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炉中的火焰似乎也因这场漫长而深入的谈话耗尽了能量,火势渐弱,只余下暗红的炭火,在灰烬中执着地闪烁着,将书房内两人的身影拉得更加悠长、模糊。空气里弥漫的雪茄余味和旧书气息,混合着一种近乎实质化的、关于权力交接的沉重感。张凌云刚刚从李光关于内阁全面改组的震撼性消息中稍稍缓过神来,试图消化这意味着一场从上至下、波及整个帝国行政中枢的巨大权力地震。他正准备开口,就未来可能的内阁人选和平衡之道向这位即将离任的掌舵者请教更多细节。
然而,李光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并未给他提问的机会。这位老人微微抬起手,做了一个少安毋躁的手势,他那双深邃的眼眸在跳动的炭火映照下,闪烁着一种洞悉全局的、近乎冷酷的清明。他轻轻咳了一声,清了清有些沙哑的喉咙,用比刚才更加缓慢、但每个字都重若千钧的语调,抛出了另一枚更具爆炸性的、将权力更迭范围进一步扩大的信息:
“凌云啊,” 李光的声音低沉,仿佛来自很远的地方,“刚才说了内阁……这还远远不够。你既要执掌帝国航向,就不能只盯着帝都这一亩三分地。帝国的利益,遍布全球。我们的眼睛、耳朵和触角,必须延伸到世界每一个关键的角落。”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锐利地看向张凌云,确保对方完全理解接下来的话意味着什么,“所以,按照惯例,也是为了确保新政府的政策能够在外交层面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一旦新首相就职,帝国派驻各大强国和关键地区的大使……也将进行一轮大规模的、同步的调整。”
“嗡”的一声,张凌云感觉自己的脑袋仿佛被重锤击中,瞬间一片空白,甚至比听到内阁改组时更加震惊。驻外大使也要换人?!这……这几乎是将帝国整个对外关系的神经网络进行一次彻底的“换血”!
李光没有理会张凌云的极度震惊,他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棋手,在棋盘上落下又一枚决定性的棋子,语气平静地开始列举,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重要的外交阵地,其变动牵动着国际格局的微妙神经:
“你看,”李光屈指数来,声音平稳却带着无形的压力,“驻伦敦大使,所罗门·维利·罗斯柴尔德勋爵,海外党背景,与英国王室和金融城关系深厚,但近年来在协调帝国与英国在亚丁湾、印度洋乃至全球殖民地问题上的摩擦时,立场屡受帝都诟病。新首相是否需要一位更……嗯,更能体现帝国强硬立场的人选?”
“驻巴黎大使,孔翔霖,南方党干将,与法国政商界过从甚密,积极推动联合帝国与法属太平洋人工岛屿的经济合作,但这是否符合我们未来对欧陆的总体战略?是否需要调整?”
“驻柏林大使,宋旭辉,我北方党老人,对德外交经验丰富,但德国战后复苏缓慢,魏玛共和国局势不稳,是否需要一位更擅长与经济界打交道的使者,以应对可能的变化?”
“驻华盛顿大使,高明军,南方党背景,与美国东海岸财团关系良好,但面对美国日益增长的孤立主义和贸易保护倾向,我们的大使能否有效维护帝国在美洲的商业利益?是否需要更强硬的手段?”
“驻莫斯科大使,韩建国,也是我党同志,身处敏感前沿,与苏联新政权周旋,责任重大。随着列宁病重,苏联内部权力斗争加剧,我们对俄政策是否需要转向?大使人选是否需要具备更强的洞察力和应变能力?”
“还有驻罗马的肖云海(南洋党)、驻马德里的蔡浩生(南洋党),乃至驻里约热内卢的卢鼎元(南洋党),这些位置关系到帝国在南欧、伊比利亚半岛和南美的影响力。目前的人选固然各有优势,但他们的政党背景、个人风格,是否完全契合新政府未来的外交蓝图?”
