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重天,不朽要塞。
此地是混沌与洪荒的交界地带,不朽要塞如一头亘古巨兽匍匐于此。
城墙由混沌原石铸就,每一块砖石都流转着磨灭一切法则的幽光,同时也能隔绝混沌气息的侵扰。
然而今日的不朽要塞可不一样,在要塞中央那座通天祭坛,鸿蒙紫气正吞吐着神光。
广成子立于祭坛之巅,周身迦叶袈裟随风猎猎。
身后大日如来金身显现而出,丈六金身外浮现出万佛虚影,却无一丝佛光外泄。
丝丝紫气缠绕金身之上,与祭坛下方汇聚的鸿蒙紫气遥相呼应。
“地道圣人,需鸿蒙紫气为引,勾连洪荒大地与九幽黄泉。”
广成子自语声中既有道门的清玄,又含佛门的悲悯,金身法相若隐若现,“此地立于两界边缘,紫气易散,需以佛道合流之法稳固。”
这对于广成子来说没有难度。
毕竟他先是师从阐教,精通玉清道法,封神之后才转入佛教,研究佛法。
下一刻,广成子指尖同时掐出道门法诀与佛门印契,鸿蒙紫气骤然暴涨,如游龙般钻入祭坛符文之中。
刹那间,整个不朽要塞剧烈震颤。
城墙砖石上的混沌纹路与祭坛符文交织,竟在虚空勾勒出一幅巨大的地脉图腾,那是洪荒大地的脉络缩影。
从昆仑山根到东海之渊,每一条地脉都在紫气滋养下熠熠生辉。
图腾边缘更浮现出万佛朝宗的虚影,与地脉流转之景相融相生。
轰!
当最后一道紫气融入图腾中心,祭坛猛地爆发出万丈黄光,黄光穿透要塞,直贯洪荒地心。
广成子只觉一股沛然莫御的力量涌入体内,佛道双法在鸿蒙紫气中交融,脑海中瞬间明悟地道运转的至理。
生灭循环,枯荣交替,既在大地承载之中,亦在佛性圆融之内。
同一时间,不朽要塞的动静也惊动了洪荒诸大能。
目睹证道成圣的好处自然无需多言。
很快就引得洪荒诸大能为之旁观。
就连混沌外坚持刷怪的冥河老祖也是被吸引。
但只是简单扫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目睹成圣了。
上一次还是韩绝在混沌外以法则之道成圣。
当时的动静极大,两相对比之下,这功德之法成圣的异象,冥河老祖只感觉过于寒酸。
不过仔细想想也正常。
依靠功德成圣本身就相当于走后门,不利于大肆宣传。
冥河老祖望着那六丈金身,自言自语。“果然我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
确定了自己未来的道路,冥河老祖道心愈发的坚毅,不再被外界所动摇。
不知过去多少时光。
不朽要塞中,广成子缓缓睁开眼,眸中似有山川流转,又含琉璃佛光,拂尘轻挥,要塞外的混沌气流竟自动退避三尺。
迦叶袈裟上的卍字佛印与地脉图腾遥相辉映,周身既有圣人威压,又显慈悲法相。
他声音同时回荡着道韵与佛音,“佛道同源,地道归心,可阻混沌侵蚀矣。”
话音落时,其周身圣人威压交织在不朽要塞之上,与那道贯通天地的黄光相融。
佛道符文在要塞城墙流转不息,成了混沌与洪荒边缘一道永恒的屏障。
东胜神洲,断莫尘。
鸿钧道祖望着混沌边缘那道佛道交融的屏障,缓缓道:“佛道合流证地道,倒是未曾想过……洪荒根基,又稳一分。”
感叹完两句,鸿钧转头恭喜起了平心娘娘。
“恭喜平心道友,地道再加一猛将。”
平心娘娘并不理会鸿钧,只是展开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的本源之力,与地道圣人的威压呼应,让洪荒生死循环愈发顺畅。
这也是广成子选择地道而不选择人道的原因。
人道虽然也能证道成圣,但很显然效果肯定不如如今的地道。
昆仑山玉虚宫。
元始天尊背负双手,看着原阐教弟子以如此方式证道,脸上表情复杂。
经历过一系列事后,元始天尊也变了。
在其看来功德成圣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未来广成子必然受困于此。
不过这也只是元始天尊自己的看法。
洪荒不知道有多少修士对圣境渴求,在他们看来受困于人道或者地道根本无所谓,毕竟不是圣人。
这功德证道之法就像一个围城。
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
太清老子和通天教主对此则是无所谓。
一个新生的圣人,不足以动摇他们的地位。
西牛贺洲,灵山之上。
诸佛菩萨齐齐睁眼,见虚空中万佛朝宗的虚影与地脉图腾相融,皆合掌行礼。
准提和接引都是面露喜色。
接引捻动佛珠。“如来以佛性融地道,自此轮回大地,皆含慈悲意,善哉。”
“礼赞如来佛。”准提拈花一笑。
灵山万佛同声诵经,经文化作金色河流,汇入洪荒大地,助地脉稳固。
而此刻的不朽要塞,广成子如来佛望着洪荒天地间的异象,眸中山川与佛光愈发交融。
迦叶袈裟上的九颗牟尼珠骤然齐鸣,清越的声响穿透混沌与洪荒。
广成子如来佛的声音裹挟着佛道双韵响彻三界:“吾,广成子,今证地道,为洪荒第十位圣人!”
初入圣境,广成子只感觉前所未有的满足。
今天简直是他修行以来最痛快的时刻,没有之一!
他与前九位圣人一起,成为了洪荒不可磨灭的存在。
即使是有一天一切被磨灭,洪荒留存下来的过去中也要有他广成子浓墨的一笔。
就在广成子沾沾自喜的同一时间。
混沌外,玄黄大世界有所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