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眼中,朋友根本比不上张家的利益。
张仑闻言,神色一变,震惊地问:“爷爷,您的意思是让太后......”
“这件事我心里早有数。”
“他的反应将决定他未来是否能继续当这个皇帝。”
张懋眼中闪过一丝精明,声音沉稳有力地说:“当然,除非万不得已,我是不想走到那一步的。
毕竟这种事情对我们张家来说,未必是好事。”
听完这番话,张仑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点了点头。
“好了,你可以看看徐光祚都带了些什么来。”
张懋微微一笑,示意张仑检查。
张仑听后笑了笑。
作为张家下一代的培养对象,他见识过的宝物可不少。
尽管如此,张仑还是蹲下身,打开了包裹。
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三个锦盒,他拿起第一个打开。
盒子里放着十八颗深海夜明珠。
见到这十八颗夜明珠,张仑有些惊讶:“爷爷,总共有三个盒子,第一盒里是十八颗鸡蛋大小、完全相同的极品深海夜明珠。”
张懋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查看。
接着,张仑又打开了第二盒。
这里面是一沓沓银票,每张面值一万两,分成八叠,一共八百万两。
张仑数了数说:“爷爷,第二个盒子里是八百万两银票。”
“八百万两?”
张懋眉毛一挑,并未多言。
这个数额已经很大了,哪怕是对于徐光祚来说,也是不小的数目。
然后,张仑打开了第三个锦盒。
里面是一株通体血红的珊瑚,像是鲜血凝聚而成。
这株血珊瑚年份极高,能量澎湃。
只轻轻一打开,它散发出的能量就让人感觉心旷神怡,似乎内功都活跃起来。
“千年血珊瑚!”
尽管张懋并未亲眼看见,但眼神中透出光芒,低声道。
“正是千年血珊瑚!”
“真正的顶级药材。”
“单单这一株就可以助半步武圣踏入真正的武圣境界!”
“如果炼制成丹药,效果更是惊人。”
“就算是给武圣高手修炼,也绰绰有余。”
张仑一脸震撼地看着眼前的宝贝,深深地吸了口气,随后关上了锦盒。
要不是他已凭借英国公府的其他宝物踏入武圣境界,恐怕连他也会对这株血珊瑚心动不已。
这样的珍品即便在英国公府中也是极为稀罕的。
如今从徐光祚手中得到这株珊瑚,对张家无疑是一件好事。
这是可以作为家族传承的宝物。
“这次徐光祚倒是下了血本。”
“竟然把这千年血珊瑚都拿出来了。”
张懋摇了摇头说:“估计这株珊瑚是定国公最后的一株了。”
“最后一株了吗?”
张仑愣了愣,心想定国公一族竟舍得拿出这么珍贵的东西只为保魏国公徐鹏举等人。
“只有徐光祚自己知道真相。”
“不过,这些珊瑚可能是从前中山王徐达传下来的宝物。”
“到了现在,可能真的没剩下多少了。”
英国公张懋沉默了一会儿,对张仑说道。
听到这话,张仑若有所思地回答:“看样子,这一次他们真是下了大功夫了。”
“仑儿,你派人去告诉太后,让她试探一下陛下的态度。”
英国公张懋没有再多说这个话题,而是严肃地对张仑讲。
“是,孙儿知道了。”
张仑恭敬地答道。
英国公张懋轻轻点头,没再说什么。
紫禁城。
乾清宫。
高鸿志骑着一匹白马来到了乾清宫外。
“见过国公爷。”
看到高鸿志过来,门口的侍卫立刻毕恭毕敬地行礼。
“不用客气。”
高鸿志摆手说道。
他翻身下马,把缰绳交给了一位侍卫。
“多谢国公爷。”
侍卫们说着谢谢,其中一位接过缰绳。
高鸿志点了点头,走进了乾清宫。
进了宫殿后,高鸿志马上看到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御马监掌印太监谷大用等人。
见高鸿志进来,刘瑾他们都热情地向他点头示意。
高鸿志也点头回礼,走到御案前,对着正埋头批阅奏章的正德皇帝明武宗恭敬地说道:“微臣高鸿志拜见陛下。”
“……”
明武宗愣了一下,随即看向高鸿志,脸上带着惊喜地说:“高卿来了,快快请坐……”
一边说,一边站了起来。
“微臣谢陛下恩典。”
高鸿志连忙谢恩。
“在我这里不必这么拘谨。”
明武宗挥挥手说。
“谢陛下。”
高鸿志感激地说。
这时,一名宦官已经把椅子放到了高鸿志身后。
看到椅子放好,明武宗才坐下。
高鸿志也顺势坐在了椅子上。
如果陛下还没有坐下,作为臣子他是不能先坐下的。
“高卿,我们沿海一带的海盗和倭寇都已经被平定了?”
明武宗期待地看着高鸿志,急切地问道。
虽然他已经从刘瑾那里知道了消息,但他还想再听高鸿志亲自确认一遍。
听到这个问题,刘瑾等人的目光也都转向了高鸿志。
“启禀陛下,如今沿海一带的海盗与倭寇已彻底清除。”
“沿海百姓对陛下都非常感激。”
高鸿志神色庄重地拱手回答。
听了这话,明武宗感叹地说:“自从高卿成为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以来,为朕做了许多事情,每一件朕都记在心里。
这件事更是让整个沿海地区的百姓都得益。
朕应该感谢高卿,感谢他对大明做出的贡献。”
说完,明武宗竟然起身向高鸿志鞠了一躬。
“陛下过誉了,这都是微臣应尽之责。”
“陛下如此大礼,微臣实在不敢当!”
看到明武宗鞠躬,高鸿志急忙站起来感动地说。
“不,高卿受得起!”
“就凭高卿为大明做的这些,你完全可以承受!”
明武宗一脸认真地说。
高鸿志心中感动,对着明武宗行礼,并未说话。
“高卿,这次进宫不只是为了这事吧?”
“有什么其他事,尽管说来听听。”
明武宗想了想,看着高鸿志说道。
“启禀陛下,微臣确实不是专程为此而来。”
“微臣还有两件事想请陛下批准。”
“这两件事如果能成,将能彻底解决倭寇问题,以后便无需再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