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商门人,或者公羊高的门人是什么样,张诚仍然无缘得见,但是和公孙尼子一席长谈,还是觉得这一场国运之战,意识形态的建设也非常重要。
而百越之地,别说意识形态了,言语交流都成问题。
始皇帝一统六国,书同文车同轨,但是到了李斯的时代,统一起来的也只是书写的字体,把六国不同的书写文字,规范为李斯体的漂亮小篆。但是这事儿也只开了个头,还没有实现全天下的统一,负责这事儿的李斯就嘎了。
至于统一语音这事儿,连想都不要想。
靠着派到地方上那千把个县令就想统一天下的语言?那实属是十冬腊月去买桃——想屁吃!
别说改变楚地的口音,连改变河南地区的口音都做不到。
推广普通话这种事情,除非有全国统一的广播电台,才能让大家有机会接触标准口音。但是就算两千年后,还有人对春晚小品全是东北话大为不满呢。何况在大秦。
扶苏手里现在倒是有好几个电台,但是电台的影响现在也只能达到淮河以北地区。在楚地都没啥影响,何况百越?
百越之地据说有文字,尤其是吴越之地,文字相对比较发达,这文字是所谓的鸟篆。在秦宫档案中有鸟篆的器物、文献、翻译的内容可以参考。
但是书面语并不等于通用的交流语言,百越各地有不同的部落人居,所谓十里不同音,彼此之间交流都非常困难,更别提和中原交流了,中原的文人会称百越语言为鸟语,所谓““雕题交趾……人民鸟语”中原之地根本无法和当地人交流。
当着蒙恬和张诚的面,公孙尼子念了一段诗:
“滥兮拚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鍖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
“这什么?”蒙恬问。
“据说是越人的一首歌,楚人把歌词用声音标注下来,就是这样的。”
满厅的人都张大嘴巴。公孙先生您在说什么,这里面有一个词是人能听懂的吗?这是歌?
“你们学文学的人,可能听过这首诗。”公孙尼子微笑: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首诗我们能听懂是中国话了,和你刚才那首到底有啥关系?”张诚问。
“就是刚才那首,楚人把它的意义翻译出来,按照楚人歌曲的方式重新写出来……就是了。”
讲的是一个男子看到楚国的王子长得好看,就登上王子的船,钻进王子的被窝。是这个意思吗?公孙尼子先生你确定这个内容我们平台能写吗?
蒙恬沉了脸色。倒不是和王子钻被窝这部分激怒了大将军,而是……
“找通百越之语的人,无论什么方法,找到,我们要弄懂他们的语言。言语不通,我们进入百越就如同瞎子聋子。”大将军抓到关键。
“公孙先生,我有不情之请。”蒙恬说。虽然公孙尼子既无官位也无勋爵,但是蒙恬一直对公孙先生礼敬有加,就算是皇帝扶苏见到公孙先生,也是要执半师之礼的。
“大将军请说。”
“帮我解决言语不通的问题!”
公孙尼子脸一僵。自己刚刚读的那首歌,自己都不知道发音是不是准确,那是楚人音译的越人歌,自己一个齐国人在秦国念诵这首歌,也不知道发音保留了楚音的几分。自己懂什么百越语。
但是看到蒙恬牛铃大的眼珠子,公孙尼子想了想,还是点点头:“我来想办法。”
“要学习!要开课题!要了解百越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蒙恬拍了一下桌子,对在场的人说:“搜罗档案、地图、去楚地找和百越有所接触的人,和他们谈,一条一条记述和百越有关的一切事情,记下来,回来汇总分析,我们不忙南征,先做准备。一面准备粮草,一面准备兵员,一面准备情报。等我们大军南下的时候,我要求,至少我们能和百越之人交流!”
张诚的心里又是一紧。
这不是一个文明鲁莽的南下征战,这是要把征服百越当做是一种系统工程来处理了。虽然由于赵佗封锁了南下的关隘,让两地人民无法交流,但是蒙恬这是要通过重新整理档案、民间采风、田野调查这样的办法,把百越的底儿都摸清楚。
这样的战争……
连文化都已经当做战场的战争……
这样的战争才是严肃的战争啊!
围绕着洛阳城北的那座大将军行营官署,一个庞大的机构在运行,进出这个官署不仅仅包括军官、地方官吏,还有来自列国的学者、来自南北方的匠师。
所有人的目的就是一个:了解百越!
这是和大秦历史上任何一场战争都不相同的战争。
“秉直。”蒙恬近来难得用这样的称谓来称呼张诚。
“太尉。”在蒙恬的军营里,张诚可不敢嬉皮笑脸。
“我们需要一支南下用的战歌。”
“我们已经有很多战歌了啊?”张诚说,无论是诗经里的歌、秦人的歌,或者自己之前提供的一条大河什么的,还包括军纪歌,已经不少了。
“立意不同,我们要一首歌,让士兵和人民有信心,让每个人都相信我们的战争是正义的,是必将胜利的,我们要一手前进、势不可挡的歌……”
“就是前进、前进、前进这种吗?”张诚问。
“你这个词吟诵三遍,听起来果然有信心……”
“那么,这样?”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家人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张诚记不住后面的内容了,就只是这样一段,头顶烈日,脚踏大地,前面是敌人,身后是自己的父老乡亲……
这样一支部队,能够一直打到天尽头吧?
“就是这样!尽快谱个曲子,把内容丰富一下!”蒙恬大喜。
该公孙尼子这个音乐理论家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