的露台上,看着远处的“修远重工”工厂,灯火通明。通讯器里传来罗默的声音:“恭喜你,罗修,现在整个火球区的工业,都在你手里了。”
罗修笑了笑,手里端着红酒:“这只是开始,下一步,我要把触角伸到水球区和月球区。”他没看到,远处的街头,老郑正背着捡来的废品,艰难地往前走——他的妻子病了,孩子还在上学,而他只能靠捡废品糊口。
2105年的火球区,工业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智能设备无处不在,可贫富差距也达到了顶峰:罗修这样的权贵,住着豪华庄园,享受着未来的科技;而像老郑一样的普通人,却在温饱线上挣扎,连基本的生活都成了问题。
工业领域的“贫富剪刀差”,就这样被罗修的“未来技术”彻底拉开。而这一切,都始于2097年那个深夜,小巷里的一台改装飞车,和一串来自2130年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