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看着众人急切的模样,终于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罢了罢了,瞧你们这馋猫样,那就打开让你们尝尝。”说着,他示意杜荷将酒打开。
杜荷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拧开瓶盖。
刹那间,浓郁醇厚的酒香弥漫在整个凝香阁内,萦绕在众人鼻尖。
那独特的香气,让众人忍不住深深吸气,一脸陶醉。
长孙冲迫不及待地拿起酒杯,说道:
“我先来,我先来!”他小小的倒上一杯“‘金樽月”,仰头一饮而尽。
酒液顺着喉咙流下,他微微闭眼,脸上露出极为享受的神情,半晌才开口赞道:
“好酒,真是好酒!入口绵柔,回味悠长,怪不得父亲藏得那么紧。”
房遗爱也是端起“金樽月”,轻轻抿了一小口,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惊喜地说道:
“这‘金樽月’真是奇妙,香气在口中散开,竟似有丝丝花香,清爽至极,当真是难得的美酒。”
其他人也纷纷拿起酒杯,各自品尝,一时间,赞叹声此起彼伏。
趁着众人品酒的间隙,李承乾环顾四周,笑着说道:
“今日难得大家相聚在此,可不能光喝酒,还得有点乐子才好。”
柴令武眼睛一转,立刻喊道:
“老鸨子,怎么不见上官仙儿姑娘出来,莫不是藏着掖着舍不得让咱们见吧!”
鸨母连忙赔笑道:
“柴公子稍安勿躁,上官仙儿姑娘这就出来。”
话音刚落,一阵悠扬的琵琶声响起,从后台缓缓走出一位身着淡粉色长裙的女子。
女子身姿轻盈,宛如仙子下凡,面纱遮住了半张脸,但那眉眼间的风情万种却让人难以忽视。
正是上官仙儿。 她莲步轻移,走到台上,向众人微微福身,然后坐在琵琶前,开始弹奏起来。
那琵琶声清脆悦耳,如珠落玉盘,瞬间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李承乾也被这美妙的音乐所吸引,不禁微微前倾身体,专注聆听。
一曲弹罢,众人纷纷鼓掌叫好。
李承乾他们在凝香阁内听得满心舒畅, 然而此时的大同皇宫内,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
李世民昨日就已经收到了不少弹劾李承乾的折子,那些折子如同雪花般纷纷飞到他的案头。
今日上朝,朝堂之上弹劾太子的声音依旧此起彼伏,不过都被李世民不动声色地压了下来。
可谁能想到,这才没过多久,又有一摞弹劾李承乾的折子摆在了他的面前。
李世民看着这满满一桌子的折子,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脸色阴沉。
就在这时,太监王德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微微躬身禀报:
“陛下,孔颖达、李纲、虞世南,于志宁等人联名求见。”
李世民眉头微微一皱,挥了挥手:
“让他们进来吧。”
不多时,孔颖达等人鱼贯而入,整齐地向李世民躬身行礼:
“臣等参见皇帝陛下!”
李世民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平身,看着他们,问道:
“不知道诸位爱卿一同而来,所为何事?”
孔颖达上前一步,神色严肃,语气带着一丝忧虑:
“陛下,坊间都在传说太子偶得两种酒,说上面诗词乃是太子所作,不知此事可属实?”
李世民微微眯起眼睛,思索了一会儿,缓缓开口道:
“太子确实是偶得两种酒,酒上的诗词也确实为太子所作。”
孔颖达听闻,微微颔首,接着说道:
“陛下,若诗词确为太子所作,本是好事。
可如今坊间传言被雷劈之事,有人借此大做文章,说此乃天谴啊!太子已失上天庇佑。
说太子不务正业,整日沉迷于些玩乐之事,将东宫要务抛诸脑后,
如此言论,恐对太子声誉有损,亦不利于朝廷安稳啊。”
李纲也上前一步,忧心忡忡地补充道:
“陛下,太子乃国之储君,其言行举止皆受众人瞩目。如今这般传闻四散,难免会引发朝野动荡。
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要妥善处理此事,以正视听。”
虞世南微微躬身,恭敬地说:
“陛下,臣等深知太子聪慧,有此才情固然值得欣喜。
但如今形势复杂,还望陛下能权衡利弊,引导太子以更稳重、妥当的方式展现才能,避免无端生出诸多是非。”
李世民面色凝重,微微低头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
“诸位爱卿所言,朕都明白。太子之才,朕心中有数.......”
看到王德进来,李世民以为是有什么要事要禀报,便顿住了与孔颖达等人交谈的话语,
目光看向王德,问道:“可有要事?”
只见王德微微低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李世民见此情形,又不好立刻让孔颖达他们回避,略一思索,只好问道:
“与何事相关?”
王德赶忙轻声答道:“与太子有关!”
李世民心中一动,想起前面自己就嘱咐王德随时注意太子的动向,有情况随时来报。
此时听到与太子相关,李世民略作考量,觉得应该没必要让其他人回避了,
于是神色平静地吐出一个字:
“说。”
王德挺直身子,有条不紊地说道:
“有消息传来,太子刚刚与杜荷拿着几瓶酒,先是去了务本坊的贞观家具坊,而后就直奔凝香阁去了。”
李世民微微皱眉,沉默片刻后问道:
“可知太子去凝香阁所为何事?”
王德摇摇头:
“回陛下,目前尚无确切消息,只知太子带着酒进了凝香阁,阁中似乎有不少年轻公子。”
孔颖达听闻,微微皱眉,拱手道:
“陛下,太子身为储君,此时不在东宫专心研读经史,却带着酒四处闲逛,
还去了那等风月场所,恐怕于礼不合啊。”
李纲也跟着附和:
“陛下,太子的一言一行皆关乎国本,如今这般行径,若是传扬出去,恐有损皇室威严。”
虞世南虽未言语,但微微颔首,显然也认同两人的观点。
李世民也面色沉凝,目光望向殿外,缓缓说道:
“太子一贯聪明伶俐,或许有自己的想法。”
孔颖达却不认同,继续说道:
“陛下,臣等深知太子聪慧,可这凝香阁乃烟花之地,太子久留其中,难免沾染不良风气。
况且,如今朝堂上下对太子多有议论,陛下不可不察啊。”
李世民微微转过头,看了孔颖达一眼,说道:
“朕自然明白爱卿们的担忧。不如诸位就同朕一起去亲眼看太子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