李光每点出一个名字、一个地点,张凌云的心就沉下去一分。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人事变动,这是一场波及全球的外交系统大洗牌!每一个大使馆都是帝国在海外的一个战略支点,大使的任命背后是复杂的国内政治平衡、国际关系考量以及对特定地区战略的体现。动一个大使,就可能影响一国甚至一个地区的双边关系!
“首相……这……”张凌云感觉喉咙发干,声音艰涩,“这动静……是否太大了?大规模更换驻外使节,会不会引起驻在国的疑虑和不安?会不会导致外交工作的断层?尤其是像伦敦、巴黎、华盛顿这样的关键岗位,交接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对手利用,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啊!”
李光看着张凌云忧心忡忡的样子,嘴角反而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那是一种混合着疲惫、无奈和某种决绝的复杂表情。
“动荡?断层?” 李光轻轻重复着这两个词,摇了摇头,“凌云,你要明白,有时候,维持表面的稳定,恰恰是最大的风险。我所任命的这些大使,很多已经在一个位置上待了十年,甚至更久。他们固然积累了人脉,熟悉了情况,但也容易形成路径依赖,甚至……可能被驻在国的利益集团所影响,或者其政策思路已经固化,难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深沉:“更重要的是,外交是内政的延伸。新政府必须有与自己理念一致、能够忠实执行新政策的人在外交一线。否则,内阁制定的战略,到了大使馆层面可能被打折扣,甚至被扭曲。比如,如果你未来想调整对英政策,缓和在亚丁湾、波斯湾的争端,却留着一个与英国保守势力关系过于密切的大使,他能真心实意地去执行吗?如果你打算加强与德国的工业合作,却用一个对德持传统警惕态度的大使,效果会如何?”
李光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至于所谓的‘断层’和‘疑虑’,可以通过妥善的安排来化解。新任大使赴任前,要进行充分的吹风和政策培训;离任大使要做好交接,甚至可以安排一段时间的顾问角色辅助过渡。关键在于,动作要快,决策要果断,人选要精准。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你可以借此机会,将一批年富力强、富有开拓精神、认同你执政理念的外交官提拔到关键岗位,打破旧有的藩篱,为帝国的外交打开新局面。”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张凌云:“别忘了,帝国议会里,外交事务委员会、联邦议会相应的机构,都会盯着这些任命。南方党、南洋党、海外党,他们也会千方百计地想把自己的人安插进去,或者保住现有的位置。这场大使任命战,其激烈和复杂程度,丝毫不亚于内阁职位的争夺。这考验的,是你平衡各方利益、识人用人的眼光,以及……你敢不敢打破常规、承担风险的魄力。”
炉火最后的余烬闪烁了一下,几乎要熄灭了,书房内的光线变得更加昏暗。李光的身影在昏暗中显得有些模糊,但他的声音却异常清晰:“内阁改组,加上全球使节的大轮换……凌云,你现在应该彻底明白了,你将要接手的,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守成之局,而是一个需要重新梳理内外、大刀阔斧改革的摊子。这既是前所未有的权力,也是足以压垮常人的重担。现在,” 他缓缓地、几乎是一字一顿地问道,“告诉我,知道了这一切,知道了前方是这样一个波澜壮阔却又危机四伏的局面,你……还有信心和勇气,走下去吗?”
张凌云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窗外,帝都的冬夜深沉如墨。他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艘即将驶入未知风暴的巨舰舰首,脚下是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大海,前方是电闪雷鸣、巨浪滔天的航路。李光的话,如同海图,清晰地标示出了所有的暗礁和险滩,但也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次航行的艰巨与伟大。一种混合着恐惧、兴奋、沉重和无比强烈的使命感,如同潮水般冲击着他的内心。他深吸了一口冰冷的、带着灰烬味的空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
“首相……我……我需要时间……消化这一切。但……既然选择了远航,就不会畏惧风浪。请您……继续指点我。” 他的目光,在昏暗的光线下,开始燃起一种决绝的、义无反顾的光芒。这场关乎帝国未来的深夜谈话,进入了更加深入、也更加残酷的现实谋划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