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看到县丞们已经开始排队领取猪肉夹饼子,有些出神。陕西的肉夹馍是人间美味,换到了秦朝,也是一样的美味。这东西谁能扛得住。
“你不去吃?”张诚问李灵。
“有点太油腻了,我胃口不行,中午已经喝了一碗豆花……”李灵说。
“你可以吃……”张诚刚刚想推荐女生们爱吃的凉皮儿,恍然想起,这个时代并没有辣椒,唉,关中女子们少了一样美食啊。
堂堂巩侯,手里握着一个夹馍,喝一口豆粥、啃一口夹馍,跟来自河南各地的县丞们介绍张村这里农耕科技的情况、预估的美好未来。
虽然每个人都还没看到明年五月的收成,但是拖拉机耕田的盛况,给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年已然如此,就没什么话可说。明年春上或者秋上,估计各地也都会想尝试一下机耕的方法,到时候可以带着你们的县令、你们的种田大户到巩邑来参观学习。想买机器的,来找我的大管事公大夫李灵,离这里近的、钱上有难处的,也可以跟李灵商量租用我们巩邑的机器……”巩侯说。
农业技术的普及总是非常非常缓慢,你有一项革新技术,未必人家就能看得上。只有先期尝试,真的得到了好处,那些县才会积极引进这项技术,而拖拉机的价格,还是制约它普及的一大问题,要让全天下使用机械化耕作,毕竟有漫长的路要走。
县丞们不知道,就在自己这些人参观农田的时候,一位来自关中的大商人已经在养猪产业方面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消息,正准备带回去改良他在关中的养猪场。
巩侯是个很和气的人,今天见到巩侯,一些人对昨天自己等人在考试现场对赵计相的不敬深感后悔。早知道巩侯是如此气度豪爽待人温厚的人,就不该说赵计相的坏话。
巩侯也拿昨天的考试开了个玩笑:“考试考不好,大家心里有火气,这个我能理解。不过朝廷大事,大家还是少议论,多做事。”
巩侯虽然没有在朝廷的职务,但爵位高、地位高,手边还领着一个五岁多的太子随行,是个人都知道,巩侯有资格这样对县丞们说这样的话。
“统一的账册标准,是我们这个国家强大起来的第一步,诸位不要轻视。回去后还请按照朝廷的要求。”
每个县丞离开的时候,巩邑都给准备了一箱子礼品。
有张村的白麻纸、有玻璃厂出品的琉璃珠玩具和万花筒玩具、有芃记的高织白麻布和羊毛纺、有任记罐头厂的清蒸猪肉罐头、有胶轮拖拉机的玩具模型、两双诚记出品的胶皮鞋、一个搪瓷盆、几个青瓷水杯。还有一本《巩邑建城记》,里面印有非常漂亮的地图和图片。
按照巩侯的说法:一些地方出产,带回家里给孩子们的。
上官这样客气赠送礼品,参加考试的县丞们对赵计相的怨念又减小了一些。
“先生,给这些县丞送礼品,是为了避免他们怨恨师母吗?”赢弘毅不解。
“并不是,这是商人的伎俩。”张诚微笑着目送这些地方上的骨干离开视线。轻声说。
“伎俩?”赢弘毅不解,“是贿赂的意思吗?”
“我们的很多商品,远处的人并不了解。这些县丞都是地方上的大人物,他们把这些东西带回去,必然会大加夸赞,逢人就夸。自然,当地很快就知道巩邑的鞋子好、巩邑的玩具好、巩邑的罐头好。等到我们的商队把这些货品带到当地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很多人购买。这些货品不值什么钱,这些官员也不会因为这些货品对我们的商队别有优待,但是口碑的价值,就万金难换!”
“这是商君百金立木的道理吗?”赢弘毅虽然小,家学渊源,学的东西可并不简单,商鞅百金立木的故事是从小就听过的,这孩子做事说话一板一眼,像个小大人。这就是皇家孩子的不同吗?
“我们叫降低传播成本。通过分发样品的方法降低消费者体验成本。”张诚说。这些话大概和赵芃有共同语言,这个几岁的孩子听起来就是懵懵懂懂。
是李灵筹备了这一切,把巩邑出品的东西,找出那些便于携带、不会变质、易于传播的产品,装在一个木箱子里,随着这些县丞,带到各个县去。
可惜的就是洛阳只是河南郡的考场,所以样品只能辐射到河南郡的县城中。更可惜的是,巩邑有很多产品并不适合做样品送出去,比如车床、轴承、钢铁厂之类的,都没有合适的商品。
倒是拖拉机厂,在得知李灵的计划后,居然连夜开发了拖拉机玩具,制作了几十个,作为礼品送了出来。铁皮制作的拖拉机,以发条为动力,木头雕刻的车轮涂了黑漆、车身用彩漆绘制,看起来真有点像模像样。
张诚对这个玩具大为赞赏,
不能保证这个就有效果,但是这些人带了模型回去以后,给人解说起机耕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拿着这个模型来说事儿,说服力就要大上很多。
哪儿都有聪明人。
“拖拉机厂的销售人员不错啊?应该鼓励一下。那个如果有多的,给我也要几个过来,我家里有好几个孩子呢……”张诚摸了摸鼻子,对李灵说。
“哥儿和姐儿的,我已经准备好了。要不要给长安送几个过去?陛下也许也会喜欢。”
“皇帝喜欢玩车吗?”张诚问。
“皇帝对拖拉机很喜欢的样子。”
“你对皇帝很细心啊!”张诚瞟了一眼。
“在下职责所在,巩侯不要多想。”李灵垂下眼睑。
张诚也自觉有点失言。歉然一笑。
“正如巩侯您把拖拉机给县丞们一样,给皇帝也有相似的作用。”李灵的目光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