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
粮草被孙乾,曹豹等人押送着去了琅邪国,并且亲自交送到了管亥,臧霸二人的手中。
就这样,徐州琅邪国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在陶谦等人的认为里,结成了同盟。
而曹操,袁绍二人,则是静观其变,时刻注意着徐州的事态发展,并做好随时出兵支援的准备。
四月底,
洛阳城,镇北王府,
此时赵云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手里的一封信,一封来自长安吕布的书信。
“主公,王允等人已经联络我谋杀董卓,而我也已经按照主公的吩咐,都做好了准备,
渑池那边我派了成廉,曹性二人,待的约定的时间一到,他们便动手除掉董越,接手渑池的一万兵马。
而张济,张绣叔侄二人,我也已经联络好了,待的董卓被杀之后,他们便协助我掌控董卓兵马,并灭杀李傕,郭汜等人。”
看完吕布寄来的信后,赵云内心翻起了涟漪,
不出意外的话,董卓就要死了,甚至有可能现在已经死了,因为从吕布写信,到送到赵云手里,这也是需要一些时日的。
所以,现在的董卓,可能已经死了。
而赵云,眼下却在思考一个问题,要不要率军入长安,要不要直接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征讨天下,
如果他率军入了长安,堂而皇之的接手长安,接手刘协这个小皇帝,那他赵云接下来的一切征讨,都将会师出有名,
不仅如此,他还可以给自己的麾下,任意的封侯拜将,加官进爵。
并且还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给天下各地诸侯搞点挑拨离间,让他们不愉快,甚至打起来。
但是这么做也并非一点坏处没有,就像之前的董卓一样,如果他掌控了天子,可能会招人嫉妒,然后,天下各路诸侯联合起来讨伐他。
虽然这个概率不高,但是也并非没有可能,总之风险与机遇并存。
可如果赵云不入长安,不接手小皇帝,而是暗中操控吕布,让吕布挟天子以令诸侯,替他做一些他想做而又不能明着做的事,倒是避免了一些风险跟名声上的问题。
但是,让吕布坐镇长安,单独掌控小皇帝,就真的好吗?
毕竟人心是会变的,有时候时间长了,就算他吕布不会变,可是他身边的人呢?比如他的一众麾下。
所以,思来想去,赵云还是决定率军入长安,亲自接手长安,迎汉帝东归洛阳,从而达到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
想明白这些后,赵云便找来了戏志才,郗虑,黄忠,高顺等人,准备跟他们商议长安方面的事情。
可是当众人听到赵云说,吕布是他安插在董卓麾下的卧底,并且在近日会灭杀董卓,掌控长安后,顿时被震惊的无言以表。
“主公!你说这话是认真的吗?”
“千真万确!我赵云何时说过半句虚言?”
“主公!原来当初吕将军来到洛阳没回去,不是所谓的世界那么大他想去看看,而是奉命去董卓麾下当卧底,这一切都是主公你提前安排好的?”
“不错!我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也知道董卓的死期,所以我便早早的布置了这一切,等的就是今天。”
“主公,那吕将军打算何时灭杀董卓?”
“就在这个月,甚至可能现在已经动手了。”
赵云此话一出,众人的表情很是精彩,有佩服,有复杂,不过更多的是敬畏,
毕竟赵云太神秘了,而且做事目光长远,布局高深,端的是让人佩服的同时,又夹杂着一丝敬畏之心,就像奉若神明一样。
就在众人愣神之际,赵云又开口说道:
“我打算率军入长安,迎汉帝东归洛阳,从而挟天子以令诸侯,讨伐一切不臣,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赵云话音刚落,戏志才便出声说道:
“主公英明!属下赞同主公的这个决定,只要主公得了汉帝,那咱们以后不管出兵哪里,就都有名头了。
不仅如此,到时候臧霸,管亥等人的问题,也能够顺理成章的解决。
而等到天下一统后,主公也可让那刘协写一封禅让诏书,到时候主公便可名正言顺的登基称帝,做那九五至尊。”
对于戏志才的话,赵云点了点头,而在场的众人听后,脸上不由得露出了激动之色,
只见黄忠满脸笑意的说道:
“主公,不知此次去长安,你打算由何人跟随?又带多少兵马啊?”
赵云闻言,稍微一沉思便开口说道:
“此次去长安,我打算带两万骑兵即可,至于何人跟随,就由你跟志才,还有王越,朱灵他们跟随吧!”
一听赵云说让他跟随,黄忠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遵命!末将稍后就去整顿兵马,准备粮草。”
“嗯!”
说着,赵云又转头看向了郗虑,高顺二人,
“鸿豫,伯平,洛阳城内的两万骑兵我带走,至于剩下的三万步兵,就留给你们了,好好管理洛阳城,要不了多久我们便回来了。”
“诺!属下绝不让主公失望!”
“嗯!”
翌日清晨,
天刚刚微微亮,洛阳城的西门外,便集聚了两万骑兵,金戈铁马,刀枪林立,阵型整齐,全场肃静,只有战马的嘶鸣声,会偶尔响起。
不多时,便从洛阳城内奔出了五人五骑,他们不是别人,正是赵云,黄忠,戏志才,王越,朱灵五人。
“出发!长安!”
“诺!”
随着赵云的一声令下,早已整装待发的两万骑兵,便在赵云,黄忠等人的带领下,朝着西面的函谷关而去。
就在赵云,黄忠等人,率军朝着长安出发之际,此时的长安城内正在发生着一场暴乱。
长安城,皇宫,北掖门外,
此时董卓正用他那受伤的手臂,指着李肃说道:
“李肃,你想造反吗?竟然敢带兵刺杀于我?”
原来是董卓在前往未央宫的路上,行至掖庭北门时,被李肃带人堵了,而且还动手了,
而董卓手臂上的伤,便是李肃亲手所为。
在听到董卓的暴喝声后,李肃则是一脸笑意的掏出了一封诏书,并高举过头道:
“奉旨讨贼,董卓受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