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建安二十五年,正值盛夏,蝉鸣声在炎热的空气中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建业城。

在这座繁华的都城里,孙权的后宫中,一个新生命诞生了。

在后宫的偏殿里,孙权第一次见到了他的这个儿子。

孩子刚刚降生,被裹在柔软的襁褓中,安静地躺在乳母的怀中。

孙权轻轻地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握住了孩子的小手。

那是一只多么小的手啊,柔软而温暖,孙权几乎不敢用力,生怕弄疼了这个小家伙。

孩子的哭声并不像寻常婴孩那样响亮,反而像是春溪破冰时发出的细碎声响,轻柔而婉转,但却透着一股韧劲。

孙权凝视着孩子,只见他的眉眼清秀,虽然还未睁开眼睛,但那长长的睫毛已经预示着他将来会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

孙权不禁想起了昨夜的那个梦,梦中他见到了一条盘在梧桐树上的青蛇。

那青蛇没有鳞甲,却有着龙的形状,它在树上蜿蜒盘旋,显得神秘而威严。

孙权捻着颔下初显花白的胡须,心中若有所思。

这个孩子的哭声如此特别,是否与昨夜的梦境有关呢?

他看着孩子,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潜力和未知的未来。

\"就叫休吧。\"他挥退左右,指尖轻轻碰了碰婴孩的额头,\"孙休。\"

彼时的江东正值多事之秋。

关羽败走麦城的血迹尚未干透,曹丕已在洛阳称帝,蜀汉那边传来刘备要东征的消息。

宫墙内的风比长江的浪更急,太子孙登刚满十岁,二宫之争的暗流已在廊柱间涌动。

孙休的生母王氏地位低微,在步夫人、王夫人等宠妃的光环下,像株墙角的兰草,安静得几乎让人忘记。

这安静成了孙休的护身符。

他五岁启蒙,师从博士盛冲。

别的皇子在演武场比试骑射时,他总在书房里临摹《急就章》;宫宴上兄弟们为争父皇的关注而引经据典时,他多半在角落观察舞姬的水袖如何划过烛火。

盛冲曾叹:\"郎君有静气,当为守成之主。\"孙休只是腼腆一笑,将刚写好的《孝经》抄本捧给老师看。

十二岁那年,太子孙登病逝的消息像块巨石砸进建业宫。

孙权的白发一夜之间添了许多,二宫之争骤然白热化。

鲁王孙霸与新太子孙和各树党羽,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几乎都要站队。

有一次,孙霸带着人马来找孙休,想拉他入伙,少年正蹲在花园里看蚂蚁搬家,头也没抬:\"二哥,你看这蚁穴,若往两边挖,迟早要塌。\"

孙霸骂了句\"呆子\",悻悻而去。

这话后来传到孙权耳朵里,老皇帝沉默半晌,第二天就下了道旨,将孙休封为琅邪王,让他去虎林就藩。

离京那天,生母王氏偷偷塞给他一枚玉玦,泪水打在玉上,晕开一层水汽:\"记住,凡事留三分,别学你大哥二哥。\"

虎林的日子比建业清苦,却也自在。

孙休把王府后院改成菜园,自己种些青菜萝卜,偶尔带着两三个侍从去江边钓鱼。

有回遇到个老渔夫,说江里有白鱀豚,见了能保平安。

他便真的在江边守了三夜,虽没见到豚,却在芦苇丛里捡到个弃婴,收为养子,取名孙綝——那时谁也想不到,这个孩子日后会搅动江东风云。

太平三年的冬夜,建业城的雪下得比往年都大。

孙休正在虎林王府里就着炭火读《左传》,忽然听到院外有马蹄声,急促得像擂鼓。

侍从闯进来时,手里的灯笼晃得厉害:\"殿下,宫里来人了,说...说陛下驾崩了!\"

孙休手里的竹简\"啪\"地掉在地上。他知道侄子孙亮才十六岁,却没想过会这么突然。

更让他心惊的是,来接他的人里,领头的竟是侍中孙綝。

这个比他小几岁的堂侄,此刻穿着锦袍,腰间佩着剑,笑容里藏着说不清的意味:\"叔父,百官议立,皆言您贤德,该回建业主持大局。\"

