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协作布局
星城市夜色渐深。
而在数百公里之外的潇湘省委办公楼,
一场极为关键的会议,正在悄然进行。
省委常委会专题会议。
议题只有一个:
总结星城市新能源产业推进经验,研究全省推广布局。
会议室气氛格外凝重。
赵建国端坐主位,目光如炬。
两侧是省委常委班子成员,
包括省长李尚民,常务副省长,省委秘书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省发改委主任等一众核心人物。
而李一凡,作为省委副书记,
位列赵建国之下,
却是今日会议的真正主角。
会议由赵建国亲自主持,开场白简短有力:
“星城市的新能源产业推进,是省委年初部署产业转型战略的一部分。
从目前调研组反馈情况看,
星城的试点,成效初步显现,干部体系、招商体系、产业链布局同步发力,值得充分肯定。
但也必须清醒看到,
星城市只是起步,真正的考验,是如何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合力,构建系统竞争力。”
说罢,他看向李一凡:
“一凡同志,你来谈谈下一步的考虑。”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目光集中在李一凡身上。
李一凡缓缓起身,
声音平稳而有力:
“星城市新能源产业试点,是省委统一部署下的地方探索。
从试点效果来看,
高效招商、干部挂钩考核、项目全流程服务、产业链协同布局等机制,
初步打破了以往招商慢、落地难、产业碎片化、干部躺平化的问题。”
“但如果仅仅停留在星城市一地推进,
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难以抵御未来新能源产业剧烈竞争带来的冲击。”
“所以,我建议,
以星城市为龙头,联动岳西、江陵、衡州、昌州四地,
打造潇湘新能源产业协作带;
按照产业链条进行分区布局,
动力电池板块重点落地星城市与衡州,
智能电控与智能驾驶板块落地岳西与江陵,
轻量化材料、智能底盘配套体系布局昌州与星城腹地。
形成错位协作、梯度互补、共振发展的全省新能源产业体系。”
会议室内,有人皱眉,有人沉思。
省委秘书长第一个开口:
“一凡同志的思路很系统,
但推进过程中,地方保护主义、资源分配矛盾恐怕不好处理,
如何打破各地各自为政的惯性?”
李一凡早有准备,声音沉着:
“省委统筹,设立新能源产业协作推进领导小组,
书记亲自挂帅,副书记常务副省长具体牵头,
制定统一招商标准、审批标准、项目引导标准。
财政专项资金按照项目落地实绩拨付,
对协作成效明显的地市,在干部选拔、资金支持、项目审批上优先考虑。”
赵建国闻言,眼中露出一丝赞许。
他敲了敲桌子:
“很系统,也很有操作性。
省委就是要打破地方本位主义,
谁拥抱改革、谁落实快,谁就受益;
谁观望拖沓,谁就边缘化。”
常务副省长接过话头:
“我同意。
新能源是全省未来十年产业升级的主战场,
不能再各自为战、拉后腿了。”
省委组织部长也开口了:
“我建议,
把新能源协作推进情况,
纳入市委书记、市长年度综合考核体系。
把产业招商、项目落地、协作配合情况,
与干部使用直接挂钩,
奖优罚劣。”
会议室气氛陡然紧张了几分。
李一凡微微一笑,
知道这是他早就预料到的效果。
真正推动系统性变革,
从来不是靠口号,
而是靠制度杠杆,
靠利益再分配!
最终,赵建国敲定:
?\t成立潇湘省新能源产业协作领导小组;
?\t以李一凡为组长,常务副省长为执行副组长;
?\t试点城市为星城、岳西、江陵、衡州、昌州;
?\t年底前,形成协作总体方案,报省委常委会正式审议通过。
李一凡静静坐下,
心中却已波澜暗涌。
潇湘新能源棋局,
从今天起,正式铺开!
而他,
既是这局棋的设计者,
也是唯一有资格掌控大局的人!
会议结束后,
赵建国在离开时轻轻拍了拍李一凡的肩膀,
低声道:
“好好干,
潇湘的未来,
也许要靠你们这批人来撑了。”
短短一句话,
分量沉甸甸的!
与此同时,
星城市内部,也在悄然酝酿新一轮干部调整风暴。
?\t产业招商推进快的高新区、经开区,将有干部晋升;
?\t推进慢、敷衍塞责的南新区、部分区县,将面临班子调整;
?\t市委组织部已经着手启动新一轮干部实绩评估。
一场以新能源产业为主战场的干部洗牌,
在李一凡的推动下,
正在加速到来!
初冬的潇湘,
寒风渐紧。
但在李一凡心中,
属于新能源产业与干部体系重塑的火种,
已经燃起!
未来十年,
潇湘不再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