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面对熊熊燃烧的营帐,火势越来越猛,骞曼却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镇定和指挥能力。他迅速做出决策,开始召集其他的鲜卑勇士们向自己聚拢过来。营帐虽然被毁,但眼下最重要的是组织起仅存的人马,尽快逃离这个危险之地。
骞曼深知时间紧迫,每一秒都至关重要。他高声呼喊,让周围的勇士们听从他的命令,不要慌乱。他的声音在火场中回荡,传递着一种坚定和决心。
鲜卑勇士们纷纷响应,迅速向骞曼靠拢。他们虽然身处险境,但对骞曼的领导充满信心。在骞曼的指挥下,他们有条不紊地行动起来,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逃亡之旅。
骞曼心里明白,只要他们能够骑上战马,驰骋起来,那些平州军队绝对无法追上他们。鲜卑人以轻骑兵着称,速度就是他们的优势。只要能够充分发挥这一特点,他们就有机会逃脱敌人的追捕。
而此时,弥加的下落不明让骞曼心中暗自欣喜。他希望这个老家伙要么永远消失,要么已经命丧黄泉。这样一来,所有的责任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推到弥加身上。骞曼甚至已经开始构思如何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力挽狂澜的英雄形象,出现在和连等人面前。
在他的计划中,一切的过错都将归咎于弥加,而他骞曼则是那个竭尽全力拯救众人的英雄。这个想法让骞曼的心情愈发愉悦,他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掌控局面,扭转乾坤。
目前,骞曼的内心正处于极度的纠结之中。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率领剩余的部队返回鲜卑,二是放弃营寨向前,带着残兵败勇与和连会合。
如果选择带着仅存的鲜卑勇士北归,这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他可以将这些勇士作为基础,逐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然后,他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扫荡弥加的部落,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毕竟,目前整个鲜卑已经倾尽全力,将能征善战的壮丁都派往南方劫掠,北方的各个鲜卑部落实际上非常空虚。只要骞曼能够率领手中的大军北归,凭借他的实力,完全有能力统一整个鲜卑部落。
然而,另一方面,和连以及其他鲜卑首领所率领的部队也不容忽视。如果他们在与林北政权的战斗中遭受重创,那么即使他们最终北归,也已经无法改变局势。到那时,骞曼将成为新的鲜卑大首领,而他的父亲和连,恐怕只能退位让贤了。
一想到这里,骞曼心中的热情再次被点燃。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成为鲜卑大首领的那一天,所有的鲜卑部落都将臣服于他的脚下。至于波才部队的奇袭所带来的哀愁,此刻早已被他抛诸脑后。
骞曼的内心其实早已做出了决定,但在真正付诸行动时,他的心中却仍有些许顾虑。他不禁想到,如果自己真的和连带着大军成功劫掠到了物资并得胜而归,那么他骞曼将会处于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
一想到这里,骞曼心中刚刚燃起的热情就像被一盆冷水浇灭了一般,消散了不少。然而,事已至此,已经没有太多时间让他犹豫不决了。骞曼深知,大丈夫应当果断行事,岂能长久地屈居人下?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毅然决然地遵从了自己的本心。他高声呼喊,召唤营帐中的鲜卑人迅速聚集到一起。那些原本还在忙碌或休息的鲜卑人,听到骞曼的召唤后,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事情,迅速奔向骞曼所在的地方。
此时,那燃烧的帐篷以及一些一同燃烧的建筑物,都被鲜卑人抛在了脑后。毕竟,在这混乱的局面下,骞曼已经成为了整个营寨中唯一的掌权者,所有人都在听从他的命令。如果不服从骞曼的指挥,他们是否能够安全逃离此处都将成为一个未知数。
而弥加所剩下的部队,在看到骞曼如此果断地采取行动后,也纷纷选择倒戈,听从骞曼的命令。他们不再犹豫,全都毫不犹豫地向着骞曼看齐,将他视为新的领袖。
召集来了仅剩下的大军后,骞曼心情沉重地扫视了一下眼前的队伍。经过粗略估计,他发现大约只剩下一万人左右,而其他的鲜卑勇士们都已经不幸殒命,惨死在夏侯兰所率领的大军骑射以及张辽所统领的连环马铁蹄之下。
骞曼的心情愈发沉重,他知道这场战争已经让他们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然而,面对如此困境,他并没有选择继续战斗,而是果断地下达了最终的命令——北归!
“北归!回鲜卑!”骞曼的声音在营寨上回荡,带着一丝决绝和无奈。尽管许多鲜卑勇士们心中对这个决定感到疑惑,但他们深知骞曼的地位和权威,所以只能默默遵从。
就在骞曼下达命令的同时,张辽正带领着连环马已经迂回至侧翼,准备再度发起冲锋。然而,当他看到骞曼所率领的鲜卑勇士们纷纷上马开始撤离时,他心中不禁感到十分无奈。
连环马虽然威力巨大,但它的速度相对较慢,根本无法追上轻装上阵、速度顶尖的鲜卑骑兵。而且,即使是夏侯兰的平州铁骑,也难以在速度上与之抗衡。
望着渐行渐远的鲜卑军队,张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离去,心中充满了挫败感。这场战争的结果让他意识到,即使拥有强大的武器和战术,也并非总能取得胜利。
实际上,这场战斗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关键在于打了鲜卑人一个措手不及。然而,如果骞曼此刻回过神来,率领着剩下的大约一万名鲜卑轻骑兵,与张辽和夏侯兰所率领的部队展开激烈的野战骑射对决,那么局势恐怕就会完全逆转。
要知道,鲜卑轻骑兵以其精湛的骑射技艺而闻名,他们擅长在高速移动中进行准确的射击,给敌人造成巨大的伤害。而张辽和夏侯兰的部队虽然也有一定的战斗力,但在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时,恐怕难以抵挡。
一旦双方展开野战骑射,鲜卑轻骑兵可以利用他们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不断地变换位置,从各个角度对张辽和夏侯兰的部队进行攻击。而张辽和夏侯兰的部队则会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很难有效地还击。
此外,鲜卑轻骑兵还可以通过游击战术,不断地消耗张辽和夏侯兰的兵力。他们可以利用箭矢的覆盖攻击,给敌人造成大面积的杀伤。而张辽和夏侯兰的部队在没有足够的防御措施的情况下,必然会遭受重创。
所以说,如果张辽和夏侯兰不及时撤退,他们最终的结局很可能就是被全歼。即使他们选择撤退,也必须舍弃一部分部队来垫后,以阻挡鲜卑轻骑兵的追击。否则,他们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只能狼狈地逃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