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站在高处,远远地眺望着港口的熊熊大火,心中的震惊让他的手脚都变得冰凉。
他深知这场大火意味着港口的战船已经毁于一旦,而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他定了定神,仔细观察起整个战场的局势,五艘巨大的鸟船正陷入一场激烈的鏖战之中,数十艘夏国的水军战船如饿狼一般紧紧围住它们,不断地发动攻击。
然而,这些鸟船的外壳异常坚固,虽然遭受了猛烈的炮火洗礼,但暂时还没有出现严重的破损。
与此同时,港口外的战船也同样陷入了苦战。
同样有数十艘夏国的战船在对它们展开围攻,双方的战斗异常激烈,一时之间难分胜负。
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郑芝龙感到左右为难。
进攻显然已经不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因为他手下所有的战船都被对方压制得死死的,根本没有丝毫反击之力,更别提主动进攻了。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撤退这一条路了,可是,郑芝龙心里很清楚,撤退也绝非易事。
只要他一下令撤退,夏国的水军肯定会趁势追击,到时候他的舰队很可能会陷入溃败的局面,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郑芝龙犹豫不决的时候,他的目光突然一凝,透过单筒望远镜,他看到了一个令他意想不到的场景——施琅的本部竟然缩在战场的后方,完全没有上前参战的意思!
施琅的旗舰原本是一艘体型巨大的鸟船,然而,他却以需要统一指挥为借口,将这艘旗舰调到了自己中军。
不仅如此,他还从派往他军中的部下中抽调了一部分人。
如此一来,如今施琅所率领的军队人数锐减,只剩下大约三千人左右,大小战船也仅有七八十艘。
更糟糕的是,这些战船中有许多都没有配备大炮,在这样激烈的炮战中,它们的战斗力实在有限,贸然加入战斗无疑是不明智之举。
此外,由于江水上涨,水流速度加快,这使得施琅的舰队想要贴近敌方进行进攻变得异常艰难。
然而,在郑芝龙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脸色非常难看,在他的心中,这些困难都不能成为他停滞不前的理由!
他毫不犹豫地立刻下达命令:“给施琅发信号,让他率领本部人马,不惜一切代价冲击夏国水军,务必给予支援!”。
就在传令官准备去传达这道命令的时候,突然间,上游传来一阵激烈的战鼓声。这突如其来的战鼓声,让郑芝龙心中一紧。
他急忙拿起单筒望远镜,朝着上游望去。这一看,差点让他气得吐出一口老血!
只见上游出现了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正迅速地朝着战场驶来。
远远望去,这支船队的规模令人咋舌,其领头的船只与正在激战中的夏国战船颇为相似,而且数量众多,粗略估计至少有好几百艘之多!
这让郑芝龙看得手脚冰凉,不过这对他来说是坏事,但是对施琅来说就是好事。
今天对于施琅来说,似乎是一个特别幸运的日子。
就在郑芝龙第一次逼迫他带领大军去抵挡敌人的攻击时,夏国的水军恰巧杀到,让他完全没有机会亲自踏上战场。
而这一次,情况竟然如出一辙。郑芝龙企图强行命令施琅率部冲击敌阵,但就在这关键时刻,夏国的援军再次及时赶到。
更巧的是,施琅此时位于大军的后方,这使得他在必要时逃跑也会更加方便。
如此一来,今天他简直就是幸运之神的宠儿!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战场上,吴忠国正与五艘巨大的鸟船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鏖战。
他的旗舰已经遭受了多次猛烈的攻击,船身多处受损,整个船舱都变得破烂不堪。
然而,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吴忠国却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他依然坚定地指挥着战斗,毫不畏惧敌人的强大火力。
他站在甲板上,迎着寒冷的江风,闻着刺鼻的硝烟,身影显得格外高大,他双手紧握着船舷,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前方的战场,口中不断发出指令,指挥着船员们奋勇作战。
他心里很清楚,今天这场战斗的结果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取得一场辉煌的大胜,要么他将永远留在这片江面,成为一名壮烈牺牲的战士。
因为夏国的水军实力相对较弱,经不起一场大败。
为了支援水军,大王不惜停掉了大部分陆军的大炮制造,将所有资源都集中起来,这才勉强凑够了这一百艘战船所需。
这一决定引起了陆军方面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自己的装备被削弱,会影响陆军的战斗结果。
然而,这些杂音被大王却坚定地一力镇压了,坚持将资源倾斜给水军。
吴忠国深知,如果这次战斗失败,他不仅会辜负大王的期望,还将承受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和非议。
他的声誉、地位甚至生命都可能因此受到威胁。
而且,夏国现在已经没有多余的战船了,新的战船补充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和建造。
一般来说,一艘战船的制造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而现有的战船还是多年来大王苦心积攒下来的。
如果这次大败,可以想象到,两三年内夏国对长江和江南的掌控都将失衡,而郑家就会进入长江。
以郑家的财力和人力,说不定真的有可能和夏国对垒一番,这是夏国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想到这里,吴忠国的眼神越发坚定,他暗自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场战斗失败。
也就在他想到这些的时候,他安排的最后一个后手来了,在听到战鼓声从后面响起的时候。
他果断下令,“给后面的船只发送旗语 告诉他们,让他们冲上去和敌人接弦战,只要获得战功直接提拔为正规水军士兵,本统领决不食言!”。
传令兵答应一声,顺着绳子就爬到了桅杆上,然后把吴忠国的意思传递到了后面。
没一会儿,后面的战鼓声更加激烈,无数的呐喊声汇聚成了一个词,“大夏、大夏!”。
后面的船只陡然加速,无数的人影站在了甲板上,眼神狂热的看着前面的敌军船只,在他们心中,那里不是敌人而是他们的希望、他们的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