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老板,你说这是银饼,那它值不值钱?”
两人把渣土堆里有信号的金属类物品都找出来后,于师傅拿着一枚直径约四五公分,重量约100克左右的饼状物品,问他道。
刚才常顺依然是先用金属探测器把整个渣土堆的情况扫描了一遍。
扫荡的结果,自然是里面有货,毕竟出现了墓砖,只要坟墓在古代没被人盗过,一般都会有东西。
砖、陶片都是汉朝时期,土堆里面的物品,也是汉朝时期。
经过扫荡,他们在里面找出来了1块铜镜、12枚铜箭头、61枚铜钱、1枚银簪、3个铜棺钉以及一块银饼。
铜镜是几何纹饰镜,直径约12公分,比较厚实,品相很好。
关于各个时期的铜镜,常顺接触的多了,在查看相关资料以及听那些专业人士说过后,现在也比较了解。
就拿唐朝朝时期以及之前的铜镜来说,里面加入的锡比较多,这就使得铜镜看上去像银一样,银光闪闪,很亮。
而宋代时期的铜镜包括之后,加入的铅含量很高,看上去比较暗淡。
这块汉代几何纹饰镜,就属于锡含量较高的铜镜,从无锈的位置看,闪亮闪亮的。
12枚铜箭头,除了1枚带杆长度约10公分的三棱剪头较好,其它的很普通。
这枚三棱箭头,不像其它三棱箭头那样表面是平整的,而它的面,是凹陷的,呈现一定的弧度。
弧度有点像柳叶形,箭头的箭刃很锋利,虽然过去了近2000年,但它却并没有多少的锈迹。
发现它时,两人在附近的渣土堆找了块破布,试着用它划了下布料,布料很轻易的就被划开了。
任何种类的收藏品,里面都会有精品,箭头也是一样。
对于喜欢收藏这类箭簇的玩家来说,这肯定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高货。
61枚铜钱,都是五珠,这些很普通。
银簪是锥子状,做工比较简单。
铜棺钉,长度约15公分,钉帽棱形。
这个倒是比较少见,大多数类似的钉子,都是铁制的。
银饼,于师傅之前并没有见到过,也是不久前发现时,常顺告诉他的。
“不算多值钱!”
对方寻问价值,他随口回了一句。
关于银饼,并不是越早越值钱,还是要看其制作工艺。
很多简单熔铸而成用来陪葬的汉唐时期的银饼,年份很早,但没有清朝时期那些有款式的商号银饼价值高。
这跟黄金不一样。
如果是金饼,单从重量来说,价值就很大。
“那它具体能值多少钱?”
于师傅又问道。
“估计能值千八百块钱!”
这年代1000元以内会有人买着收藏。
要是价格想卖得更高的话,除非是那种冤大头外行人。
“常老板,你也不带个帽子,这天气,像这样晒一天,估计你肯定会晒黑!”
没再继续谈论弄到的东西,于师傅把银饼收起来后,转移了话题。
“没事!我都结婚了,小孩也有了,还怕晒黑吗?
再说了,就算没结婚,只要能弄到钱,我也不怕晒,男人黑点没啥,有没有钱才是最重要的!”
看了看对方,他笑着道。
很久没有这样晒过了。
不过还好,太阳是有些大,但有风,也不是特别的热。
想到那些搞防水的工人,那些修路的工人,那些搞装修做外墙工程的工人等,他们在比这更热的天气也都在做事,自己在户外这种条件更好的地方,真不算啥。
特别是搞防水的人,之前他看见过,还要用火烤地面,隔着老远,都能感受那种空气中的热浪。
“你说的有道理,我是怕你是当老板的,吃不了这种苦。”
于师傅又笑着道。
“说实话,越是当老板的,有时候吃的苦反而比那些做事的工人更多。
很多老板,你别看他们是老板,但他们却更加的辛苦,往往付出的不仅仅是体力劳动,还需要动脑筋。”
常顺很客观的说道。
他没有那么金贵。
当了老板,特别是那种刚创业的,其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
手下有了员工工人,就会有相应的责任,在自己赚钱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他们的利益。
各方面的关系都要处理好、打点好。
到了年底,把所有款项、支出付了后,最后分蛋糕的人,才是老板。
这年头的老板还好当点,往后,常顺知道,老板是越来越不好当了。
这样说,于师傅笑了笑,没再说啥。
他肯定也能听明白他说的意思。
要是老板真那么好当,那处处都是老板了。
两人又聊了几句,继续走向了剩余那些没有寻找的渣土堆。
土堆并非是从一个工地送过来的渣土,这些从土层的状况就能看出来。
有的土层,很明显是某个拆迁区送来的,因为混合的有一些现代的砖块、木块、生活用品等。
有的是从修路地方送来的,里面混合着的还有水泥路面,沙石。
还有的是从郊外田地挖过来的,这样的土层看上去就都是泥土层。
对于一眼看上去就不可能有东西的渣土堆,常顺自然不会花费力气、浪费时间过去探测扫荡。
两人把最后的一些渣土堆看完,发现只有两个土堆有东西,一处土堆,是拆迁区送过来的那种历史建筑老土堆。
这处土堆的旁边有一个柱础,柱础是两层的,下面方形,上面圆形,没有图案工艺,年份是清末民国时期。
另外一处土堆,同样有墓砖,不过墓砖的样式,属于宋代墓砖的制式。
户外寻宝,之前说过,通过土堆情况判断是否出货,是最基本的要求。
像这两种情况,一看就可能有货。
特别是这个年代用机器的人少,资源充足的情况下。
在这两处土堆扫荡过后,两人又找出来了一些物品,有:
一枚印章、两块铜镜、一些铜钱、5枚碎银,几个铜扣之类的杂件等。
印章是清代的私章,很小,只有蚕豆那么大。
两块铜镜,都是湖州镜,其中一个锈得太厉害,镜子的面上都破了孔洞。
除了字,没有其它纹饰图案。
宋代铜镜,比唐代之前的差了太多。
铜钱有宋钱、清钱,一共近百枚。
里面除了一枚花钱,其它的都很普通。
花钱是挂花,清朝钱币,两面有字——“寿比南山、易养成人”。
碎银五克到十克左右的重量,形状不规则,年份宋朝时期。
其它的杂件,有扣子、小铜环、顶针等,都不值钱。
期间他们还发现了一个黑釉的茶盏,一些瓷片。
茶盏还是那种“斗笠盏”,宋代斗茶器具,有一个小拇指指甲盖大小的豁口。
瓷片有三四斤,以青花瓷为主。
寻找完,已经过了十二点半,两人就带上东西直接离开了土场。
中午常顺是在于师傅家吃的午饭。
先前在分了银元后,对方就跟他老婆打了电话,让其买菜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