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奴躲在屋外,透过半掩的门窗,听到郦娘子和刘大娘子的对话。紧紧握住衣角,指甲不知不觉的陷进了手心,指节泛白,泪水夺眶而出。
她转身,慌忙擦掉眼泪,掩着脸跑开了。
她一直在期待着梵哥回家,现在梵哥终于回来了,还有一门好婚事,前程远大,她该开心的,可她为什么就是这么难过呢?
琼奴打了盆水,将脸上的泪痕洗净,努力的朝着镜子扬了扬唇,重新仔细地的上了妆面。
从此,她就只是他的妹妹了,她也只当他是兄长。
他曾经救她水中活命,如今能够知道他还活着,回来了,这已经是上天的恩赐了,她没有资格奢求太多了。
说句不知好歹的话,知道他还活着,她这么多年心中的负罪感终于能够稍微减轻些。
就算她没有了童养媳的身份,娘还能不认她还是怎得?好歹她也是娘抚养长大的。
她与他,早已被不同的命运拉开了距离。
她缺失了他十几年的经历,她如今是商户养女,而他是被当做折家的继承人的少将军教养长大的。
他的未来妻子,必须能够胜任一宗之妇的重任,要能在宴会上举止得体、游刃有余,还要能够与朝堂上的贵妇们自如交际。
这些她都不擅长。
她或许有些小聪明和巧思,但大家宗妇的职责绝非仅靠这些就能胜任。
想想看,管理几十上百个仆人,还要操心田庄、商铺,以及各个节气时的人情往来,光是这些就足以令人头疼。
这些她都没有学过,也没有经历过这样宏大的场面。
郦家如今的仆人单手都能数的过来。听说那些官家女娘们光是身边的女使们都分了一等二等三等,还有各式丫鬟婆子、跑腿、车夫、护卫……这些她是想都想象不出来会是个什么样的场景。
她也不懂上层贵族的繁文缛节,更不知道如何与她们交谈,也听不懂她们话语中的隐喻,对朝堂派系更是一无所知。
他和她早就不匹配了。
她早就知道的,有些东西,并不是努力就可以弥补的,就像是一道无形的鸿沟,无论怎样努力,都难以跨越。
即使没有赐婚,他依着儿时的承诺娶了自己,单单只凭借着儿时的情谊,她们又能走多远呢?
她想要的其实很简单:只是一个可以在下雨时,和她共同撑起的大伞,为她遮去,或者,和她共同面对风雨,就足够了。
她想起娘刚提起梵哥的未婚妻时,他说话的语气。
那一刻,她便知道,自己不该再奢望什么了。
她心心念念的,是儿时吃冷陶时,会把碗里的莲藕夹给他的梵哥,而不是征战沙场、身份高贵的少年将军。
儿时的琼奴,她的世界里只有梵哥,梵哥失踪后,她心心念念的只有赎罪。
梵哥失踪的那些日日夜夜里,她每日都在祈祷,希望梵哥可以平安。
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不敢抬头,也不敢大声说话,害怕姐妹们和娘提起梵哥,甚至,她想着快点将自己嫁出去,这样家里人都会开心。
事到临头,她才发现,是她狭隘了。娘和姐妹们一直是拿她当家人的,是她自己一直将自己囚禁在一方小世界里,隔绝了外面所有的声音,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那样对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