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众人休整期间,南华老仙解释了金光洞尸兵的由来,并称洞中有三样宝贝,需等子时戾气最弱时可前往查看。于是,众人一边喝茶等候,一边好奇着宝贝的模样。随着子时临近,一场关乎缘分与造化的奇幻探寻,即将在一座神秘石殿中拉开序幕。
一盏茶的功夫刚过,李彦目光扫过众人,彼此交换了个眼神。他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盏,缓缓起身,拱手道:“眼下距离子时尚有些时间,我等枯坐在此也无甚益处。晚辈心中藏着个疑问,不知仙长能否为我指点迷津?”
南华老仙听罢,轻挥拂尘示意他先坐下,而后脸上带着几分了然的笑意道:“想来诸位心中多半都存着这个念头吧?也罢,趁着这点空闲,吾便与你们说个明白。”
说罢,他目光落在李彦身上:“汝便是玉真子的弟子吧?你可知令师那幅残缺古图,是从何而来?”
李彦闻言连忙欠身回道:“晚辈正是!据家师所言,那古图乃当年在峨眉山一处断崖下,偶然间拾得的。”
“哦?偶然拾得?”南华老仙挑了挑眉,嘴角噙着抹意味深长的笑,“这世间哪有这般巧合的事?实不相瞒,那些所谓的残图……皆是老夫每隔数年,便刻意洒下的,为的就是筛选出真正的有缘之人。只不过,这些年来,能闯进洞府,并从吾这取走‘宝物’的,也就只有那左元放了。”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目光转而投向杨再兴,语气郑重了几分:“小子,你手中那本《遁甲天书》,便是当年左元放从吾这所得的宝物!”
杨再兴闻言心头剧震,手中茶盏猛地一晃,险些脱手坠地。他抬眼望向南华老仙,满脸惊愕:“仙长怎会知晓《遁甲天书》在晚辈手中?此事除了寥寥几位至亲近信,再无旁人得知啊!”
南华老仙唇边泛起一抹淡笑,拂尘轻轻扫过案几,带起微不可察的气流:“你等当日在鹿门山提及吾之名讳时,本仙便已有所感应。哼,那左元放倒是越发越俎代庖了……日后少不得,要去寻他讨个说法。”
他话锋微沉,续道:“当年他从吾这得到《遁甲天书》时,本仙便曾再三叮嘱,绝不可将金光洞之事与天书来历外泄旁人。他倒好,竟直接将天书转赠于你!”
杨再兴见状连忙起身拱手,急声道:“仙长息怒!左仙师实是见晚辈被血煞缠身,才破例相赠。他曾对晚辈言,天书纵是珍贵,若遇不上合适的传人,终究与废纸无异。晚辈敢以性命担保,左仙师绝无违背仙长之意!”
南华老仙抬手止住他的话头,摆了摆手:“你这小子倒会为他辩解!只是照你这两日打渔三日晒网的修炼路数,天书在你手中,与废纸又有何异?”
他话音稍顿,似是懒得再提此事,转而道:“算了,多说无益。左右也是天数使然,否则你也遇不上这桩机缘。再说那《遁甲天书》也不过是誊录本罢了!
我等且言归正传——老夫这些年筛选有缘人,本意是为了除去二层那些尸兵。原本,即便老夫不出手,单凭一层那些木人傀儡与机关兽,也足以应付。怎料那英布尸身……竟在戾气滋养下突破至飞僵境界,近年更是隐隐有化魃之兆!”
