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并非愚钝之人,相反他十分聪明。
尽管起初不解司马懿之意,但随着解释的深入,他很快就明白了此计之妙,堪为绝伦。
荀彧是个非常重视礼法与正统的人。
曹冲是庶出,在嫡长子继承制的框架下,其继承权本就处于弱势。
而曹丕的高风亮节,仁孝护弟,反而也使得荀彧在涉及继承问题的考量中,更倾向于维护他的权益。
不知道曹丕是否已经通晓此计之精要。
司马懿还要确认一下。
“二公子,无论许都之叛闹得多凶,亦必会被荀令君和公子联手所镇压。那些打着汉官旗号的乱党,必被收监收押,以候处置。
荀彧可能会征求你的意见,公子将何以应之?”
这次,曹丕沉思片刻,谨慎的说道:
“我当劝荀令君:此辈虽因误会父亲而构乱,我心实恨之,恨不得诛其九族以泄愤。然念其心向汉室,非为叛国,唯行事有失偏颇耳。依礼当宽宥,留其性命可也。”
前者,表达污蔑自己父亲的愤怒。
后者,表达对汉室忠臣的心胸。
司马懿长出了一口气,嘴角露出一丝淡笑:
“公子,开窍也!”
“多亏仲达提点。”
司马懿点了点头:“公子你还要清楚一件事!”
“先生请言!”
“曹冲的谋主是贾诩,曹植的谋主是杨修,你的谋主却永远不要是我。”
“那当是谁?”
“荀彧!”
曹丕心中一动。
他似乎明白了司马懿的意思。
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必通好于荀彧也。
使荀彧成为他明之谋主,便更使他认为我曹丕才是嫡嗣也。
而司马懿,曹丕自不能亏待。
必是暗之谋主第一人。
……
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司马懿进入了自己的书房。
凝神望着“潜龙勿用,阳在下也”的八字墨宝,久久沉默不语。
张春华看他这个样子,一脸的不高兴。
一边拿着鸡毛掸子来回打扫,一边阴阳怪气道:
“日日对这书斋翰墨凝眸,不思奋翼以求高职?
你看看人家杨修,与你年纪相仿,也都是丞相府属官。
人家现在已成了丞相随军军师,你却还是个文学掾。
我当初嫁你,原盼着能随你搏个气象,可不是看你困在这方寸地,最终熬成个没骨头的腐儒!”
司马懿一边躲着她打扫,眉头尽显不耐烦:“你能不能少说两句?”
“我就说,怎么了?”
司马懿皱皱眉,并没心思和她斗嘴。
他今日与曹丕所言,是在不遗余力为曹丕谋事。
但亦是为了自己。
是久蛰渊地,庸碌一生,还是伴龙蹑云,乘风而起。
他不想冒险,可也不想就这么活着,更不是他平生素志。
今日分析曹丕部下所察消息。
他能感觉出,曹操八成已经死在了西平黄沙中。
但……
并不是十成。
他觉得曹操还有可能活着。
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可他并没有直言。
因为他如果是这样说了,曹丕必不敢行今日所谋之事。
而曹丕不行今日所谋之事,他又如何能有这冲破方寸之机?
……
发羌之地,高岭横亘,寒风如刀。
向来是中原势力难以触及的蛮荒之境。
此地山高路险,部落林立,彼此之间或结为同盟,或互为仇敌,民风彪悍且对外来者充满戒备,若寻常兵马至此,若非陷入无休止的缠斗,便是在酷寒与隔绝中自行溃散。
但曹操不是寻常人,他所带的兵马也不是寻常兵马。
初至发羌地界时,他曾有意将俘获的部落女子分给军卒以泄征战之苦,这在乱世征伐中本是寻常做法。
然而曹操却最终选择禁止任何侵犯之举,反而下令为这些女子妥善安置住处,供给御寒的衣物与食物。
而后,他亲自召见了其中几位懂中原言语的部落妇人,细问其部落的方位与习俗,随后挑选出愿意回归的女子,派亲兵护送她们返回各自的族落,已成盟好。
曹操既有杀羌人匪盗之举,又有奉还女子之情。
自得本地羌部首领好感。
遂与之结盟。
盟约既成,曹操得知盟友遭宿敌侵扰、势力衰微。
当即遣精锐与盟友勇士共讨仇敌。曹军甲胄兵器与部落弯刀弓箭配合,如洪流直扑敌营,一番激战大破敌军,助盟友收复牛羊草场,瓦解宿敌威胁。
经此一役,曹操声望立起。
观望部落见结盟者得强援,纷纷示好归服;
最初结盟的部落更视其为靠山,倾力相助—指引水源捷径、提供药材、派勇士助巡。
寒风依旧掠过高岭,却难撼曹军根基。
曹操以克制与远见,用善待化敌意、以盟约固关系、彰武力助盟友立威,终在这片“绝境”之地稳稳立足。
下一步,他要积攒足够的粮草辎重。
再北上至凉州,走河西走廊,归往中原之地。
发羌若要进入凉州,主要有三条路径可供选择。
其一,从发羌北部出发,穿越茫茫戈壁与起伏丘陵,途经诸多山口与峡谷,向东北直抵凉州西南一隅的祁连山隘口。
此路线虽路程相对较短,却要面临恶劣的地理环境,戈壁缺水、风沙肆虐,峡谷地形复杂,易遭伏击,且祁连山隘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第二条道路,则是由发羌向北,沿着一条蜿蜒于高原与草原之间的古道前行。这条路需跨越多条湍急的河流,还要经过一些势力错综复杂的小部落聚居区。
渡过河流需要充足的舟船或搭建桥梁的材料,而小部落聚居区的态度又摇摆不定,友好时可提供补给,敌对时则可能阻断道路,给行军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第三条路最为迂回,是先往北,再向西北行进,要通过这里,需要绕过西海盐湖,穿过原始森林、渡过沙漠之地,爬过高岭雪山。
此一路可见春夏秋冬之绝难之境。
之后折向东北,沿着河西走廊的边缘,途径一些小型绿洲城镇。
从敦煌而入凉州。
此路程漫长,消耗时日众多,且要时刻防备来自森林中未知的威胁以及绿洲城镇可能的敌意。
不到万不得已之际,曹操绝不想走这条路。
……
但即便如此,诸葛亮也不会给他任何机会。
“发羌匪盗,但有冒名曹操而欲入凉州者,杀无赦!”
是他下的死命令!
当下,马休、马铁、姜叙、杨阜等各率精兵驻守隘口。
诸葛亮则统领主力坐镇走廊中段的枢纽城池,城内粮草充足、兵甲精良,可随时亲率大军,驰援各处。
但这还没完,他已传令赵云与庞德放弃攻打长安,速撤兵至凉州。
当然,还包括张飞领导的数千荆州精锐。
当下诸葛亮所做的事,那就是集合他能统帅的所有兵力,务必要将曹操阻隔于凉州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