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蒋旭告别之后,父女俩回招待所退房拿车,即将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星城。
离开前,父女俩再去吃了一次拌粉,心满意足的启程了。
冬天的星城,寒风裹挟着湿气,如顽皮的孩童般肆意穿梭在大街小巷。
尽管寒意阵阵,却丝毫掩不住这座历史名城的独特韵味。
古老的建筑、斑驳的城墙,仿佛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街头巷尾飘来的阵阵美食香气,又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他们住进了湘江边的一家旅馆,房间简朴但干净,推开窗户就能看到江对面橘子洲头朦胧的轮廓。
放下行李,父女俩迫不及待地出门觅食。
他们来到了火宫殿,这里汇聚了众多地道的星城美食。
餐桌上摆满了色泽诱人的辣菜,剁椒鱼头鲜红油亮,辣椒的香气与鱼肉的鲜美完美融合;麻辣子鸡外酥里嫩,每一块鸡肉都裹满了香辣的调料,让人食欲大增。
父女俩大快朵颐,感受着星城美食的独特魅力,辣得额头冒汗,却又停不下手中的筷子。
从火宫殿出来,父女俩在街上悠闲地闲逛。
突然,一股独特的 “香臭” 气息扑面而来,那味道像是发酵的豆豉,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独特韵味。
顺着气味望去,只见前面一群人正围在一个摊子前,脸上满是期待的神情,父女俩好奇地凑了过去,想要一探究竟。
一块块黑乎乎的方块在油锅里翻滚,散发出的气味像是发酵的豆豉。
苏渺深深吸了一口气,眼睛发亮:“爸!正宗星城臭豆腐!我在书上看到过,这可是湖湘一绝!”
苏元正疑惑地说:“臭豆腐?怎么好像没那么臭?不是说一个人吃整个巷子的人都能被臭哭吗?”
摊主是个精瘦的中年汉子,手臂上油渍斑斑,正用长筷子翻动着油锅里的黑色方块,他操着浓重的星城口音笑道:
“那都是年轻人们传来传去的玩笑话,传的多了就变成真的了。这个以前就叫做油炸豆腐,只不过泡在卤水里的时候的确有一点味道,但也绝没有说臭得很离谱。”
前面正在排队的几个本地人说:
“这豆腐是很好吃的,你们别光听说啊,传言未必真确,自己吃到嘴里才知道,来来来!我的位置先让给你们。”
苏元正连忙摆手道:
“谢谢!谢谢!不用让,我们也来排队买一份好了,顺便看看这豆腐是怎么炸的。”
一锅里能放进好多块豆腐,让它们在油锅里慢炸,等豆腐块膨胀起来,表面鼓起小泡,边缘泛着金黄的色泽就好了。
摊主利落地捞出来,放进碗里,用剪刀咔嚓咔嚓剪上几刀,浇上一勺红艳艳的辣椒油,撒上翠绿的香菜末和葱花,最后淋上特制的酱料。
客人们端了碗,有的坐到摊主准备的小板凳上,有的就直接站在摊子旁边吃起来。
等了一会儿,终于轮到了苏渺他们,正好是锅里最后的几块,摊主把碗递过来,说:
“你们第一次吃,先要个小份的吧,喜欢呢我就在给你们炸,要不你们吃不下就浪费了。”
“好的,谢谢老板。”
父女俩坐到板凳上大眼瞪小眼,苏元正说:“要不爸爸先试试,实在不好吃那你就别吃了。”
苏渺才不担心这臭豆腐的味道呢,她上一世就吃过了,而且还蛮喜欢的。
周围几个本地人善意地笑起来,有个穿花棉袄的大婶说:“妹陀莫怕咯,我们从小吃到大的!”
苏渺毫不犹豫戳起一块,吹了吹热气,张嘴咬了一口。
她耳朵里能听见自己咬破酥皮的声音,\"咔嚓\"一声脆响,她看到父亲睁大了眼睛看着她。
“外酥里嫩!爸!你快尝尝,是真的好吃!”
苏元正鼓起勇气咬了下去,出乎意料的是,口中并没有想象中的刺激气味,而是有浓郁的,豆制品发酵过后的鲜香。
豆腐外皮酥脆,内里却像嫩豆腐般绵软,辣椒的辛香、蒜汁的醇厚和豆腐特有的发酵风味在舌尖炸开。
“哟!是真好吃啊,就是辣椒有点辣,不过这臭豆腐本身是不错的,我觉得这味道还没有腐乳刺激呢,怎么传得神乎其神的。”
摊主一边炸着豆腐一边和他们解释。
原来这原本真的就是叫油炸豆腐,因着这豆腐也是经过有味道的卤水发酵的,好久以前一些年轻人为了要将这个名号打出去,在小吃水牌上写了臭豆腐,说要和京城的王家臭豆腐打擂台。
还别说,这名头确实传得快,从此以后,“臭豆腐”的叫法逐渐把油炸豆腐取代了。
一旁一位正在吃臭豆腐的老汉转身过来说:“要真说“臭”啊,以前的确有一种臭干子味道浓,就是把香干泡到卤水里变成臭干,不油炸,就那么直接吃。
那时候小贩装在竹篮里沿街叫卖,篮子一打开,街坊邻居就知道了,要买的就自己端着空碗出来。”
原来是这样啊!苏渺和苏元正点着头,今晚吃个臭豆腐还涨知识了!
就在父女俩吃完臭豆腐,离开摊子时,听到老汉身边的小孙儿说:
“爷爷,奶奶不是说,当初就是你和朋友们最先在招牌上写的臭豆腐。”
……
父女俩是第一次在离家这么远的地方过小年,也没有特别的准备什么,只要家人在身边,身体康健,吃饱喝足,那每天都像是过年。
既到星城,革命纪念园林是必须要去的,特别是作为军人的后代,父女俩对于先辈的无私奉献有着浓烈的情感。
所以第二天,他们就去参观肃穆的烈士塔,还在那里碰到了一位坐着轮椅的老战士。
这是一所小学组织的寒假活动,邀请了老战士来给孩子们讲课。
老战士在一群孩子们的簇拥下,讲述着保卫战的故事。
他的声音沙哑却有力,他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抚摸着轮椅扶手,眼神仿佛穿透时光,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
然后看着虽仍懵懂却已经眼含热泪的孩子们,欣慰地说:
“好!好啊!革命精神后继有人!”
父女俩走出园林,苏渺问:
“爸爸,爷爷有和你说过以前打仗时的故事吗?”
苏元正遗憾地摇了摇头,说:
“没有讲过,他说不想记起也不敢记起,每次重提都是心如刀割,那不如就只往前看,只向前走。”
苏渺叹了口气,猜想爷爷确实经历过惨烈的战争,以至于留下了战争创伤后遗症,所以在战争结束后会主动去回避这一段记忆。
“欸?两位苏同志?好巧啊!”
父女俩惊讶地看着突然出现在眼前的蒋旭,异口同声道:
“蒋记者?你怎么也在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