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石语
不周山崩塌的巨响,惊醒了女娲在昆仑墟的沉眠。她指尖缠绕的云絮突然化作焦黑的碎片,掌心那枚滋养了万年的玉卵裂开细纹,里面蜷缩的幼龙虚影在血光中消散。
\"天漏了。\"女娲推开洞府石门,狂风裹挟着滚烫的岩浆扑面而来,将她银白的发丝燎成金红。西北天际裂开道狰狞的伤口,天河之水混着燃烧的星屑倾泻而下,大地在震颤中断裂,东南方的陆地正像浮冰般沉入黑海。
山脚下传来此起彼伏的哀鸣。她看见伏羲亲手栽种的八卦林被洪水连根拔起,那些刻着占卜纹路的树干在浊流中翻滚,像无数只求救的手;看见自己捏土造的人们抱着浮木挣扎,他们的血肉之躯在天崩地裂前,脆弱得如同陶器上的彩绘。
一、炼石
女娲在骊山之巅筑起炼炉时,大地已经裂开了七十二道深谷。她取来东海的玄冰、南海的珊瑚、西海的流沙、北海的玄铁,混合着昆仑墟的玉石粉末,堆成座小山似的原料。
\"娘娘,这石头能堵住天裂吗?\"侍立在旁的青鸟精怯生生地问,她的左翼被坠落的陨石砸伤,羽毛上还沾着未干的血渍。
女娲没有回答,只是摘下鬓边那朵万年雪莲。花瓣落入炼炉的刹那,腾起的火焰突然变成柔和的七彩,将她的侧脸映照得忽明忽暗。她想起初开天地时,自己用黄土捏出第一个人,那人对着她咯咯笑,伸手去抓她垂落的发丝——如今,那双手或许正在洪水中徒劳地挥舞。
炼石的第七天,祝融带着残部逃到骊山。这位火神的赤龙坐骑鳞片剥落,他本人的火焰铠甲也布满裂痕,见到女娲时,竟像个孩童般哭起来:\"娘娘,共工那疯子撞断了天柱,西北天塌了......\"
女娲抬手止住他的哭诉。炼炉中翻滚的石浆已经有了灵性,在火焰中化作游鱼飞鸟的形状,又瞬间融回一体。她知道祝融说的是实情,昨夜入梦时,她亲见共工的玄冰角撞上不周山主峰,那声碎裂不仅震塌了神山,更震断了维系天地平衡的阴阳二气。
\"你带人去救助灾民。\"女娲的声音平静得像结了冰的湖面,\"把尚能站立的人带到昆仑山来,那里有伏羲设下的结界。\"
祝融领命离去时,回头看见女娲将自己的指尖划破,血珠滴入炼炉的瞬间,七彩火焰突然暴涨,将整个骊山都裹了进去。他突然明白,这位创世女神是在用自己的元神淬炼五色石。
消息传开后,幸存的生灵们纷纷赶来献礼。河伯送来深藏海底的定海神珠,山神扛来千年玄铁,连最弱小的蝼蚁都衔来一粒金沙。女娲将这些礼物一一投入炼炉,石浆的颜色越发醇厚,在火焰中流转着日月星辰的光泽。
青鸟精每天都记录石浆的变化。她在竹简上写道:\"十五日,石浆现龙凤纹;二十日,闻石浆中有婴啼;三十日,炼炉腾紫气,触之如暖玉......\"写到第三十日,她的笔尖突然顿住——石浆中浮现出无数张人脸,正是那些在灾难中逝去的生灵。
二、补天
五色石炼成那天,昆仑山的积雪都化作了蒸汽。女娲站在炼炉前,看着那团流转着七彩光芒的石浆,它已经有了自己的意识,在炉中轻轻搏动,像颗跳动的心脏。
\"去吧。\"女娲对着石浆轻声说,\"去堵住天裂,让日月重归其道,让江河复归其途。\"
石浆化作道流光飞出炼炉,女娲纵身跟上。她的衣裙在罡风中猎猎作响,途经被洪水淹没的平原时,看见无数冤魂在水面上徘徊,他们朝着女娲伸出手,眼神里充满了渴望。
\"等我回来。\"她留下这句话,加速冲向西北天裂。
天裂处的景象比想象中更惨烈。天河之水裹挟着陨石倾泻而下,砸在地上形成一个个沸腾的火山湖。裂开的天幕边缘闪烁着电光,那是阴阳二气断裂处的能量碰撞,连女娲的元神都感到阵阵刺痛。
五色石在天裂前停下,犹豫着不敢靠近。那里的罡风足以撕碎神仙的元神,更别说这团刚炼成的石浆。女娲咬破舌尖,一口精血喷在石浆上,同时将自己的元神分出一半注入其中。
\"别怕。\"她的声音带着元神共鸣的力量,\"你是天地的骨血,自该撑起这片苍穹。\"
石浆突然暴涨,化作块巨大的五色石盾,猛地嵌进天裂之中。撞击的瞬间,女娲感到元神像是被撕裂成两半,剧痛让她差点从云端坠落。但她没有松手,而是双手结印,口中念起伏羲传下的补天真言。
真言响起时,天地间所有的生灵都停下了动作。昆仑山的灾民对着西北方向跪拜,水中的鱼虾跃出水面,山林里的走兽仰头长鸣,他们的意念化作无形的力量,顺着地脉流向天裂处,汇入五色石盾之中。
青鸟精站在骊山之巅,看见五色石盾上渐渐浮现出蛛网般的金线,那是无数生灵的意念交织而成。她想起女娲曾说:\"天地之所以为天地,不在山川日月,在万物共生。\"
补到第七日,天裂终于缩小了大半。女娲的脸色苍白如纸,元神消耗让她的身形都变得有些透明。她正准备加固最后一道缝隙,突然感到脚下的地脉传来剧烈震动——东南方的陆地沉得更快了,若不及时支撑,就算补好了天,大地也会彻底沉入黑海。
\"怎么办?\"五色石盾传来焦急的意念。
女娲望着下方翻滚的浊流,突然有了主意。她召回散落在天地间的鳌足——那是上古巨鳌的四条腿,巨鳌在灾难中死去,留下的肢体却坚硬如金刚石。
\"借你们一用。\"女娲对着鳌足轻声说,随后将它们分别立在东南西北四极。
鳌足落地的刹那,下沉的陆地稳住了。东南方露出水面的部分化作岛屿,西北方升起的高原挡住了寒流,大地终于恢复了平衡。但女娲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鳌足总有腐朽的一天,那时还需要新的支撑。
