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这也是王鹏对无线电厂崔厂长他们的一个考量,如果这件事情做成了,那么后续的cVd、dVd、录像机、pbp机、手机,甚至计算机技术都可以不间断地传送给他们。
王鹏害怕的是七十年代末的人们还没有从故步自封中走出来,不会复制和模仿。
因此,他说完商务上的事情以后,给崔厂长讲了很多,包括一些励志的鸡汤。
在七十年代末的人肯定不会想到电子技术会成为今后社会的支柱产业,但是,重生一世的王鹏却知道社会发展的趋势,而且他知道上一世的无线电厂别看现在生产的电视机供不应求,很快的再过几年就会破产退出历史的舞台,他也是想为家乡企业寻找一个出路,让它在这一世成为像上一世海尔、格力、联想一样的企业。
因此,他会一步一步以领先市场三到五年的时间持续给无线电厂提供一些产品信息,不间断地推动它的技术发展。
王鹏知道电子产品的技术核心在于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历史就是电子工业的发展历史。
1906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发明真空三极管,用来放大电话的声音电流。
此后,人们强烈地期待着能够诞生一种固体器件,用来作为质量轻、价廉和寿命长的放大器和电子开关。
1947年,点接触型锗晶体管的诞生,在电子器件的发展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但是,这种点接触型晶体管在构造上存在着接触点不稳定的致命弱点。
在点接触型晶体管开发成功的同时,结型晶体管论就已经提出,但是直至人们能够制备超高纯度的单晶以及能够任意控制晶体的导电类型以后,结型晶体管才真正得以出现。
1950年,具有使用价值的最早的锗合金型晶体管诞生。
1954年,结型硅晶体管诞生。此后,人们提出了场效应晶体管的构想。
随着无缺陷结晶和缺陷控制等材料技术、晶体外诞生长技术和扩散掺杂技术、耐压氧化膜的制备技术、腐蚀和光刻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各种性能优良的电子器件相继出现,电子元器件逐步从真空管时代进入晶体管时代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逐步形成作为高技术产业代表的半导体工业。
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集成电路的设想后,由于材料技术、器件技术和电路设计等综合技术的进步,在20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了第一代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诞生和发展推动了铜芯技术和计算机的进步,使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以及工业社会的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凭借优越的科学技术所发明的集成电路使研究者有了更先进的工具,进而产生了许多更为先进的技术。
这些先进的技术又进一步促使更高性能、更廉价的集成电路的出现。
对电子器件来说,体积越小,集成度越高;响应时间越短,计算处理的速度就越快;传送频率就越高,传送的信息量就越大。
半导体工业和半导体技术被称为现代工业的基础,同时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高科技产业。
香港的电子业起家于60年代,胡孝清被称为“香港电子工业之父”,1924年出生于上海,曾于交通大学修读管理学。1948年一家人坐船到香港,身上只有800元美金,经同乡介绍,盘了一间弥敦道楼梯口开的电器行。
他没有学过电子,但对此很有兴趣,从每天100港币的销售收入艰难起步。
1954年,他看到了收音机的发展方向,并获得了德国蓝宝收音机的香港分销权。
1958年3月,胡孝清成立香宾电业有限公司,并进口日本晶体管组装晶体管收音机,成为了香港第一家电子公司。
日本索尼公司在此前一年开发了第一台全晶体管袖珍收音机,体积非常小,这是一项全球性的商业成功,改变了“一家一台收音机”的局面,进入了“一人一台”的个人消费电子时代。
但索尼在英国等市场遇到了阻力,政府征收高关税以保护当地电子行业免受廉价日本进口产品的影响。
因为当时香港还是英联邦的一部分,盛田昭夫认为在香港组装收音机可以解决他的问题,因此将香宾作为在香港组装索尼收音机的分包商。
这是索尼在海外的第一个生产工厂。最开始是在一个住宅单位里设立了两条生产线,采用日本引进的晶体管收音机套件进行组装,这更像是家庭作坊。
该工厂组装了tR-510和tR-623,一个月可以安装4000台,然后发往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国家。
好景不长,1960年3月,索尼因为在属于英联邦的爱尔兰设立了一个工厂,所以停止了合作。
这反而给胡孝清带来了崭新的机遇。香宾公司得到花旗银行的贷款,扩大产能到每月上万台收音机,还自创“blue bell”品牌制作收音机。
因为二战之后的婴儿潮,美国有强大的市场需求,香港收音机对美国的出口在 1960-1961年间增长了15倍。
到1961年,香港有12家组装收音机的公司,其中胡孝清的公司仍然是最大的,并且由于劳动力和管理成本低,香港制造居然能比日本制造更有竞争力。
到1962年,香港的收音机总产量超过100万台,其中一半以上运往美国。
同年,日本政府决定禁止向香港出口晶体管,香港制造商很快用英国和美国的晶体管进行了替代。
胡孝清很努力,从1961年到1979年退休,他飞了美国和欧洲超过50次,飞日本超过200次。
1962年5月,成立环球电子整合了业务。
到1967年,Atlas每月生产25万台收音机。公司非常成功,于1969年在新成立的远东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第一家在香港股市上市的电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