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救我!”
玉兔佯装害怕,躲到国王身后,双手捂眼不敢抬头,惹得国王、王后心疼不已。
女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却从未碰过刀枪。来者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真公主,可言行举止却大不相同。
国王扬手一挥,冷声说:“拦住她。”
“留她一命。”王后眼睛半眯,语气透着怒意,低喃道:“我倒要看看,她到底是何方神圣?”
御林军一拥而上,公主哪里是他们的对手?
“绣花枕头。”哪吒摇头叹息,轻声说:“那玉兔手段比她高明,若无你我相助,她今日难逃一死。”
太素抬头看向哪吒,笑问:“你可要出手相帮?”
哪吒头摇成拨浪鼓,他躲都来不及,怎会凑上去送死?
哪吒憨笑几声,应道:“此事由你定夺。”
太素满意的点了点头,昂着下巴说:“虽说她对我不敬,可到底是前世之事。
如今她已转世成人,过得又这般惨,我若同她计较,恐有小肚鸡肠之嫌。”
话音未落,太素轻点几下,那公主甩开御林军的钳制,反手便将御林军杀得片甲不留。
后宫嫔妃花容失色,惊叫着四散而逃。
“儿呀,快走!”
国王、王后强装镇定,护着玉兔,借宫人掩护悄悄离开御花园。
“父王!”见国王退走,公主急声喊道:“父王您仔细瞧瞧,我才是您的女儿。”
国王早已吓得胆魄魂飞,公主喊的越急,他逃得越快,眨眼便没了踪影。
公主潸然泪下,看着躺在地上哀嚎不止的御林军,低喃道:“我的生身父母竟认不出我,为什么?
难不成这些年的宠爱都是假的?他们宁愿信那妖怪,都不肯听我辩解,呵呵……”
垂眸看,御林军本该保护她,如今却举刀相向。抬头望,这里是她的家,眼下却容不得她。
太素一脸惋惜,哀叹一声,失落的说:“那国王怎如此胆小?早知如此,我定不会让素娥大杀四方。”
“国王坚信真公主是妖怪,这场戏该如何唱?”哪吒灵机一动,提议道:“玉兔明日抛绣球择婿,不如借机让真公主归位?”
“明日的确是个好机会。玉兔奉命下凡,定不会善罢甘休。”太素思索片刻,忽然开口:“明日哥哥入城,恰巧遇到她择夫。
莫管她那绣球想要抛到谁手中,我都不会让她得逞,到时她定然气的跳脚。且让她得意片刻,我们去寻哥哥。”
哪吒扬了扬下巴,问道:“她如何处置?”
“送她出宫吧!”太素哀叹一声,继续说:“待那国王知晓真相,自会去寻她。”
更深露重,月上西天。
孙悟空闭眼假寐,耳畔忽然传来呼唤声。
“大圣。”
孙悟空急忙睁开眼,竖耳再听,那声音甚是耳熟,翻窗而出。
“大圣。”
呼唤声愈发急促,孙悟空七拐八绕避开佛门耳目,待到寂静无人处,方才止住。
金光闪过,一白衣女子突然出现,笑盈盈的看着孙悟空。
“我当是谁,原来是嫦娥仙子。仙子不在广寒宫侍奉太阴娘娘,下凡寻老孙何事?”
嫦娥恭敬行了一礼,面露愧色,沉声说:“娘娘欲谋功德,特在天竺国设难。小女子敢念大圣恩德,特来相告。”
孙悟空垂眸,瞧见嫦娥手中的帕子,笑道:“举手之劳,仙子不必挂怀。”
“于大圣而言是举手之劳,于小女子却是天大的恩德。”嫦娥笑容苦涩,继续说:“小女子前来,还有一事相问。”
“仙子请讲。”
“还请大圣告知我夫君的埋骨之地。”
“仙子莫要为难我。”孙悟空收敛笑意,答道:“非是老孙不愿说,而是不能说。”
嫦娥仙子微微颔首,缓缓说道:“我知大圣有苦衷,小女子愿意等,等到大圣愿告诉我那一日。”
“会有那一日,烦请仙子守口如瓶,莫要将手帕之事宣扬出去。”
“大圣放心,这帕子我带在身边几百年,从未对旁人吐露过半个字。”
嫦娥纵云离去,太素探头问道:“哥,明日玉兔抛绣球择夫,莫不是瞧中了你?”
“休要胡言乱语。”孙悟空板起脸,责备道:“我与她素不相识,她怎会相中我。”
“难不成是爱慕唐僧?”太素眉心微蹙,低喃道:“她本是妖族,妖族不喜欢披毛挂角的,反倒喜欢光秃秃的?”
孙悟空看向哪吒,眼底写满嫌弃。他这妹妹哪里都好,就是眼光不成。哪吒光秃秃的,她到底喜欢他什么?
“嘿嘿……”哪吒讪笑道:“哥,悟真同你说笑,你莫往心里去。”
孙悟空收回目光,轻咳两声,板着脸说:“莫管她打得什么鬼主意,老孙绝不会让她得逞。”
月色愈发昏暗,直至东方露出一抹亮光,打破黑夜的沉寂。
鸡鸣一遍,陈玄奘睁开眼,听到前边行商烘烘皆起,引灯造饭,起身唤醒三个徒弟。
师兄弟几个急忙起身,扣马收拾,安排茶汤点心。吃饱喝足,师徒几人辞谢众僧,与那伙行商作伴,向西行去。
将有寅时,一行人行至鸡鸣关。
猪八戒四下张望,嬉笑道:“师傅,那寺中和尚说此地有蜈蚣精作乱,怎不见他们露面?”
“你这呆子,听话怎只听一半?”孙悟空回首望来,笑骂:“那方丈说,蜈蚣精害怕鸡鸣,这个时辰了,他们早已离开此地。”
“猴哥,这怎能怪我?老猪饿得头晕眼花,只顾得吃,哪里顾得上听那老和尚说什么?”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这和尚虽丑,说话却甚是有趣儿。
至巳时,遥遥望见一座城。那城真是铁瓮金城,神洲天府。
虎踞龙蟠形势高,凤楼麟阁彩光摇。御沟流水如环带,福地依山插锦标。
众人于东市街入城,众行商于客栈投宿,与陈玄奘一行分道扬镳。
陈玄奘率徒儿径直入会同馆驲,禀明身份。
驲丞闻言倍感惊奇,问道:“国师,敢问唐朝在何方?小人也算见多识广,却不曾见过唐朝来者。”
“大唐在南赡部洲中华之地,距此十万八千里。”
驲丞惊诧不已,又问:“国师几时离家?”
“贞观十三年。”陈玄奘笑答:“今已历过十四载,苦经万水千山,方到此处。”
“神僧!国师神僧也!”
“施主谬赞。”话锋一转,陈玄奘问道:“不知陛下几时上朝?贫僧要见驾倒换关文。”
“正好。”驲丞答道:“公主今日在街头高结彩楼,抛打绣球,撞天婚招驸马。
今日正当热闹之际,想来陛下尚未退朝。若倒换官文,趁此时去正好。”
“阿弥陀佛,多谢施主提点。”陈玄奘起身吩咐道:“徒弟,取袈裟、关文,为师要进宫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