三、立极
当天裂最后一道缝隙合拢时,女娲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她从云端坠落,幸被赶来的青鸟精接住,落在昆仑山的结界中。
\"娘娘!\"青鸟精抱着她冰冷的身体,眼泪滴在她脸上,却被瞬间蒸发——女娲的体温已经低得吓人。
女娲勉强睁开眼,看着结界外忙碌的人们。他们在祝融的带领下修补房屋,在河伯的指引下疏通河道,那些曾经脆弱的生命,此刻正用自己的方式重建家园。她想笑,嘴角却只能牵起微弱的弧度。
\"石盾......\"她轻声说。
青鸟精立刻会意,取出一面水镜。镜中显示,五色石盾牢牢嵌在天幕上,表面的七彩光芒渐渐融入天空,只留下淡淡的纹路,像一道永恒的伤疤。但那些纹路正在缓慢流动,滋养着受损的天道。
\"它会守住的。\"青鸟精安慰道。
女娲摇了摇头。她能感觉到,石盾在默默消耗自己的本源,用不了千年,那些七彩光芒就会彻底消散,天裂可能再次出现。她挣扎着站起身,走向结界中央那棵幸存的建木。
建木是天地间的灵根,连接着天界与黄泉。灾难中它被拦腰折断,只剩下半截树干,却依然顽强地抽出新芽。女娲将自己最后的元神注入树干,同时引来地脉中的灵气,催动建木生长。
\"从今往后,你便是新的天柱。\"她对着建木说,\"替我看着这片天地,护佑万物生灵。\"
建木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是在回应她的嘱托。它的树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很快就穿透了结界,直插云霄,与天幕上的五色石盾相连,形成一道新的天地支柱。
做完这一切,女娲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她知道自己的大限已到,元神消耗过度,就算是创世女神也无法挽回。但她没有遗憾,看着下方渐渐恢复生机的世界,看着那些在废墟上重建的家园,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宁。
\"娘娘!\"青鸟精扑过来,想抓住她正在消散的手。
女娲轻轻推开她,最后看了一眼这片自己亲手创造又亲手拯救的天地。她的身体化作无数光点,融入风中,融入土里,融入每一条河流,每一寸草木。
那些光点落在人们身上,伤口瞬间愈合;落在田地里,枯萎的庄稼抽出新芽;落在洪水中,浊流变得清澈。人们抬头望着天空中消散的光点,知道是创世女神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新生,纷纷跪下叩拜,泪水混着雨水落在地上,开出一朵朵洁白的花。
四、余韵
千年后,昆仑山的建木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枝叶覆盖了万里疆域。人们在树下建起神庙,供奉着女娲的塑像——塑像中的女神手持五色石,眼神温柔地注视着人间,身边依偎着一只青鸟。
青鸟精成了神庙的守护者,她常常坐在建木的枝桠上,给前来祭拜的孩子们讲述女娲补天的故事。\"娘娘没有真的离开哦。\"她会指着天边的彩虹,\"那是五色石盾的光芒,是娘娘在对我们笑呢。\"
孩子们会问:\"天还会塌下来吗?\"
青鸟精就会指着脚下的大地:\"你看,东南的鳌足化作了岛屿,西北的高原挡住了寒风,建木牢牢撑着天空,只要我们好好守护这片土地,天就永远不会塌。\"
有个来自东海的渔夫,在一次风暴中救起了一只受伤的玄龟。玄龟告诉渔夫,它是当年巨鳌的后代,一直守护着东海的鳌足。\"女娲娘娘曾说,万物皆有灵,众生平等。\"玄龟的声音苍老而温和,\"她用元神补天,不是为了让我们敬畏,是为了让我们懂得守护。\"
渔夫把玄龟的话告诉了所有人。人们开始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他们不再随意砍伐树木,不再过度捕捞鱼虾,学会了与自然和谐相处。每年女娲补天的纪念日,大家都会带着种子和清水来到昆仑山,在神庙前种下新的树苗,祈祷风调雨顺。
青鸟精偶尔会飞到西北天际,那里的天幕上还能看到淡淡的五色纹路。她知道,五色石盾的光芒总有一天会彻底消散,但那时,建木已经长成了新的天柱,人们也早已学会了如何守护自己的家园。
有一年春天,建木的第一朵花开了。那花有五种颜色,花瓣上流转着淡淡的光芒,像极了当年女娲炼出的五色石。青鸟精站在花前,仿佛又听到了女娲的声音:
\"天地无常,灾难难免,但只要心中有爱,有守护的勇气,万物终将生生不息。\"
风穿过建木的枝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是无数生灵在齐声应和。远处的村庄袅袅升起了炊烟,孩子们的笑声顺着风飘过来,与花香、鸟鸣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曲安宁而祥和的歌谣。这,就是女娲用生命换来的人间,也是她最想看到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