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面对越王徐闻时,王振都没有这么失措过。
他想起三日前侄儿离京时那志得意满的模样,想起自己亲手为他整理飞鱼服的场景,现在这一切都化作了泡影。
把两份战报反复对比阅读,确定自己没有看错什么东西后,王振抬头小心翼翼的望向了朱祁镇。
朱祁镇的疑惑的接过密报。
这都是些什么啊?乱七八糟的!
看到后面才看明白。
护送瓦剌使团回草原的锦衣卫,全被杀了?
王公公的反应很快,短暂的惊恐之后,他马上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陛下!”
王振突然尖声叫道,声音刺得殿内众人耳膜生疼:“瓦剌这是要造反啊!”
朱祁镇被这声尖叫惊得一个激灵。
年轻的皇帝脸色难看,再次扫了一眼密报。
当看到‘二百锦衣卫尽数被屠’时,他猛地将文书摔在地上,怒吼道:“反了!都反了!”
“老奴早就说过.......”
王振扑倒在御前,声音带着刻意的颤抖:“这些蛮夷狼子野心,今日敢杀天使,明日就敢犯边......”
“王公公!”
次辅曹鼐终于忍无可忍,苍老的声音里压着怒火:“当务之急是查清真相!若真是锦衣卫先......”
“查什么查!”
王振突然暴起,指着曹鼐的鼻子尖叫道:“曹阁老是要替瓦剌开脱吗?二百具尸体还在宣府躺着呢!那可是天子亲军!”
他滔滔不绝道:“瓦剌简直欺人太甚,明明已经递交国书,愿意臣服于我大明,转身居然袭杀朝廷护送队伍!”
“他们这是把陛下当成三岁小儿在糊弄吗?”
朱祁镇被这一提醒,也怒道:“必须严惩瓦剌,这种对大明不敬乃至侮辱的行为,必须要得到惩戒!”
首辅还没有开口,曹鼐作为次辅,就忍不住了。
这些年内阁所有成员,都在竭力和王振周旋,不想让他的行为干涉朝廷正常运转。
现在对方的侄儿弄糟了这么大的事情,完全就是凭空创造了一个对大明敌对的势力,居然就想一笔带过?
“王公公,瓦剌的事情我们肯定要处理,但是王峰究竟干了什么,我们也必须要调查清楚,我觉得瓦剌不会无缘无故地攻击锦衣卫。”
“曹阁老,都到这个时候了,是纠结谁对谁错的时候吗?不应该是大家一致对外,首先要解决瓦剌这个外部威胁,他们今天敢杀我们的人,下一步就要侵占我们的领土了。”
王振现在根本就不想提王峰的事情,甭管查出点什么,总之对他不利,
这种时候,朱祁镇肯定是帮王振的。
现在两人之间已经配合默契,王公公当马前卒,试探文官们的口风,朱祁镇则当最后的保底。
“诸位无须多言,朕意已决,不管发生了什么,谁对谁错,它瓦剌总要给我大明一个交代,没有人能够在伤害我大明臣民后全身而退!”
皇帝做出决断,各位内阁学士们只能照办。
徐谦冷眼看着这场闹剧,突然轻咳一声。
就是这么一声轻咳,竟让暴怒的王振像被掐住脖子的公鸡般噤了声。
“陛下。”
徐谦不急不缓地开口道:“经过越王和武国公一年的努力,现在中南六省大局已定,叛乱基本被扑灭,需要把他们召回吗?”
这一问,顿时让殿中几位阁臣神色各异。
徐闻与徐华这对父子,一位是历经五朝的定海神针,一位是战功赫赫的当世名将.
再加上执掌大明海军的徐明,三人联手形成的合力,绝非简单的叠加。
在过去一年里,这徐氏三杰配合无间:
徐闻运筹帷幄,调整土着政策;
徐华亲率海军陆战队镇压叛乱;
徐明则掌控海上要道,切断叛军外援。
他们雷厉风行地惩处贪官,整肃吏治,将王振安插在六省的党羽连根拔起。
面对如此雷霆手段,王振竟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沉默,对党羽的求救置若罔闻。
多管齐下,军政并举,这场原本预计需要两年才能平定的六省叛乱,竟在短短一年内就基本解决。
当初朱祁镇与王振痛快应允徐氏父子南下,正是看中了平叛的难度。
谁曾想,这对父子用兵如神,治政有方,这才过了多久,六省情况就被梳理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些许细节,实在不需要一位王爷加一位国公全部待在那里。
听说要找回越王父子,王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此事不妥!\"
王振脸上堆着假笑:“越王难得亲临南洋,不如待善后事宜全部了结再行回京。”
他这副一心为公的形象,可大家都明白,这纯粹就是怕看到徐闻,
这一年来徐闻不在京城,王振确实轻松不少。
此刻听说老对头可能回朝,顿时如坐针毡。
朱祁镇端坐龙椅,目光深邃。
作为帝王,他考虑得更为周全。
王振的意见固然重要,但面对近在咫尺的瓦剌威胁,他心中确实没底。
沉吟片刻后,皇帝缓缓开口:“越王继续坐镇中南,处理中南六省善后事宜,一切完毕再行回京,这些政务还需要他多费心,既然武力叛乱都已经被消除,武国公可先行回朝。”
这个折中的决定,既安抚了王振,又为北疆战事增添一员虎将。
朱祁镇暗自盘算:徐华用兵如神,若瓦剌真有不轨,正好派他出征。
至于徐闻......还是让那位老王爷继续待在南方为好。
要说大明谁对瓦剌最有心得,那当然要数徐华莫属,
大家都知道瓦剌当时那么干脆利落地愿意归附,是为了什么,不就是被武国公打怕了?
谁也没料到,事情还会出这种波折。
一想到徐华回来,瓦剌在他手上肯定会快速平定,到时候必然会追问自己侄儿的事情,王振就开始动脑筋了。
“陛下,瓦剌部在拜见天颜,递交国书后,还再行反叛,此等背信弃义之行,需加重惩处!”
“臣建议效仿先帝对废汉王之举,御驾亲征,平定此獠,扬我大明国威!”
朱祁镇听后眼睛都亮了,这句话真是说到朕心坎上!
“好!”
朱祁镇拍案而起,年轻的脸庞因激动而涨得通红:“朕要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