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伯益的贤名远播,大夏各地的人族部落纷纷效仿他的灌溉之法,粮食产量大幅提升,百姓安居乐业。
伯益并未因此骄傲,反而更加勤勉,他走访各地,倾听民声,不断改进农耕技术。
还编纂了《农政全书》,将烈山氏的智慧与自己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向着洪荒各地传播。
与此同时,启在朝堂上的威望也与日俱增。他虽年少,但却天生具备帝王威仪,他所展现出治国才能更是让文武官吏赞叹不已。
启在面对万族的支持之时,也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既不偏袒人族,也不完全依赖万族,而是以公正之心平衡各方利益。
近乎是将禹皇的治国之道,研究了个透彻,甚至有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他深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稳固大夏的根基。
然而,随着禹皇闭关日久,原本因为九鼎镇压,而偃旗息鼓的一些野心家也逐渐冒头。
他们没有信心可以推翻大夏的统治,但启的能力和伯益的贤能,再加上禹皇仍旧未曾出关,却让他们看到一丝火中取栗的机会。
他们开始与一些支持启崛起,但在启崛起后,却没有得到想要的回报,因此心生怨恨的万族之人勾结在一起。
试图想要挑拨启与伯益之间的关系,制造人族内部的分裂。
如今的洪荒是一个伟力归于自身的时代,他们知道如此做根本撼动不了大夏的统治。
但气运的好处,他们却是心知肚明,按照启和禹皇的治国方式,他们很难获取更多的气运。
如此挑拨,便是为了在人族分裂的过程中,趁机占据一些重要位置,夺得更多气运。
这一个想法,与他们当初支持启崛起时想法基本相同,都是为了权利和气运,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于是他们散布谣言,称伯益传此贤名,便是为了前来泰岳城与启争夺权利,甚至有人暗中策划刺杀伯益,企图嫁祸给启。
启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阴谋。他一方面加强了对伯益的保护,另一方面则暗中调查幕后黑手。
在一次朝会上,启当着文武官吏的面,公开赞扬伯益的功绩,并对伯益为人物圣贤之事,予以认可!
这一举动不仅粉碎了敌人的阴谋,也进一步巩固了人族内部的团结。
伯益得知启的举动后,深受感动。他主动前往泰岳城,与启促膝长谈。
两人从治国理政到洪荒大势,无所不谈,彼此惺惺相惜。伯益向启提出了许多关于民生、农业的建议,启也虚心采纳,并委以伯益重任,让他负责大夏的农业改革。
在启和伯益的共同努力下,大夏迎来了空前的繁荣。
人族与万族和谐共处,洪荒大陆一片祥和。
然而,就在这时泰岳城外某处,突然开始有着五彩神光绽放而出,禹皇那消失了几个元会的气息,再次升腾而起。
在皇道法则的独特威能之下,威压整个大夏。
禹还未现身,便有一道金黄榜单腾空而起,九天之上象征性的降下了八十一道雷霆。
将这卷禹精心炼制的人道封神榜,淬炼的更加完美。
雷霆停歇,人道封神榜光芒大放,一股隐含着尊贵气息的收摄之力传来。
大夏一些基层的官吏和对禹皇死忠的人族九大军团,以及十八支万族军团。
纷纷感受到自己的一丝真灵被收摄而去,一股受制于人的感觉突然传来,但同时还有一股异样的安全感传来。
人道封神榜是基于人道运朝炼制而成,宝成之日,那些达不到让禹一一册封的人,便会被直接抽取一丝真灵进去。
虽以后多了一些约束,但也同样的相当于不死不灭之身,而且他们还基本都是肉身封神的存在,以后不影响修为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