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让你时刻做好准备。你得怎么说?你说“爹,放心吧,我已经做好准备了”?
嗯,你小子很刑!
太子这个岗位性质就是这样,注定是不能随便瞎说心里话的。
扶苏这句“不敢也要敢”,实在是诛心之言。怎么接都是错的。
“父皇任人唯贤,朝中并无赵高李斯……”
“没有?嘿嘿,没有?那逼走张诚夫妇的都是些什么人?”
“巩侯夫妇早有退意,巩侯闲云野鹤……”
“他们有退意是一回事,当庭发难,逼走他们是另一回事。你以为李斯就是大奸大恶之人吗?他也不过是忌惮为父临朝会重用蒙氏兄弟为丞相,失去了权位。你以为赵高就是敢蒙蔽圣聪的人吗?他也不过是找到机会,觉得扶持胡亥能保住自己的权势地位而已。朝臣!嘿嘿!朝臣和皇帝的想法能一样吗?”
“请父皇指点。”
“所以为父早早立储,明示天下,如果没有另外的谕令,你就是接替朕的人……”
弘毅心头一跳。这句话很玄妙啊!
“孝公以来,大秦是不准许皇子参与政务的,是怕政出多门,也怕加剧了朝中的各派争斗。早设太子,难免有人聚拢在太子身边自成势力,加剧朝堂动荡,动摇国本。”
“历代秦王,多与列国联姻,王子之间的争斗,也多有列国之间王室的支持。所以我父皇不立后。就是避免皇子身后的母族做大。到了本朝,六国覆灭,六国余孽在前朝和刘邦朝廷的处置之下已经不成气候,但是后宫已经成为朝臣勋贵女子和民间各个学派女子的天下……这些家族各自有各自的利益……你母后身后,是巩侯和张村。”
“我母后背后是巩侯?”弘毅震惊。
“不是你想的那样。你母亲出身张村,只是个普通的女子,母族也没什么势力。巩侯只是支持你母亲作为正妻和皇后的身份。巩侯是站在秦律和夫妻情分的立场看这个问题的。”扶苏解释。
弘毅还在思量这件事。
“朕若是不在,你若是继位,你会如何对待你的弟妹们?”扶苏问。
“他们都是儿臣的骨肉兄弟,我必然要照护他们。”弘毅说。
扶苏看着弘毅。
“儿臣会送他们求学,有一技之长,能够自食其力。儿臣也会在经济上补贴照顾。但是恐怕不能封爵……大秦有法度,无功不能封爵。儿臣会保障他们衣食无缺,至于能不能有所成就……儿臣会努力督导。”弘毅说。
“谁教你的?”扶苏肩头放松了一下。
“其实好多年,儿臣只想做一个工程师,觉得能做一个发明器物的工程师也挺幸福的,衣食无忧,生活充实,还不需要看谁的脸色……”弘毅瞟了一眼扶苏,“自己挣钱自己花,来的痛快舒坦。不需要承担太多责任,也轻松。”
“现在呢?”扶苏问。
“现在其实也挺想当个工程师的,我在尝试发明一种水下呼吸的装置……不过我前一阵发明了一种便携的坐具,叫马扎,就是太简单了,恐怕民间容易仿冒……”弘毅嚅嚅的说,他也知道这并不是扶苏期待的答案。
“做皇帝,就要放弃一些爱好,把心思多用在政务上。爱好可以有,但是不要玩物丧志。”扶苏瞥了一眼弘毅。
“是……”
扶苏也叹了一口气,做皇帝是孤独枯燥的事情,做皇帝也没有朋友和可以诚心诚意谈话的人,没有点业余爱好也很容易发疯。这个分寸感却不是很容易把握的。
“你还想接掌诚记商行?”扶苏问。
“以前想过,因为儿臣不能参与政务,所以想要找地方练练手,诚记商行够大,又有张家婶婶给兜底,也犯不了大错……”
“那么现在是不想了?”
