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激动地说:“高卿快说,到底是哪两件事,朕同意了。
这样利国利民的事,朕不仅要同意,还要尽快落实。
彻底解决倭寇问题!”
“启禀陛下,第一件事是在沿海每隔一段距离设立一个锦衣卫百户所。”
高鸿志毫不犹豫地说:“三百里设一个百户所。
这不仅能协助当地的守卫力量,保护沿海百姓的安全。
还可以随时了解沿海的情况。
并且能够教授沿海百姓习武防身,增强自保能力。”
增设这么多百户所,这件事不是高鸿志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可以决定的。
即使他还是镇国公也不行。
大明有将近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线。
相当于三万六千里。
三百里建一个百户所,就得设立一百二十个这样的站点。
这数字可不小,假设每个百户所有一百一十二个人,加起来就是一万三千四百四十名锦衣卫官兵!
“每隔三百里就设一个百户所,这样能不能行啊,高鸿志?”
听到这话,明武宗直接看向了高鸿志问到。
他并不在乎增设多少个百户所,关键在于这是否足够保障百姓的安全。
尤其是那些居住在沿海的人民。
刘瑾等人也齐刷刷地把目光转向高鸿志,似乎都在等待答案。
“回禀陛下,三百里的距离设一个百户所,是完全可以覆盖得到的。”
“无论海盗还是倭寇,只要踏入大明朝的领地,我们的人立刻就能收到消息!”
“如果他们人数不多的话,甚至不用调动卫所支援,单靠百户所的力量就可以搞定这些家伙!”
高鸿志信心满满地说。
“那就这么定了。
沿着我们的海岸线,每过三百里就设置一个锦衣卫百户所。”
“除了确保百姓的安全之外,锦衣卫还要教会他们一些自保的方法。”
明武宗挥手说道:“另外,锦衣卫百户所有权在需要时调度附近的军事力量共同对付威胁!”
高鸿志原先只是提到合作对抗敌人,但明武宗这番话显然更进一步授权给了地方机构更大的权限。
“臣谢主隆恩!”
面对这样的信任,高鸿志深深鞠了一躬。
他知道这意味着明武宗给予了高度的信任与权力支持。
“刘瑾,稍后你就把这个决定传达给内阁,请首辅刘希贤尽快通知所有沿海地区的卫所负责人。”
...
“不仅仅是在军事上的指挥权,锦衣卫也有监督职能。”
“如果有士兵或官员违法乱纪,破坏法规,那么锦衣卫可以直接采取行动,哪怕是皇亲国戚也不例外。”
明武宗严肃地向刘瑾下达命令。
“是,老奴这就去办。”
刘瑾恭敬地回答道。
真正关键的是赋予了锦衣卫调遣军队的权威;至于监察权本来就是属于他们的责任之一。
不论身份地位多么显赫,只要有违法事实,都能被直接处理。
“那接下来,你说的第二件事是什么呢?”
见状满意的点点头后,明武宗又接着问道。
“关于第二件事,臣认为应该取消海上贸易禁令。”
“让老百姓可以合法地从事航海贸易活动。”
高鸿志恭敬地道出建议,并补充说:“不过要想出海做生意,必须得经过政府批准并且支付相应的通行费。
这样一来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还能规范海上商贸秩序。
同时,我们要建立一套税收制度,对参与海外贸易的商船征收适当比例的税款。”
“开放航海限制?这样真的可行吗?”
对于这一点,明武宗感到有点惊讶:这能彻底解决沿海安全问题?
他很清楚,当初之所以要严格控制海域就是因为担忧外患内贼联手危害国家安全。
没想到今日竟有人说解除限制反而有益无害。
刘瑾等人也面露疑色。
幸好众人皆知高鸿志一直忠心耿耿于皇帝左右,否则可能还会怀疑其用心不良。
前面提到的沿海地区强化防御措施大家觉得还不错;
但开放贸易这点让大家都有些担心会不会适得其反。
高鸿志沉思片刻后再次拱手说道:“其实我想要表达的是:实行海禁最初是为了防止外敌入侵以及内奸协助。
而到了今天这个阶段,这项规定的意义已经不大。
就算不开放通航,仍有胆大妄为之人擅自下海冒险甚至与外国势力勾结。
再加上部分地方势力早已通过隐蔽手段持续进行此类行为而不受处罚。
如果我们能把这个过程公开透明,那就能让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对稳定局面有好处。”
这样一来,那些有钱有势的地主们大概也不敢再冒险养海盗了。
这样就能让我们沿海的海盗减少一大半。”
没错,是能减少一大半。
彻底消灭是不可能的,毕竟有些海盗可能是因为犯了事、走投无路才落草为寇。
但就算只减少一半,对我们大明朝沿海的老百姓来说也是件好事。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正正当当地出海做生意,就得给我们大明朝交税。”
“并且还得从我们这儿买海运许可。”
“这样一来,国家的收入就会大大增加。”
听高鸿志这么一说,明武宗陷入了沉思,说道:“可是这样做的话,倭寇的问题似乎还是没解决。
倭寇还是会继续存在。”
“陛下说得很对,仅仅这样只能增加税收,却解决不了倭寇的问题。”
高鸿志笑了笑,对明武宗说。
“那么,爱卿有什么办法对付倭寇呢?”
明武宗向高鸿志问道。
刘瑾等人也好奇地看着高鸿志,想知道他究竟有什么高招。
高鸿志目光中闪过一丝杀气,冷冷地说:“出兵扶桑,制服扶桑,这样就能彻底解决倭寇问题!”
没错,这就是高鸿志的想法。
听到这话,明武宗等人愣住了。
虽然他们都知道倭寇一直是个威胁,但从没想过要派兵远征扶桑来根除倭寇... .
“爱卿,我们真的可以制服扶桑,解决倭寇问题吗?”
明武宗深吸了一口气,问高鸿志。
他对扶桑的情况知之甚少,只知道那是一个小国,具体实力如何还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