说到此处,南华老仙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掠过一丝凝重:“待老夫修炼转醒时,早已回天乏术。倒不是说老夫灭不了他,只是一旦出手镇压,这洞内煞气便再无人钳制,届时外泄出去,不知要祸害多少生灵。
好在此番遇上汝等,不仅除了英布,还清理了那些尸兵,也算是了却了本仙一桩心事。”
关羽闻言,拱手长揖,语气肃然:“仙长心怀苍生,格局广大,关某由衷敬佩!只是不知仙长所说的三样宝贝,除了那《遁甲天书》,其余究竟是何物件?又为何说唯有命定之人方能取走?还请仙长明示。”
南华老仙望向他,眼中笑意温和:“关将军稍安勿躁。那三样宝贝,分别是《遁甲天书》、《太平要术》与《太平清领道》的原本。至于能否取走,便要看诸位与它们的缘分深浅了。”
一旁的张飞听得直皱眉头,不禁撇了撇嘴,瓮声瓮气地插了话:“嗐~闹了半天,原来皆是些书本子!俺还当是啥削铁如泥的神兵,亦或是刀枪不入的宝甲呢!”
他挠了挠头,又追问道:“再说那《太平要术》,仙长不是早传给张角那厮了吗?还有那《太平清领道》,跟振武手里的《遁甲天书》比起来,到底哪个更厉害些?”
南华老仙被他逗得莞尔一笑:“张将军倒是务实!不过要说哪本更为厉害,主要还得看用的人是谁。况且这三部典籍各有侧重,修炼至极致时各有妙处。《太平要术》想来诸位多少都已有所耳闻,咱们便留到最后细说。
先说《太平清领道》,这部法术专攻疗愈疾病与驱邪镇煞的方术。此书的誊录本,早在顺帝年间,我便已传予于吉了。
再讲《遁甲天书》,其中藏着天遁、地遁、人遁等玄妙法术。修炼至大成时,能穿山透石、飞升太虚,便是千里之外取人首级也不在话下。
最后说那《太平要术》。早年我在巨鹿郡山中云游时,偶遇入山采药的张角,便将此书传了给他。
起初,吾本不想授他,只因见他一片赤诚,心系天下苍生,又是应劫之人,才应允借他誊录。
山中数月,张角勤学不辍,终是从中悟得呼风唤雨、疗愈疾病的本事。下山后他凭此创建‘太平道’,后来更是领着黄巾军揭竿而起。
若照此势头发展,倒也不算差——百姓跟着他至少能填饱肚子,不似从前那般……只可惜咱这位‘大贤良师’去得太早,以至于后来的黄巾军渐渐偏离了最初的愿景。”
话音刚落,诸葛亮羽扇轻摇,含笑问道:“仙长先前所说的要看缘分,不知这缘分该如何判定?”
“时机一到,自会分晓。”南华老仙眼中闪过一丝玄机,淡笑道,“眼下子时将至,咱们也该动身了。”
说罢,他起身拿起案几上一盏古朴灯笼,烛火在灯罩里轻轻摇曳:“都随我来吧。”
众人紧随其后,穿过石室侧门,踏入一条仅容两人并行的狭窄通道。通道两侧的岩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道家符咒,在灯笼光晕下泛出点点金光,将周遭浸骨的阴冷驱散了大半。
约莫走了一炷香的功夫,前方豁然开朗,一座恢弘石殿赫然出现在眼前。紧闭的殿门上雕刻着一幅巨大的太极图,阴阳鱼眼处各嵌着一颗夜明珠,幽光流转,将黑白鱼纹映照得愈发清晰。
南华老仙驻足转身,目光扫过众人:“里面便是藏宝之地。切记,待会无论看到什么,都不可妄动分毫,需得等宝贝自行认主。
汝等切莫小瞧了这三本典籍——原件与那誊录本,简直天差地别!即便是同一道法术,在原件加持下,威力可要强上百倍不止。”
说罢,他抬手在太极图中心轻轻一按。只听“轧轧”声响,厚重的石殿门缓缓向内开启,一股混杂着陈年墨香与玉石温润的古朴气息,顿时扑面而来。
众人鱼贯而入,只见殿内中央的汉白玉石台上,静静摆放着三本古籍,封面在夜明珠的映照下,泛着岁月沉淀的光泽。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正是:古图由来终说破,三卷奇书藏石阁。缘分深浅天注定,静待宝物自来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