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照实按政府规定去执行。”陆阳没有看李珍,直接给出自己的意见。
“那你有没有计算,每月公司会多支出去多少吗?”李珍有点不死心,继续问陆阳。
公司今年的发展方向和计划,李珍是知道的,按陆阳的构想,今年还是公司高速发展的一年。
等到公司市场全面铺开之后,对现金的需求又是巨大的。李珍早前就计算过,所以,她有这方面的担心。
她现在是公司的财务总监,对公司,对陆阳负责,是她最基本的工作。
“我知道啊,五十一万多元,这笔钱公司支付不出来吗?”
“没有,公司能支付,目前为止,公司账上还有二千三百多万,足够支付。”
面对陆阳提出问题,李珍只能如实回答。
她跟随陆阳的时间是最久的那个人,胸前的工牌号码也是Jc0002的数字。
按理说李珍跟了陆阳这么久,她应该知道陆阳的做事风格和做人的原则。
但她是财务总监,把好公司的每一分钱,是她的责任和义务。
一个月五十一万,一年下来就是六百一十多元,而且,这不是最终的数字。
按政策规定,必须为员工买足十五年才可以停止不买。先不说这里面有没有人能做满十五年不离职,又或者说有多少人能真正到十五年,甚至是更久。
解读一下政策,换句话来讲,从今往后,只要公司开一天,就得为员工买一天。如此一来,公司就相当于是被绑上了一根解不开的绳子。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公司目前只有一千八百多名员工。照陆阳的商业计划,往后还会的更多的店要开,这就意味着还需要更多的工人。
一千八百多人就得支付出去六百多万一年,那要是再翻一倍的人数呢,如果五年之后公司人数是现在的十倍之多,到那时,是不是每年就得支付六千多万出去?
这个数字,太大了,大到李珍不敢去多想。
李珍的本意是,陆阳现在给员工的工资模式已经是最前沿的,相当于每一个员工都是公司的股东一样。
这份工资收入,已经超出别人的一倍有余,那么这笔购买社保的钱,是可以从员工现有工资中扣出来的。
而且,李珍相信,只要公司出一份声明,说明原因,工人们也一定能理解公司的决定。
“你的意思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我们左手替员工支付了这笔出去,右手就应该从员工手中拿回这笔钱,是这样理解的吗?”陆阳沉住气问李珍,他没有怪李珍的小气。
“是,可以这样理解。”
“有这个必要吗?”陆阳又问李珍,他理解李珍的想法,但他不支持李珍。
“我认为有,我给你仔细的算一笔账……”
随即,李珍说出了自己计算和担心的,也是事实存在的问题。
“好了,别的企业怎么做,我们不管,我们要做的就是,只要员工在职一天,我们就买一天,只要公司多存在一天,我们就为他们多买一天。
如果有一天,公司遭遇不测,做不下去了,我们再停。这样做,至少我们没有辜负员工们的付出。”
“你太理想化,太人性化了,我还是不赞同你这样的做法。”李珍遭到陆阳的反对,她一点也不恼火。
在她看来,陆阳的解释表面合情合理,但她认为陆阳忽略了企业的抗风险管理。
“说出你反对我的理由,最好是能打动我的理由,否则,你就不要开口了。”陆阳盯着李珍,他想看一看,李珍最后到底能说出一个什么理由来?
“我问你,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遇到不可抗的因素,从而公司减少大幅度的营收,造成公司半死不活的状况,到那个时候,公司该怎么办?
这份社保一旦买了开头,后面就停不下来。而一旦公司到了我说的那种情况,以你的性格,你会裁减多少人?在不裁减人的情况下,公司还能不能负担得起这么庞大这笔支出?
远的不说,我们就由去年政府安全检查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和困境来做案例分析。去年六、七两个月,我们静养几百名员工,光是他们的基本工资支出这一项,我们就多支出去接近两百万的现金。
往后公司还会不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谁也不知道?眼下我们看到的是公司的一片繁荣,以后呢?我不认为我们公司会一直顺风顺水的走下去,这中间,肯定还会遇到各种困难。
所以,我认为,我这种担心不会是多余的。那既然不是多余的,我们就不能这样不计后果的去做决定。
刚才你也说了,国家的政策不是儿戏,那就不可能朝令夕改。我们真决定好了,以后想甩都不掉,就必须坚定不移的做下来。
如果我们中途不给员工买了,这就是违反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这就可怕了……”
陆阳一边听李珍说话,一边紧锁眉头,李珍的话,不是没有道理。
他真的忽略了李珍说的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这是他做为一家公司掌舵者的失职。
现在,好在李珍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算是给陆阳提了一个醒。
此时此刻的公司,所有的经营地点还是在省内,往后走出省外,甚至于是国外,那又是怎么样的情况?
这一点,陆阳还真的没有认真的去思考过。这一刻,他在心里做着自我检讨。
“刚才李珍姐说的问题确实存在,我疏忽了,我向你们做检讨。
现在,我们就这个问题再展开一个深入的讨论,重点是企业抗风险能力的论点。”
梅子一人身兼两职,她先开了口:“我前两天处理了一个一万五千元的【员工内部基金】救助申请。我们能不能像这个【员工内部基金】一样,为公司做一个【抗风险基金】这样的东西?事先存进一笔不菲的钱,这笔钱可能会很多,多到超过公司现有账户的数字,就只是专门留来做抗风险的一个准备。
而这笔,我们就从李珍姐说的,在员工现有工资中扣回来的社保金额里提出来。所以,我还是赞同李珍姐的意见。
国家政策规定的东西,我们可以去执行,但我们从员工现有工资中扣除回来,也是可行的,因为……”
陆阳听到这里,眼睛一闪,他打断梅子的说话:“等一等!李梅你刚才说的这个【抗风险基金】有点意思,我认为这个办法好。
这是一个公司运营的备用金,有了这一笔备用金,我就不愁给员工买不起社保,或者说像李珍姐说的那样,遇到困难发不出工资的情况。”
陆阳想到了【备用金】这个词,可在他的心里,这个【备用金】不是用在公司运营和扩大市场上,而是用在了员工的工资上。
用他刚才的话来说,有了这笔钱,他就不担心公司遇到困难,短时间发不起员工的工资,以及买不起社保的难题。
“我是这样想的啊!这个备用金,我们不用扣员工的工资来回填,他们的工资该是多少,还得是多少,买社保的钱,还是由公司按政策比例支付,该公司支付多少,公司就支付多少。
下面我说这个备用金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李珍姐你记一下,会后你会同其他财务同事们计算一下。
我先定一下这个备用金的数量,这笔钱,我们以公司员工的基本工资为基数,保证这笔钱够发员工十八个月的基本工资为准。比如一个员工基本工资是一千五百元,我们乘以十八个月,得到的数字是两万七千元。
我们有多少员工就乘以多少个两万七千元,就比如现在是一千八百名员工,那么我们的备用金就应该是四千八百六十万。在此基础上,多一个员工进入公司,我们加一份备用金,以此类推下去。
这笔钱确实如李梅说的很巨大,但我们可以趁公司是良性的时候,一点一点的存进去,一直到存够十八个月的量止。
李珍姐你们去计算,我们从公司的盈利中调一个比例出来,慢慢的存。可以用两年的时间,也可以用五年的时间,总之,以不影响公司发展即可。依我看,先以盈利的百分之五来计算吧!”
“好!那这个备用金的使用情况呢?”李珍先应下陆阳的要求,马上又提出另一个问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