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
在盎撒人自以为掌握局势,指点天下的时候,沙俄人出来佛面子。
“格莱斯顿首相,沙俄能配合进攻德意志的兵力不多,我国必须防备大夏帝国从中亚进攻!”
刚刚盎撒人在布局的时候,主要有两个点:
第一、英法合力,尽快击败西班牙,扶植原波旁王室登位;
加入到他们同盟阵营。
第二、让沙俄将主要兵力,放在进攻德意志帝国的战场。
在中亚地区,采用守势。
对于沙俄来说,这怎么可以!
弃本国安全于不顾,为盎撒人的目标而努力,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你……”
格莱斯顿很想骂娘,这战斗才刚开始,就各有小心思。
还怎么胜利?!
“你们兵力本来就有一半在波兰地区和乌克兰地区,将其调往东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沙俄国内的数十万大军,主要在西面,镇压波兰人;
以及在克里米亚、高加索等地,防御奥斯曼人。
中亚地区因为有广大戈壁、沙漠、冻土,是天然的防御屏障,兵力不多。
“就是不行,大夏帝国很危险!”
沙俄代表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的样子,令盎撒人气结。
格莱斯顿平复了心中的愤怒,迫使自己冷静下来,询问道:
“你们想要什么?”
他们定的方略,肯定是对的,在场的各国都能看出来,沙俄人自然也能看得出来。
提出反对意见,肯定是有所求,都是利益而已!
“沙俄帝国需要直达大西洋的出海口!”
“嘭!”
格莱斯顿将桌子拍的一震,发出巨大声响。
“你们不要太过分,同意你们再地中海拥有出海口,日不落已经退了很大一步,因此让奥斯曼帝国加入到敌人阵营!”
“你们还要大西洋出海口,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吗?”
从地图上看;
若要在大西洋上有出海口,那就是战后德意志北部要分给沙俄。
即荷兰的东面。
那里可谓是把大炮,杵到大不列颠岛的脖子上了。
若是两国以后闹矛盾,沙俄的军舰直接打到英吉利本土,那还真玩儿。
他们盎撒人的大陆平衡政策,玩了数百年;
在沙俄得到波罗的海的霸权之后,就开始扶持丹麦、挪威,掐住波罗的海到大西洋的咽喉。
沙俄代表见盎撒人这么愤怒,知道这个是不可能的,于是退而求其次的说道:
“那苏伊士运河的股权也行!”
“呵……”
格莱斯顿这会儿不生气了,这才是这沙俄人的目的,前面只是为了讨价还价。
沙俄虽然出了地中海;
但要畅通天下,还有一个致命关卡,苏伊士运河!
此运河于1869年通航,初期股权主要由法国资本家和埃及政府持有;
埃及政府占44%,法国资本家们占多数。
几年前;
英吉利政府趁埃及因财政危机,威胁加逼迫之下,收购埃及政府的所有股权,成为最大单一股东。
后又出兵军事占领领埃及,巩固对运河的实际控制权。
“图穷匕见啊,沙俄这是要涉足印度洋、太平洋的意思。”
“是的!”
沙俄代表摊摊手说道:
“我国既然进入地中海,若不能出印度洋和太平洋,跟没有一样。”
“贵我两国有协议,不会涉足盎撒人的殖民地范围……”
就这样;
伦敦同盟的会议,在一番讨价还价之中艰难的进行着。
最后各方妥协,总算是按照盎撒人的方略进行。
多国调集军队,先进攻德意志帝国。
格莱斯顿见终于是谈妥,于是说道:“各国谈谈先期动员军队数量吧?”
“法兰西在西面的西班牙战场已有15万军队,东面法德边界也有35万。”
法兰西现在是缺钱的紧,不久前才刚还清德意志帝国的赔款。
“若贵国能给无息或者低息贷款,可继续动员,加上各殖民地还能抽调,可达100万军队。”
他们见沙俄要到了好处,就想着向这个土豪借点钱。
格莱斯顿没有理法兰西代表,而是看向沙俄,充满问询之意。
“帝俄可调集50万军队,进攻德意志帝国。”
“不够!”
“那后续还可以动员50万投入西面战场。”
他们一开口就在玩心眼子。
“别光说我们,你们日不落自己出多少兵力?!”
“日不落主要精力在海上拖住大夏帝国,至于陆军……”
格莱斯顿皱着眉头思考,他们盎撒人的陆军还真不多;
他们国家采用的是志愿兵役制,就是全靠花钱招募,不能强制征兵。
本土驻军约12万人,印度驻军约8万人加拿大、南非等地约5万人。
总兵力才25万左右。
“大英帝国先期投入20万,后续将从印度殖民地动员大量军队参与欧洲之战,不少于100大军!”
格莱斯顿开始画饼。
他现在的目的,是让各国将兵力投入欧洲战场,真正打起来之后,就由不得他们了。
为了不失败;
都会拼命的扩军,进入死循环中,不耗尽最后一滴血,不能罢休!
他这么说,也让法兰西和沙俄代表的脸上,勉强好了一些。
大家都不是傻子。
格莱斯顿看向在场之中,另外两个白人,询问道:
“你们美利坚,能不能牵绊住大夏帝国北华王国?”
这两人;
赫然是北面美利坚合众国和美利坚联盟国的代表。
他们也加入到伦敦同盟之中,但没有公开签字协议,作为暗棋。
甚至;
在英吉利的协调之下,有合并的趋势。
毕竟;
两国都是盎撒人的种,在两国内战的时候,却被大夏帝国占尽了便宜。
敢怒不敢言!
现在有盎撒人挑头进攻大夏帝国,自然选择了站队。
“若日不落能牵制住大夏帝国海军,我们两国定能使北华王国不能抽调兵力支援其它战场。”
“很好!”
格莱斯顿开心的大笑:“你们是牵制大夏帝国的另一手准备,务必不能掉链子!”
他担心自家海军也无法完全封锁大夏帝国的向欧洲的运兵路线;
于是安排美利坚在关键时刻宣战发难,在北美牵制住大夏帝国的陆军。
他也算是心思缜密了。
“首相阁下,不好了!”
这时;
一个卫兵跑了进来,慌张的回报道:
“德意志帝国和瑞典帝国夹击丹麦王国,一日攻陷数州之地,丹麦国王紧急求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