路上的雪深及马膝,孙休裹紧狐裘,心里却一片冰凉。

他听说孙亮想除掉孙綝,反被权臣废为会稽王,如今这局面,分明是自己被架到了火炉上。

车驾进建业城时,他看到朱雀桥上站满了披甲的士兵,刀剑在雪光里闪着寒光。

登基大典定在腊月初八。

孙休穿着十二章纹的衮服,站在太极殿上,看着阶下黑压压的群臣,忽然想起虎林江边的芦苇。

孙綝站在最前面,手按剑柄,眼神扫过众人,像是在清点自己的猎物。

行礼时,孙綝的拜礼比别人慢了半拍,起身时还故意咳嗽了一声。

退朝后,孙休把自己关在偏殿,对着生母留下的玉玦发呆。

内侍报说左将军张布求见,这人是先帝旧臣,在孙亮被废时曾据理力争。

张布进来时,袍角还沾着雪,开门见山:\"陛下,孙綝专权,已有不臣之心,若不早除,必成后患。\"

孙休指尖摩挲着玉玦上的纹路:\"他手握兵权,党羽众多,如何除?\"

\"可用离间计。\"张布压低声音,\"孙綝的弟弟孙恩掌管禁军,却与孙綝素有嫌隙。臣愿去联络...\"

窗外的雪还在下,孙休忽然想起年少时看的蚂蚁搬家。

他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建业城的布防图:\"你看,孙綝的府邸在城南,离皇宫三里。若在元宵夜请他入宫赴宴,以宫宴为名调开禁军...\"

张布眼睛亮了:\"陛下妙计!\"

\"不是妙计。\"孙休摇摇头,\"是蚁穴不能两边挖的道理。\"

元宵夜的建业城,灯笼把朱雀大街照得像条火龙。

孙綝收到入宫赴宴的请柬时,正在府里和心腹喝酒。

长史劝他:\"陛下新立,恐有诈。\"

孙綝灌下一杯酒,哈哈大笑:\"他一个从虎林来的泥腿子,能有什么花样?我带三百甲士过去,看谁敢动我!\"

宫宴设在昭阳殿,孙休穿着常服,笑容温和得像春日暖阳。

孙綝带的人被拦在殿外,只许他孤身入内。

酒过三巡,孙休忽然举杯:\"孙将军劳苦功高,朕敬你一杯。\"

孙綝刚要仰头,就听殿外传来甲胄相撞的声音,他猛地回头,只见张布带着禁军围了上来。

\"孙休!你敢反我?\"孙綝拔剑就要冲,却被身后的侍卫按住。

他这才发现,自己带来的人早就被换了。

孙休慢慢放下酒杯,声音依旧平静:\"先帝待你不薄,你却废立君主,擅杀大臣,该当何罪?\"

烛火在孙綝眼里跳动,他忽然笑了:\"我早该想到,你不是呆子...\"

三天后,孙綝被处死,党羽被一网打尽。

孙休在朝堂上宣读罪证时,忽然看到阶下有个老臣在抹泪,是当年教他读书的盛冲。

退朝后,他留老师说话,盛冲摸着胡须:\"陛下还记得虎林时,臣教你的'慎独'二字吗?\"

孙休点头:\"正是记得,才不敢让权柄旁落。\"

他开始整顿吏治,把孙綝时期罢免的贤臣都召回来,又派人去查各地的户籍,减免赋税。

有一次,他微服私访,看到有百姓在路边卖儿鬻女,当即让人把自己的御膳缩减一半,省下的钱用来赎回孩童。

回到宫里,他下了道诏书:\"自今往后,有因饥寒卖子女者,官府代为赎还。\"

建业城西有处废弃的军营,孙休让人改成学堂,召来博士给百姓子弟授课。

他常去听课,有次遇到个十岁的孩童,问他:\"陛下,读书能当饭吃吗?\"

孙休蹲下来,指着窗外的稻田:\"你看这稻子,春种秋收,读书就像播种,今日种下的字,来日能长出粮食。\"

永安三年的夏天,江东大旱,会稽郡闹起蝗灾。

孙休接到奏报时,正在批阅《吴书》的初稿。

他当即决定亲赴会稽赈灾,大臣们劝阻:\"陛下万金之躯,不宜远行。\"

孙休却已换上布衣:\"百姓在受苦,朕怎能安坐建业?\"

会稽的路上,他看到田地里的禾苗都被蝗虫啃成了光杆,有老农跪在田埂上哭。

孙休走过去,拿起老农的锄头,亲手挖了几锄土:\"老人家,别哭。官府会发种子,我们一起补种晚稻。\"

