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帝国滨海大学,“星洲学苑”图书馆期刊阅览室,1923年初冬。
新加坡的初冬,没有严寒,只有缠绵的雨季和挥之不去的闷热。滨海大学校园,坐落在新加坡市郊,融合了热带雨林风格与南洋骑楼特色的建筑群错落有致,棕榈树在细雨中摇曳。然而,在“星洲学苑”国际学生宿舍区的图书馆期刊阅览室内,一场没有硝烟却火药味十足的冲突,正围绕着最新一期的学术期刊和有限的实验资源激烈上演。这里的气氛,比窗外潮湿闷热的空气更加令人窒息。
希腊王国公派留学生、主修热带医学与寄生虫学的艾琳·帕帕多普洛博士(她坚持使用博士头衔,尽管仍在攻读),一位来自雅典医学世家、以严谨甚至有些刻板着称的年轻女性,正与她的土耳其共和国同行、主修农学与植物病理学的穆拉特·耶尔马兹博士(同样是在读博士),为了阅览室最后一本、刚刚上架的《帝国热带医学与农学联合学报》(最新一期,刊载了联合帝国南洋联邦橡胶种植园病虫害防治的最新突破性论文)的优先阅读权,争执不下。艾琳的身旁,站着她的研究助手、学习药剂学的希腊留学生尼科斯·瓦西里乌;穆拉特的身后,则是他的合作者、专攻土壤学的土耳其留学生阿里·厄兹图尔克。
“耶尔马兹博士!”艾琳·帕帕多普洛的声音尖锐,带着爱琴海知识分子特有的高傲和不容置疑,她修长的手指紧紧按在那本珍贵的期刊上,“请你讲道理!这本期刊,明明是我先看到的!我的研究课题‘马来亚地区疟疾传播媒介与种植园环境关系’正急需参考里面关于杀虫剂环境影响的论文!这关系到我的实验进度,甚至可能影响到未来南洋联邦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你的研究,难道比人命关天的医学课题更重要吗?” 她刻意强调自己研究的“崇高”社会意义,试图在道德上压倒对方。
穆拉特·耶尔马兹,一位来自安纳托利亚高原农业区、皮肤黝黑、性格执拗的农学家,毫不退让,他用带着浓重土耳其口音但异常坚定的汉语反驳:“帕帕多普洛博士!先看到不等于先拿到!图书馆的规则是先到先得,我比你早一步走到这个书架前!我的课题‘东南亚油棕榈病害综合防治策略研究’同样紧迫!南洋联邦的油棕榈产业关系到联合帝国全球油脂供应安全,也关系到千千万万种植园工人的生计!你的研究重要,我的研究难道就无足轻重吗?粮食安全难道不是最基本的‘人命关天’?” 他巧妙地将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和底层民生的高度。
尼科斯·瓦西里乌忍不住插话,语气带着希腊人特有的辩论欲:“耶尔马兹博士,据我所知,农学部的资料室应该有这份学报的复本!你为什么不去那里找?明明是我们医学部更需要这份原始资料!” 他试图从资源分配的专业性上找依据。
阿里·厄兹图尔克立刻反击,语气带着安纳托利亚人特有的直率:“瓦西里乌同学!农学部的复本已经被另一位教授借走了!现在全馆就这一本!而且,这期学报的重点恰恰是跨学科的,涉及农药使用对生态环境和作物疾病的交叉影响!我们耶尔马兹博士的研究正需要从医学论文中寻找灵感,理解病原体传播的生态学基础!你们的研究是单向的,我们的研究才是综合的!” 他试图在学术方法论上占据制高点。
“荒谬!医学研究的复杂性和精确性岂是粗放的农学可比?” 艾琳被激怒了,声音提高。
“粗放?没有我们农学保障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你们医学研究用的培养基、实验动物从哪里来?医院里的病人吃什么?” 穆拉特反唇相讥。
争吵迅速升级,从单纯的期刊归属,蔓延到彼此研究领域的重要性、乃至隐含的国家实力对比和历史恩怨。
“你们希腊人总是这样,自以为继承了古典文明就高人一等,但实际上,你们的现代科学基础薄弱得很!” 穆拉特一时冲动,提到了敏感的历史比较。
“你说什么?我们希腊的医学传统源远流长!希波克拉底誓言你知道吗?总比某些靠武力扩张、文化贫瘠的国家要强!” 艾琳被戳到痛处,尖刻回应,影射奥斯曼帝国历史。
“武力扩张?是你们希腊先挑起的战争!是你们想恢复那个早已不存在的‘伟大理想’,入侵土耳其!” 阿里·厄兹图尔克激动地加入了历史问题的争论。
