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嗣对于地雷的构想是只要爆炸能够将战马炸伤了就可以。
雷振听了微微一下,他将石头雷埋在地里,然后驱赶三只绵羊朝着地雷走去。
只听一声雷响,浓烟四起,正中间那只羊几乎被炸成了两半,其他羊也被炸的开膛破肚。
这威力已经完全超乎了杨元嗣的想象,对付骑兵的马腿已经完全足够了。
杨元嗣心中大喜,举起酒杯邀请工匠们共饮。
“雷振将帐房叫过来,每个人发十贯钱的赏钱!”
众人哄然叫好,气氛也热烈起来,匠人们也逐渐,放开了开始给杨元嗣敬酒。
正热闹间,花荣急匆匆的赶来找杨元嗣。
原来娜仁马上就要生产了,杨元嗣听到消息立即上马往府里赶回去。
等他到了郡王府,娜仁已经产下了一个健壮的男婴。
这个男孩儿不只是对于杨元嗣十分重大,对于整个登州集团来说也是意义重大。
这是杨元嗣的第一个儿子,在这个时代,在他这个年龄已经不算是早了。
继承人的意义在封建社会重要程度远超现代。
所有的皇帝最放心的就是太监,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继承人。
现在登州有了继承人,这至少说明杨元嗣至少要考虑两代人的事情了。
赵纬纶满脸喜色的安排王府的仆人们去挂木璋、放鞭炮,务必要将喜庆的气氛搞起来。
杨元嗣此刻却不理会府外的喧嚣,一直守在娜仁母子身边。
娜仁虽然身体强健,但是此刻也是脸色苍白,毕竟这小子有九斤多重。
这种体型的婴儿,在现代也不常见,更不用说大宋了。
娜仁自然分娩也是经历了生死关头,杨元嗣有些自责。
他明知道娜仁就要生产还不肯安静的待在家里陪护。
“你为登州立了如此大功,想要什么赏赐?”
娜仁微微抬头,笑道:
“我当初救你的时候,又想要什么赏赐?”
她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我只求这孩子能够健健康康的成长就好了。”
杨元嗣一呆,平时看娜仁大大咧咧的,想不到她也有如此想法。
其实身处娜仁的位置,也很正常。
娜仁接到杨元嗣死讯的时候,虽然不相信,心里也有些慌张。
她本是草原女儿,也没有多大野心,不远万里跟随杨元嗣也不过是图个家人团圆,一生安稳。
杨元嗣握着娜仁的手,眼神坚定的说道:
“你放心吧,我不但要保你们母子安全,还要给咱们儿子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
娜仁笑道:
“我相信你,我这里也不用你陪了,你去看看姐姐,跟军师他们议事去吧。”
杨元嗣心中暗叹娜仁的心胸宽阔,那些后宫争宠的戏码至少现在还没有在自己这里上演。
此时要说整个登州还有谁不高兴,那也只有赵金儿了。
只是还没等杨元嗣走出去,赵金儿却带着一群侍女,端着热汤热粥走了进来。
杨元嗣开口道:“你来的正好,娜仁正好撵我走呢。”
赵金儿也笑道:“你是该走了,我们姐妹正好说一些体己话。”
杨元嗣看赵金儿也是面有喜色,笑着点点头退出内室。
张固安正在书房等待杨元嗣,有两份重要的情报需要杨元嗣亲自过目。
第一份是赵构已经到达了南京,正式讲出了天下兵马都元帅的旗号,号召天下兵马勤王。
赵构没有失信,杨元嗣被彻底平反,任命为河北招讨使,截止整个京东东路的军队赋税。
赵构亲自派出使节召集各地禁军将领,包括西军和杨元嗣都收到了康王的亲笔信。
第二份是登州收到了卢进义的亲笔信,要求杨元嗣释放柴进,需要什么条件可以详谈。
杨元嗣将两份情报都扔在一边,笑道:“这些事情都放一边去,等我儿子过完满月再说吧!”
张固安不知道杨元嗣是何意,满脸疑惑。
赵纬纶却理解了杨元嗣的意思,朝着张固安点了点头。
张固安看了杨元嗣一眼,杨元嗣道:“等鲁达的消息来了再说吧。”
他也领会了杨元嗣的意思,慢慢退了出去。
赵纬纶说道:“汴梁那边太不正常了,大王怎么看?”
杨元嗣道:“等孩子满月了,我亲自去东京一趟!”
赵纬纶叹了一口气,现在这个情况,也只有杨元嗣亲自解决了。
汴梁那个新上任的皇帝几乎除了发布登基的消息之后,就躲在深宫之内,丝毫再没有任何消息。
杨元嗣笑道:“都不去管他们,那个柴进现在可要看好了,估计卢进义现在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了。”
赵纬纶哈哈大笑,“大王说的对,咱们还是先准备世子的满月礼吧。”
杨元嗣看了赵纬纶一眼,眼神里有着以往任何时候都不曾出现过的凌厉。
赵纬纶吃了一惊,感觉心跳的厉害。
他这才意识到,杨元嗣现在已经不是那个事事都要请教自己的政治小白了。
杨元嗣看赵纬纶如此失态,立即醒悟过来。
他抬头笑道:“无非就是一个小孩子,也没必要看的太重,具体礼节我也不懂,你们看着办吧。”
赵纬纶低头道:“衙内是大王第一个儿子,潦草不得。”
杨元嗣挥了挥手,赵纬纶也退了出去。
杨元嗣向后仰躺在披着虎皮的太师椅上,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情绪当中。
赵纬纶刚才的话已经算是非常无理了,世子的话可不是能够随便说的。
世子和衙内,这两个称呼是有天壤之别的。
杨元嗣的正妻是大宋的公主,他本身又是大宋的郡王。
这种组合在大宋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如果大宋能够永远繁荣昌盛下去,按照杨元嗣和赵金儿的身份,只有他们的儿子才可能继承杨元嗣的家业。
可是现在这个情况,只要是稍微有些谋略的人,都知道大宋肯定已经要走进历史的坟墓了。
这个时候赵金儿的身份反而成了一种负担,杨元嗣迟早是要自立门户的。
赵纬纶这些人甚至比杨元嗣更早的认识到这一点,也一直在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