他在会稽待了一个月,每天和百姓一起下地,夜里就在县衙里处理公务,眼睛熬得布满血丝。

回京后,他下了三道令:一是开仓放粮,二是组织百姓兴修水利,三是改革税制,按收成多少收税。

有大臣说这样会减少国库收入,孙休把账本摔在他面前:\"百姓才是根本,根若枯了,树如何活?\"

这年冬天,蜀汉派使者来,说司马昭要伐蜀,希望吴国出兵相助。

朝堂上争论不休,有人说该趁机夺回荆州,有人说该隔岸观火。

孙休看着地图上的蜀地,沉默良久:\"唇亡齿寒的道理,诸位忘了吗?\"

他派大将军丁奉率军北上,攻打寿春,牵制魏军。

可惜蜀还是亡了。

消息传来那天,孙休在书房里坐了一夜,把诸葛亮的《出师表》读了一遍又一遍。

天亮时,他对张布说:\"蜀汉虽亡,我们不能自乱。要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国家才能安稳。\"

他开始更用心地治理内政。

在临海郡发现了铜矿,就派人去开采,铸造新钱;在交州开辟了通往南海的航线,让商船带来香料和琉璃;又让人编纂《吴历》,记录江东的历史。

有一次,他去太学视察,看到学生们在讨论\"天命\",就笑着说:\"什么是天命?百姓吃饱穿暖,就是天命。\"

孙休很喜欢读书,常在深夜批阅奏章后,还会读几卷书。

他尤其爱读《汉书》,读到文帝减免赋税的故事,就会在旁边批注:\"文帝之德,在于知民苦。\"

有次张布看到了,说:\"陛下太操劳了。\"他指着案上的竹简:\"这些不是文字,是百姓的日子,怎能不操劳?\"

永安七年的春天,孙休病倒了。

起初只是咳嗽,后来竟连下床都困难。太医束手无策,说陛下是积劳成疾。

他躺在病榻上,看着窗外抽芽的柳树,忽然想起虎林的日子,想起生母给他的那枚玉玦。

张布和丞相濮阳兴来看他,他拉着两人的手,气息微弱:\"朕怕是不行了...太子还小,你们要好好辅佐他。\"

太子孙湾才十岁,站在床边哭。孙休摸着儿子的头:\"记住,做君主,不用太聪明,只要记住...百姓的饭,比什么都重要。\"

他让人把养子孙綝叫来——这个当年在芦苇丛里捡来的孩子,如今已是羽林郎。

孙休看着他,眼神复杂:\"你...要护着弟弟,别学...别学当年的孙綝。\"

他说的是那个被处死的权臣,孙綝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臣谨记陛下教诲。\"

弥留之际,孙休忽然问:\"外面...是不是有白鱀豚的消息?\"

张布愣了一下,连忙说:\"江边的渔夫说,最近常看到白鱀豚,说是陛下仁德感动了江神。\"

孙休笑了,像个孩子:\"那就好...那就好...\"

永安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孙休驾崩,享年三十岁。

谥号景帝,葬在定陵。

下葬那天,建业的百姓自发地在路边摆上清水白烛,有老人哭着说:\"这样好的皇帝,怎么就走得这么早?\"

后来,西晋灭吴时,有个老兵还记得,景帝在位时,他家里的粮仓总是满的,孩子能去学堂读书。

城破那天,他抱着孙子躲在破庙里,说:\"当年景帝在时,可安稳了...\"

江水依旧滔滔不绝地向东流淌着,仿佛孙休的一生一般,平静而又波澜不惊。

他的人生道路并没有经历过惊涛骇浪般的起伏,但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道温润而独特的印记。

这道印记,就如同他当年在虎林江边偶然捡到的那枚鹅卵石一样。

那枚鹅卵石虽然并不耀眼夺目,但经过岁月的磨砺,却散发出一种最为温润的光泽。

这种光泽,既不张扬,也不刺眼,只是静静地存在着,给人一种宁静而安心的感觉。

孙休的一生或许也是如此,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他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属于他的痕迹。

他的存在,就像那枚鹅卵石一样,虽然平凡,却在岁月的洗礼中,展现出了最真实、最温润的一面。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璜台志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从屯田开始无双大夏:儿啊,父皇求你继位吧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家父嬴政,我吃软饭造反怎么了?唐逗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