“入侵?小亚细亚是希腊的故土!是你们鸠占鹊巢!” 尼科斯·瓦西里乌立刻站到同胞一边。
这场学术资源争夺战,瞬间变成了希土百年世仇在图书馆阅览室的微缩爆发。激烈的争吵声打破了图书馆的宁静,引得周围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包括几位正在埋头苦读波兰经济数据的波兰留学生、几位来自苏联正在研究远东战略的苏联留学生(他们彼此也避免接触)、以及一些南洋本地学生和联合帝国本土学生——纷纷侧目,议论纷纷。一位来自联合帝国西域行省、学习民族学的学生甚至拿出了笔记本,似乎想把这场冲突当作文化研究的鲜活案例。
“肃静!图书馆内禁止喧哗!” 一个沉稳而带有威严的声音响起。来人是一位身穿滨海大学深蓝色行政制服、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他是图书馆的资深管理员,同时也是南洋研究领域的学者,名叫陈永华博士(南洋党背景,其家族与新加坡本地商会关系密切)。他身后跟着两名身穿制服、表情严肃的校园安保人员。
陈博士走到争执圈中心,目光严厉地扫过面红耳赤的四人,最后落在那本被争抢的、已成为焦点的期刊上。他轻轻拿起期刊,看了看封面,叹了口气。
“帕帕多普洛博士,耶尔马兹博士,还有瓦西里乌同学,厄兹图尔克同学。” 陈博士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看看你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学者,是各自国家选拔出来的精英,是来到滨海大学这座知识殿堂追求学问的。为了一本期刊,竟然像市井之徒一样争吵,甚至上升到攻击对方的国家和历史,成何体统?”
他举起那本期刊:“这本《帝国热带医学与农学联合学报》,其创刊宗旨,就是为了促进医学、农学、环境科学等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共同解决南洋地区乃至世界面临的发展难题。而你们呢?却因为学科壁垒和狭隘的民族情绪,差点撕毁了这本象征着合作精神的刊物!真是莫大的讽刺!”
陈博士停顿了一下,让批评的份量沉淀下去,然后提出了解决方案:“这本期刊,由图书馆暂时收回。我会立即联系出版方,申请电子阅览权限,最晚明天早上,你们双方都可以在指定的阅览终端上浏览全文。但是,” 他语气转为严肃,“作为对你们今日不当行为的惩戒,并且为了真正促进你们所欠缺的‘跨学科理解’,我要求你们四人,在本学期结束前,共同完成一份专题研究报告。”
四人顿时愣住了。
陈博士继续说道:“报告主题就定为:‘从病虫害防治角度探讨南洋种植园经济中的公共卫生与粮食安全协同策略——以希腊医学视角与土耳其农学经验的对话为例’。报告必须结合你们各自的专业背景,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提出切实可行的跨学科合作建议。报告由我亲自评审,成绩将计入你们各自的学术评估。这既是惩罚,也是给你们一个机会,学会如何与不同背景、甚至不同观点的人合作,这才是现代学术研究的真谛,也是联合帝国倡导的‘星洲精神’——多元、开放、合作、共赢。”
这个决定让艾琳和穆拉特都感到极度为难和尴尬。让他们合作,还要将彼此的专业进行比较和“对话”,这简直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但在陈博士不容置疑的目光和校规面前,他们只能勉强点头接受。
“希望你们能通过这次合作,真正学到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陈博士意味深长地说完,便拿着那本期刊离开了。冲突暂时被压下,但希土留学生之间深刻的隔阂与竞争意识,显然又添上了一笔。在滨海大学这个南洋学术重镇,来自爱琴海两岸的年轻学者,被迫在联合帝国设定的学术框架内,进行一场更为深入、也更为艰难的“对话”。而这场被迫的合作,最终会导向更深的理解还是更烈的分歧,唯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