“儿臣治水,想请求……儿臣不知道应不应该讲,有些僭越了……”
“此地只有你我父子,有什么僭越,你说。”
“儿臣想请求去继续治水。把四渎修的结结实实,要让百年之内不再有水患……”
治水不是专门的衙门,过去都是朝廷派员临时组织管理,这确实不在官员序列里。
但是以这一次治水来看,太子在黄河下游要调度十六个郡的官员数百万臣民,权限也相当大。这个工作可不比在朝中做一个九卿之类的官吏或者管一个郡的权力小。
“说说你怎么想的?”
“治水也相当于参与政务了,但是又和朝中事务不交叉,不会参与到朝堂上的争执和派系。在郡县的这些工作,能更加了解民情民风民间疾苦,为以后治国也有借鉴。亲自管理工程,所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合乎圣人锻炼心性的方法,而调动十几个郡县的军民,锻炼出来的能力,远非一般朝臣可比……”弘毅说。
“你治水,有什么体悟?”扶苏略过参与政务这部分,其实自己当初在蒙恬身边,不也是参与具体实务工作?包括后来作为张村的城主,也都是在基层锻炼。
“搞工程是有好处的。”弘毅说起体悟。
“哦?身边很多人给你拍马屁,自信心提高的好处?”
“对国家是有好处的。”弘毅说。
“防治水患、防灾救人、扩大灌溉,当然是有好处的。”扶苏微笑着说。
“儿臣所说的好处不是这个……”弘毅说,却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说,脸有些红。
扶苏定定的看着弘毅,也不催促,等他的答案。
“儿臣觉得,发动郡县民众建设水利设施是有大利于国的!”弘毅抓着头发,想了半天,才憋出这么一句。
利益这东西,还用你说?
弘毅还是表情纠结,手指都开始在桌面上敲鼓点了,显然是在思考,扶苏也不打断。看起来自己会得到一个弘毅自己的答案,而不是从张诚那里喂出来的答案了。
“儿臣带着黔首百姓修河堤,修运河,修飞渠,修水库。这些工程虽然辛苦,但是百姓干劲儿很足,而且参与这些工程的人,对自己身为秦人的身份认同更多!”好半天,弘毅说了这样的话。
扶苏挑了挑眉毛,在思考这话。
“黔首百姓知道,这些工程是为他们自己修建的,不是皇帝陵墓、不是长安宫室……儿臣有错……儿臣言语无状……请皇帝恕罪!”弘毅忽然发现自己拿皇帝陵、宫殿来说事儿,是对君王的不敬,连忙伏跪在皇帝面前。
“无妨,你继续说。”扶苏却似乎感觉到这内容很重要。
“儿臣是说,在地方上建设这些工程的时候,黔首百姓知道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他们自己,他们干得很起劲儿。工程竣工,他们都很自豪。因为皇帝给他们机会建设自己的郡县、他们对皇帝陛下的感激和自豪远胜于前……我看到很多人站在运河旁边,对自己的妻儿自豪的说:这运河是老子亲自挖的!这是黔首百姓的话,请陛下恕儿臣……”
“不妨,你想出来什么道理?”扶苏摆摆手。
“儿臣还没有想清楚,臣觉得,国家不只是陛下和儿臣的国家,也不只是百官的国家,不是郡守县令的国家,也不只是兵士将军的国家,它也是黔首百姓的国家。”
“百姓……陈胜吴广这样的泥腿子吗?”扶苏微嘲。
“百姓过去都自以为自己是齐人、赵人、鲁人。但是当他们建设了水库之后,他们说自己是秦人。”弘毅仰头望向扶苏。
“所以呢?”
“儿臣觉得——百姓自己建设的国家,才是百姓的国家。百姓为大秦真实的付出什么,他们又看到自己付出的成果,他们才会真正认为自己是秦人!”
扶苏愣住,陷入长长的思考。
良久,扶苏拉了拉手边的丝线,殿外铃铛响起,内侍踩着碎步跑进来。
“去送太子回府邸安歇!太子家里有一种叫马扎的东西,连夜送到专利局局长府邸,告诉他们立即为太子进行专利申报和审查。审查成功后,拟定诏谕,马扎是太子所创,太子享有独家专利,任何人不得仿冒,需要制作马扎,需向太子申请和付费!”
弘毅愣愣的看着扶苏。您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