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宴看着她如此顺从,却又透着疏离的样子,心里莫名有些堵。
从前那个对他千依百顺的白梧桐,似乎渐渐远去了。
一直到离开凤仪宫,他心里都憋着一股气。
白梧桐自然察觉到了他的不快,却装作一无所知。
等张承宴走后,她叫来迎春,神色平静,“把皇上平日里的喜好,吃什么,喝什么,都传下去,让后宫里的嫔妃们都知道,尤其是那些新来的秀女,一个都别落下,明白了吗?”
“是,娘娘。”迎春虽然满心疑惑,不明白主子此举的用意,但还是乖乖领命而去。
很快,整个后宫都知晓了张承宴的饮食喜好。
一时间,后宫里掀起了一阵热潮,不少嫔妃都频繁出入内务府,只为了能领些好物,伺机讨好张承宴。
那些曾得宠的新秀女们,心思各异。
有的大胆泼辣,端着刚刚精心炖好,皇上最爱喝的滋补汤羹,风风火火的朝着养心殿奔去。
有的则在妆容服饰上狠下功夫,每日对着铜镜精心装扮,准备在御花园和皇上偶遇,凭借出众的容貌和仪态吸引他的目光。
整个后宫一改往日的平静,变得热闹非凡,处处争奇斗艳。
苏昭仪听闻此事,原本明艳动人的脸庞,瞬间笼罩上一层寒霜,她轻哼一声,语气中满是不屑,“皇后这一招,不就是想煽动众人来分我的宠爱吗?真是白费心思,她也不想想,就凭那些庸脂俗粉,怎么可能比得上我?”
她对着铜镜,满意的端详自己那张娇艳欲滴的面容,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剩下的那些人,模样没一个能及得上我的,更别说像我这般善解人意,讨皇上欢心了。”
旁边的宫女赶忙附和,脸上满是谄媚,“娘娘所言极是,您在这后宫之中,那可是独一无二的。不过娘娘……听闻皇上偏爱碧螺春,您不妨也备上些,若是皇上驾临,用这好茶招待,岂不是更显您的贴心?”
苏昭仪思索片刻,微微颔首,“你说得倒也在理,虽说皇上平日里宠爱我,常召我伴驾,可要是连一壶皇上爱喝的茶都拿不出来,难免会失了礼数。你去内务府,挑最好的碧螺春领回来,若是他们敢推诿不给,就告诉他们,我自会向皇上说明此事。”
“是,奴婢这就去办。”宫女领命后,匆匆唤来一个二等宫女,细细叮嘱一番,打发她前往内务府。
而这一切,白梧桐都佯装不知,只是暗自吩咐手下的人密切留意张承宴的一举一动。
约莫过了一周,消息传来。
张承宴近来睡眠欠佳,总是早早便从睡梦中醒来。
以往他能安睡三个时辰,如今却最多只能睡两个时辰。
虽说目前还未觉太过疲惫,但长此以往,身体必然会吃不消。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张承宴让大臣们寻觅安神之法,弄来一些安神汤,可喝了之后不仅毫无效果,反而让他感到头晕脑胀,心情愈发烦躁。
白梧桐听闻汇报,嘴角微微上扬,可转瞬之间,便恢复了往日的端庄沉静,神色间未露出半点异样。
“皇上龙体稍有不适,本宫身为皇后,自然要前去探望。”
……
时隔多日,白梧桐再次踏入养心殿。
还未进门,便听到苏昭仪那清脆,却略显聒噪的声音传出。
她总是这般活力满满,仿佛永远停留在十五六岁的花样年华,对周遭的一切都保持着那份天真烂漫,毫无心机的模样。
听到太监高声通报,苏昭仪这才停下话头,极不情愿的站起身来,朝着白梧桐行了个敷衍了事的礼。
白梧桐神色平静,丝毫不恼,“本宫来看看皇上,苏昭仪,你先到一旁候着吧。”
“是。”苏昭仪虽满心不愿,但在张承宴面前,也不敢多言,只能默默退到一旁。
白梧桐款步走到床边,“皇上,听闻您最近休息欠佳?”
张承宴摆了摆手,“只是比平日里睡得少了些,倒也没觉得特别劳累。太医说是思虑过重导致的,想来是近日事务繁杂,天气转冷,需处理的朝政之事增多,再加上运河之前出了些状况,让朕操心不少,才会如此。”
白梧桐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张承宴的脸上,清晰的看到他眼下那一圈淡淡的青灰色,眼袋也略显明显。
这无疑说明他的睡眠质量极差。
不过,人往往容易被自身的感觉所误导。
若是浑身乏力,便会觉得问题严重。
可若是精气神尚可,仅仅是睡眠时间减少了一个时辰,便不会太过在意。
白梧桐笑着点头,“既然皇上并无大碍,臣妾也就放心了。只是臣妾昨日与太后娘娘约好,今日要去探望蕴阳,这会时间也差不多了,就先告退了,苏昭仪妹妹在这里陪着皇上,想必也能让皇上舒心些。”
张承宴眉头皱起,脸上露出一丝不悦,“梧桐,你莫不是因为朕近来宠爱苏昭仪,心中有了不满?你才来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急着要走?”
白梧桐连忙解释,“皇上,您可千万别这么想,臣妾怎会心生不满?实在是昨日与太后娘娘有约在先,得知皇上身体抱恙,臣妾心急如焚,特意先来探望。蕴阳那边,臣妾还是得去的,若是爽约,太后娘娘定会不悦,臣妾实在是为难……”
白梧桐欲言又止,眼中满是为难。
张承宴看着她这副楚楚可怜的模样,心中的不满渐渐消散,“既然已经提前约好,那你便去吧。”
“多谢皇上体谅。”白梧桐微微欠身,向前几步,亲自为他斟了一杯茶,声音轻柔,“皇上,臣妾看过蕴阳后,便立刻回来陪您,可好?”
张承宴听了这话,心中最后一丝不快顿时烟消云散,“行,你快去吧。”
说罢,他端起茶盏,一口饮尽。
白梧桐笑容愈发温婉动人,“那皇上可一定要等臣妾回来。”
离开养心殿后,她径直前往永寿宫。
一段时日不见,太后看起来比以前年轻多了,红光满面,精气神十足。
太后瞧见她,顿时笑容满面,连忙让人将蕴阳抱了出来,“你瞧瞧蕴阳这孩子,年纪虽小,却格外懂事,每次见到哀家,都笑得这般灿烂,眼睛都弯成月牙了。自他被送来后,哀家几乎没听他哭过,真是个乖巧又省心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