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离了家,风餐露宿逃亡有多日了。
商怀亦想家。
商问万笑了笑,拍了拍商怀亦的脑袋:“好儿子,爹跟你叔叔们闯荡江湖,短时不归家。”
说到‘闯荡江湖’,商问万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一十一弟兄,两弟子,拖家带口一儿一女,仓惶逃窜,哪里是什么闯荡,哪里还有什么肆意,受亲姊嫁资,笑都带着苦涩。
除却逃到远方隐姓埋名,他想不出还有什么法子能活。
姬玥吃着饭,想起昨夜商怀亦说他爹爹用枪厉害,房中角落堆着兵器,便道:“商阿叔,您练武多少年了?”
商问万手撑在桌边,低头看着自家儿子吃饭,又看向姬玥,道:“也有二十多年了。”
商问千笑道:“说起来,你商叔叔的本事,还是小时候去山上庙里偷学的,日日都去,惹得庙里的师傅喜欢,做了俗家弟子。”
商怀亦将筷子一丢,插进了碗里,“爹,你耍个枪给卫宁哥哥看好不好?”
商问万道:“好,你得先把饭吃完,吃完了饭,爹就给你们耍一个。”
商怀亦将筷子又拿起道:“卫宁哥哥你就期待吧,我爹可厉害了。”
商怀锦不耐烦,但此处不是在家,当着姑姑与卫宁的面,她也没好意思训斥自己弟弟,但吃着吃着就忍不了了,给了商怀亦一拳,“你别扒拉菜不行吗?只夹自己那边的很难吗?”
商怀亦很怂,血脉压制下老实巴交的吃完了饭。
屋中气氛沉闷,只有三个孩子还算是热闹些。
其实真正热闹的只有商怀亦一个人,“爹,爹,我吃完了,你可以耍枪给我们看了吗?”
姬玥跟商怀锦帮忙收拾着桌子,商问万很宠孩子,也是去提了枪,在院子里准备耍一次,院子太小,活动不开,出去又不敢,怕惹了人耳目,便将动作收着,一杆银枪被他使得快若惊龙,只瞧见枪身乱晃,枪扫有风,若不是红缨,还真叫人恍惚瞧不见枪头在哪。
姬玥怔怔瞧着,这枪头转来转去狠捅猛扎,打旋又转,在商问万手中如鞭甩震,院中土地,多铺窄石,枪头摩擦多起火花,瞧得人热血沸腾,瞧得人手中发痒,瞧得人胸有激荡,姬玥舔了舔发干的唇,微张着嘴,眸有亮色。
招招皆为杀人技,枪带着风凌冽,破空声叫人心下舒爽。
收枪,姬玥忍不住小跑近前,“商阿叔,你好厉害啊!”
商问万挠着脑袋,“阿叔的师父才厉害呢,阿叔跟他比,像耍着玩。”
姬玥问道:“商阿叔是从几岁开始学的?”
商问万道:“似乎是八九岁,真正入门,也有十四了。”
商问万耍了枪,哄了孩子高兴,便去房中休息了。
夜里便要走了。
睡一觉,养养精神。
日头升到了正中,又往下落去。
姬玥脸红红的,站在门口,手捏着袖口,“牛阿叔,商阿婶。”
牛有劲微微笑着,一张黝黑的脸被他笑出来褶子,“怎么了宁儿?”
姬玥小心翼翼道:“宁儿想跟商阿叔学枪。”
商问千欣然道:“可以啊。”
牛有劲却是站起了身,将房门关上,严肃道:“娘子,你可别嫌我多嘴,小舅子惹了官司,杀的还是当官的,如此逃亡,颠簸路远,就连小锦小亦我老牛都想按下养着,怎么能叫宁儿也随之去呢?”
商问千道:“岸北距咱们百木有二百七十多里路,他们各个行武,日也能行三十里,且我嫁资也能支撑些时日,他们功夫都不错,到了新地方,何愁不能靠着这功夫再起势?”
牛有劲平日从不敢与商问千大声说话,今日却是急了,不说这卫宁是卫老七家的孩子,是吴婶子最后在世上的寄托,单看他自己,他自己也将这孩子当亲儿子养了一年啊。
叫这孩子跟着他小舅子去流浪?
他舍不得!
就连带着怀锦怀亦他也舍不得!
那群老爷们风餐露宿就算了。
孩子干嘛要跟着一起受那个苦呢。
想着想着,牛有劲就开始掉眼泪,姬玥瞧着,有些手忙脚乱,被商问千轻轻推了出去,“宁儿去找怀锦怀亦他们玩吧。”
而后转头商问千就开始训斥,“我说牛有劲,你丢不丢人啊,一点事你就掉眼泪,这孩子既然喜欢,那便由他去,你想把他困在这里?”
牛有劲道:“我哪有想困住他,宁儿若是跟着他们一起,说不定不得安宁,老卫家就那么一个独苗了,我想叫他平平安安长大成人,娶个媳妇,传宗接代,也算是对卫七方孝云还有吴婶一个交代了。”
商问千叹了口气道:“人各有命,便随他去吧,你怎么知道他这一去就不会过的快乐呢,宁儿来家一年,我还没见他对什么东西这样感兴趣的。”
日西沉。
夜将至。
商问万临行,身后孩子给牛有劲商问千磕过了头,被商问千轻轻拍了拍脑袋,“快去吧。”
姬玥手中提着商问千准备的两条肉,“商阿叔,卫宁想跟您学武,求您收下我吧!”
夜色里,院中灯火朦朦胧胧映出来,商问万看着行礼的姬玥,又看了看站在门口的姐姐姐夫,商问千道:“还愣着干什么,这孩子喜欢你。”
商问万接过姬玥手中的干肉,顺势将其扶了起来,听商问千又道,“你们行路匆忙,拜师便一切从简,宁儿,给你师父行拜师礼吧。”
商问万心底有些复杂,沉吟片刻,终道:“卫宁,既然你今日拜师,那便当今日是吉日,行过三跪九叩礼,你可就是我的徒弟了。要知道我是逃亡的亡命徒,这一去万事皆不可知,逃亡奔苦日夜兼行,你能受得了?”
“回商阿叔,宁儿受得了。”姬玥郑重的行拜师礼,最终被商问万扶起。
“好,从今以后你卫宁,就是我商问万的徒弟了。”
与牛阿叔商阿婶别,便同这逃亡的一大家子一齐往南奔逃,马不壮,车轮损,日行三十里,何日达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