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会结束,一地鸡毛。
如今帝国刚刚建立不久,随着帝国的不断壮大,摊子越来越大,各项事务也越来越繁杂……
这才刚几年改革,秦道源已是耗费了不少心力。
别看他杀人不眨眼,一些两朝甚至三朝大臣,说杀就杀,看似是不近人情,实则是在铲除毒瘤……
朝堂上的老臣越多,就越发盘根错节,效率自然也会降低,更是连襟无穷多……
必要的铲除派系,是帝国必要的换血!
不然只会越拖越麻烦,乃至尾大不掉,脱离秦氏的掌控,这一点是秦氏不能接受的……
故而——
一切无故的死亡,都是为了帝国更好的未来!
“朝廷需要新鲜血液,不管是翰学院也好,又或是斗帅宫也罢,这些跟随大秦的开国元老们……”
“都需要换人了,老一辈的忠诚我们看得见,但各家各门的后辈们,这心可就不一定了……”
大殿内——
秦玄泽默默从偏殿中走出,作为秦氏最精通国政之人,他已经在帝国朝堂之上,为官两百载……
历经三个朝代,可以说是最了解帝国本质的人!
他的话,相当有分量。
是玄字辈中,除秦玄子外,最为杰出的几人……
闻言——
秦道源朝其恭敬一礼,于公是上下君臣,于私秦玄泽都是他爷爷辈的了,秦玄泽的话……
他得听,也得细致的考虑!
“泽爷言之有理,翰学院与斗帅宫虽然是帝国根本,但位置从未更迭,这些王氏、蒙氏、韩氏……”
“利益集团太过庞大,得好好敲打一番了。”
”另外,削减帝国诸侯,这件事也得提上日程了,被分封的诸侯强弱不均,浪费帝国资源……”
”还得进一步削弱这些诸侯数量!
说着——
秦道源面前,便浮现出了三幅卷宗……
一个针对帝国内部,翰学院的六大学士,将会扩增至九位大学士,其中部分大学士之位……
将会以科举的形式,面向整个帝国!
凡帝国内道院学子,皆可通过科举入朝为官,并固定九大学士的任职时间,只能有100年……
百年过后,便需要进行下一轮科举选拔。
同理——
斗帅宫也会进行武举,将位也从六位,扩增至九位,同样百年一次武举轮换……
与历代皇帝轮换,保持同步。
从而形成一朝天子一朝臣,并立下新规,不管是那个家族。
都不能同时有两人,位列九大学士或九大元将,更不能一文一武,强行限制各大家族的上限……
世家大族,要么就担任一个学士职务,要么担任一个元将职务,防止一族做大的可能。
文武两大机构,构成如今帝国十八位支柱!
每过百年筛选一次,正好对应年轻一代的金丹修士,资质较好者,往往都能在一百五十岁左右结丹……
而这个年纪,不大不小,正正好!
此乃日后的改革之一,而秦道源眼前,另外两个卷宗,则对应了诸侯削减的规划……
如今帝国封侯者,足二有百之众!
甚至一些侯爵之位,还是当年一些道基家族担任,这与如今帝国的格局,产生了极大的不符……
故而这一次——
秦道源下手狠辣,直接将帝国侯爵数量,削减至十八位,并公然让诸多家族竞争……
秦道源想要的,是十八位金丹后期……
乃至金丹巅峰的侯爵,是未来足以成就元婴,成为上三品仙族的顶尖家族势力……
对外,可为帝国所用!
对内,则可安定一方!
至于那些,被削掉爵位的侯爵家族,则重新归于平凡,想要再一次爬起来,很简单……
先进行科举,成为九大学士或九大元将,经过百年为官后,证明自身才华,以及绝对忠诚……
再与一众新老势力交锋,最终才能争取到帝国侯爵。
如果十八位侯爵,并没有空缺,后来者则可以向前者发起挑战,只要将当代侯爵击杀……
便可顶替侯爵之位,成为帝国新任侯爵!
这也称之为:换位血战!
秦道源就是要以这种方式,不断刺激帝国中的权贵,让他们有点危机意识,不断迫使他们只能变强……
一旦进入衰退期,便会有源源不断的挑战者,想要顶替,其原本的生态位格……
只有一直存在危机意识。
才能保障帝国中高层战力,不会出现腐化,唯有这样的势力,才能成为帝国手中……
一把合格的尖刀!
第三枚卷宗,则对应帝国的军队变革……
随着帝国制度的精简化,以及朝堂上的生态轮换,再加上帝国如今不断壮大……
帝国军队,也需要进一步强化!
在原有的三大基础军团上,又新增了六个集团军的编制,前后总计也就是九十万修士大军……
每一个集团军的统领,则由斗帅宫的元将担任!
负责掌控帝国的军事大权,直接听令于秦皇,同时设立禁卫统领职位,由历代秦氏子弟担任……
同样保留了一支,集团军的编制。
其主要责任,则是负责护卫北冥都……
同时禁卫军,合并了罗网与影密卫的职能,既是秦皇的禁卫,同时也是俯瞰帝国的眼睛……
是黑暗中的执行者,也是帝国的肃清者!
是渗透敌对势力的潜行者,也是绝对忠于帝国的死侍,这便是帝国第十军团……
帝皇禁卫军!
总计九大军团,以及禁卫军,共计百万修士大军,便是秦道源,为帝国制度铺设的道路……
……
……
(前两天没在意,现在才发现疱疹又复发了,巨难受,疼的一批,明天下午给大伙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