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梦中惊醒的文子端披上外衣,独自走入庭院。
今夜,无星无月,唯有廊下与庭院四角的宫灯,晕开一圈圈朦胧的暖光。
整个世界静得可怕,连风都似停了,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他一人,孤零零地守着这片沉寂的世界。
昨晚,他又做梦了,梦到了另一个世界的温七娘子,他的长子阿昜、次子阿晓,还有幼女阿玥。
这天底下大概没有比他们更聪慧乖巧的孩儿了吧!
他一向对神鬼虚幻之事敬而远之,可近来这一桩桩清晰的梦境、天幕上那些鲜活的画面,如今,竟让他也不自觉地信了几分。
那样的圆满,那样的幸福。
若是没有天幕,他大概永远无法想象这是另一个他经历过的人生。
昨日,温州牧给父皇的回信到了。
信中言明,温七娘子去年已定下婚约,未婚夫婿是颇有才名的王氏子。
门当户对,佳偶天成,任谁看了,都挑不出半分不好。
天将蒙蒙亮时,晨雾渐浓,像一层轻薄的纱,笼罩着整个庭院。
皇子府见文子端立于庭院中,衣衫沾染着浓重的晨雾,忙快步上前躬身行礼。
文子端抬手示意他起身,目光落在庭院中空旷的角落,“皇子府空旷了些。”
管事一时不知何意,正要再问,文子端继续吩咐,“移栽些花木吧!不然,岂不是太过死气沉沉了。”
管事不敢多问,更不敢揣测缘由,连忙躬身应下:“下官这就去安排。” 说罢,便匆匆退了下去。
文子端望着庭院尽头依稀可见的枝桠,晨雾中,那枝干显得格外孤寂。
他觉得,他该去一趟云诸。
他早就该去了。
这一趟行程,终究是迟了好些年。
文帝看着自家儿子眼底藏不住的怅然,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落寞,心中纵有千言万语想要叮嘱,最终也只是重重叹了口气,点头应允了他去云诸温氏的请求。
温七娘子很好,只是她这一世与老三之间没有缘分。
他家老三,终究是少了几分运道。
命运便是这般,万般不由人。
尤其在得知另一个世界的自己曾那般幸福后,心中总会翻涌起些微不甘,却又不得不认命。
马车驶入云诸地界时,文子端掀开车帘望去。
街道热闹繁华,丝毫不逊于都城,而街边两旁建筑的精致秀丽,却更胜都城三分。
文子端置身巷陌之间,行至中途,抬眼望见远处矗立着一座高塔,飞檐翘角,古朴雅致,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幽。
他心中好奇,向身旁摆摊的商贩询问。
商贩笑着答道:“郎君一看便是外乡人。那处是温氏族学的所在,那高塔便是族学内的藏书阁,听说里面藏着数不尽的典籍孤本呢!温氏的郎君、女公子们,自年幼起,都是在此处启蒙求学的。”
原来,温七娘子幼时也是在此处学习的,他想去看看。
文子端谢过商贩,顺着街道向着高塔的方向缓步走去。
越往前走,街边的商贩渐渐稀少,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家书铺与茶楼,空气中似乎都飘着墨香与茶香。
就在他临近族学大门时,两名身着青色劲装的侍卫从侧门走出,见他气度不凡,连忙上前躬身见礼。
文子端不解其意,却也颔首回礼。
“郎君看着并非族学学子,此处是温氏族学,非经允许不得擅入。敢问郎君可有拜帖或是手令?” 侍卫恭敬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