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夏长海,宁夏村的人大多只有仰望的份。
嫉妒只会发生在差距不大的人之间,如果差距悬殊,人们就只剩下仰望了。
但对夏长海服气,并不代表对赵二溜也服气。
这也很好理解,赵二溜有什么本事呢?
一没能力,二没学历,说难听点,
个子都算是三等残废,村子里随便拉一个人出来都比他强。
他现在富裕了,但那不是他自己挣来的。
夸张一点说,在他那个位置上,拴条狗都能跟着发财!
所以,每当人们说起赵二溜,话里话外都透着一股酸气。
这和王喜栋不同,王家和赵家的关系,
整个宁夏村没人不知道,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
夏长海带着王喜栋发财,是因为把他当自己人,不带才奇怪呢。
“哎,当初要是脸皮厚一点,早点跟着夏长海就好了……”
每当看到赵二溜嘴里嚼着油从家里出来,不知道有多少人懊恼不已!
当初怎么就没看出来,夏家那小子有这么大的能耐呢!
不说这些动静,夏长海三人拖着羚牛下山。
为了低调,他们没走大路,费了些功夫走小巷子,特意避开了小广场。
路上碰到熟人,也只是简单打个招呼,就匆匆往家赶。
一直到夏家院子,关上门,才松了口气。
从村口到院子,距离不长,却让人感觉比下山还难。
就算是夏长海心性坚韧,都觉得有些疲惫!
他很清楚,有些事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万幸,一切都没出问题。
小心地把一些难以变现的东西藏好。
夏长海从羚牛身上割下一条大腿放到一边,这是给赵二溜带回去的。
不是舍不得肉,而是明白赵二溜现在想做什么。
想起当初他在山里挖桔梗,一待就是半个月。
下山后第一件事不是洗澡、吃饭,而是打电话给父母报平安。
有些事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听到夏长海的话,赵二溜高兴得不得了,抓起羚牛腿转身就走。
“赵老哥,跟嫂子说一声,过两天一起去省城玩玩。”
等赵二溜走后,王喜栋有些好奇地问:“老大,带嫂子去省城干什么?”
夏长海头也不抬,一边小心地处理羚牛的皮毛,
一边说:“不光是他们两口子,我妈,还有你爸妈都一起去!”
没理会王喜栋的迷茫,夏长海接着说:“这事等下我吃饭的时候说,你帮忙一起劝劝……”
“好嘞。”
虽然不知道夏长海要做什么,但既然是老大说的,跟着做肯定没错。
入夜,浓郁的香气飘荡在夏家院子的上空。
羚牛的肉质很独特,既有羊肉的膻味,
又有牛肉的纹理,一口咬下去,仿佛在吃两种肉,味道很奇妙。
对于这种肉,夏长海其实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处理,不过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
夏长海听人说过,羚牛肉不适合直接烹饪,得先腌制,然后炖煮。
条件有限,夏长海只能保证流程大致正确。
出乎意料的是,味道居然还不错。
大萝卜、辣椒、土豆、白菜……各种食材炖煮在一起,吃得众人满头大汗,直呼过瘾。
吃到一半,夏长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会不会太浪费了?”
老一辈的人第一个考虑的永远是钱。
“妈,现在家里也不缺钱了,”
夏长海笑着说,“咱一起去玩玩吧。”
“对对对。”王如海连连点头。
两个丫头也是两眼放光。
“去吧,难得孩子有这份心。”夏建国也表示支持。
“嗯……行。”
见众人都同意,夏雪也不好再反对。
只是她没看到,夏建国看向夏长海时的眼神,明显有些不一样。
饭后。
“说吧,怎么想起带这么多人去?”
知子莫若父,夏建国一眼就看出夏长海还有别的目的。
见状,夏长海也不隐瞒,或者说,他本来也没打算瞒着。
就把之前发现的几箱金子以及这次盗墓的事说了出来。
“……金子可以通过黑市卖掉,不过其他的宝贝得带回来。”
“人多一些比较安全。”夏长海笑嘻嘻地解释道。
听到儿子背着他们做了这么多“违法”的事,夏母当下就瞪大了眼睛。
不过事情已经这样了,追究也没什么意义。
夏建国狠狠地瞪了夏长海一眼,思索了片刻,
说:“这事你别跟你妈说,免得她担心。”
“我知道,我特意跟喜栋交代过了,让他也别跟王婶讲。”
“算你小子还有点脑子。”
老话说得有道理:
有钱能在天下顺畅行走,没钱就会处处碰壁。
这个道理,不管在哪个年代,都同样适用。
别人出门,先不说其他的花销,
单单是在生产大队开证明这件事,就很麻烦。
以后世道要是太平、政治开明,
普通老百姓开个证明,也得被折腾得够呛,
得来回跑个三五趟,等上七八天,最后说不定还没结果。
而在当下这个特殊的时代,这种现象绝不是小事!
说句不好听的,要是没点人脉关系,
想全家一起出门,根本不可能,生产大队肯定不会批准。
道理很简单,一个人出门,家人还能留着作为“人质”;
一大家子都出去,万一起了歹心、犯了事情,想抓都没地方抓。
1983年那会儿,可没有网络科技,各省公安的信息资料相互隔绝,
在一个地方犯了事儿,有时候换个省份,就能摇身一变成为良民。
类似的情况发生过不止一次,曾经有个杀人犯在四川犯了事儿,
畏罪潜逃到北方,平平安安过了二十多年,
娶了老婆、生了孩子,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要不是再次犯事,估计这辈子都没人会发现!
为了避免承担责任,各生产队干脆一刀切,想全家一起出远门?
别做梦了!
必须得留人!
好在,在圈子里活动的那天,夏长海作为村子里的“名人”,别看他年龄小,威望却很高,再加上他会办事。
在体制内办事的难度,取决于“新封”的厚度,这可是至理名言。
夏长海一直坚信,天底下没有喂不饱的官,没有走不通的关系,只要礼数周到,
在人情社会里,什么事都有商量的余地!
要是没法商量,那说明礼数还没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