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得能臣辅佐,是好事也是坏事。
朝堂不稳的时候,君臣合力,更容易建立功业,然而外敌尽除之后,难免又要被能臣掣肘。
这就是为何,一旦坐稳了皇位,君主就要向功臣下手。
淮郡王现在还没资格思量这些,皇位对他来说格外遥远,王晏也不是当朝宰辅,所以这种对王晏抵触的情绪,他不该有。
但是……他有时候,真的看王晏不顺眼,好似做了几十年的对手,那些厌弃都写在了骨子里,就算带进棺材,到了黄泉,也能想起来。
淮郡王甩掉心头的这些情绪,迎上去:“如何?官家可将差事给了你?”
王晏点头。
淮郡王露出一抹笑容:“官家还是信任你的。”遇到这种大事,干臣永远是最好的选择。
淮郡王接着道:“接下来你要如何做?”
王晏微微思量,想要将一个枢密使下狱没那么容易,谢易芝想要为自己脱罪,一来要毁掉所有证据,二来要引发党争。
一旦被党争裹挟着往前走,那么谢易芝与妖教勾结之事,就会被解读为构陷。节奏被谢易芝掌控,他们这些状告谢易芝之人,反而要面临自证。
到时候谢易芝那边推举出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臣,为其伸冤,那些因党争被牵累的官员,自然而然就会倾向于谢易芝,那时候任凭他们拿出什么证据,都会被质疑真假。
所以,即便王晏想要带人前去护着谢玉琰归京,也只能压制住这个念头,关键时刻他得信任阿琰,同样的阿琰也会信他。
王晏看向淮郡王:“郡王爷该去慈宁宫请太后娘娘出面,退掉与谢家的婚事。”
淮郡王眯起眼睛,所以这是过河拆桥,不但不与他说实情,还要防着他。
“我会去说,”淮郡王道,“既然谢二娘子是妖教的人冒充的,自然婚事不作数。”
王晏看着淮郡王:“不管谢二娘子是谁,都不再与郡王爷有婚约。”
淮郡王板着脸,不过片刻之后他不禁笑了:“鹤春,你可知晓现在的你,看起来像什么?”
“秦王府池塘中养着一对天鹅,有一天母天鹅突然不见了,那公天鹅急得团团转,在池塘里叫了好几日,直到母天鹅飞回来。”
“你与那公天鹅有什么不同?”
说完他伸手拍了拍王晏肩膀:“我答应你的事,一定会做到,现在我就去慈宁宫,请太后娘娘出面收回赐婚的圣旨。”
两个人在宫门口分开,淮郡王站在原地,用一种放松的姿态,微微弓着身子,抄着手看着王晏的背影。
如果他不肯退婚,想方设法也要将谢娘子迎娶进门,不知道王晏会怎么做?
王晏在宫门口翻身上马,刚好谢易芝的轿子落下。
谢易芝掀开帘子走出来,他抬眼就瞧见了骑在马背上的王晏。两个人对视的瞬间,一个高高在上,眼睛中满是锋锐,一个猫着腰,眉宇里夹杂着忧虑和愁绪。
王晏没有与谢易芝说话,也不曾见礼,径直在他面前催马前行。
谢易芝身边的管事见状想要数落王晏失礼,最终没有开口,这样的时候,不能再给自家老爷添堵。
谢易芝稳住心绪,整理了一下官袍,向宫门走去,等候在那里的内侍立即走出来。
“谢枢密,”内侍低声道,“官家让奴在这里等您。”
谢易芝颔首:“劳烦中官,现在就引我去面圣。”
内侍却没有挪动脚步,反而道:“官家另有要务,今日就不见枢密使了,劳烦枢密使回去等候,官家得了空,定会再让人去府上传召。”
谢易芝心中一凉,一股寒气从脚底升起,所到之处仿佛皮肉都被冻住,他差点就要站立不住。
官家不见他了,这是在他没有为自己辩解的情形下,就做了决定。
他是枢密使,大梁的宰执,居然在这种时候,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内侍说:“官家得了空,会让人来府上传召。”
这意味着,他很快就会被夺了官职,回家“养病”。否则他每日都会早朝,何用再另行传召?
谢易芝脑海中浮现出方才与王晏对视的情形,此时此刻他才算将王晏的意思看清楚。王晏目光中的蔑视,是在宣告,他永无翻身的可能。
谢易芝咬牙看向内侍:“还请中官代为禀告官家,我有要事面圣。”
内侍笑着道:“官家说了,谢枢密有事不用着急,可缓一缓再禀告,若是军务……不妨先递送劄子。”
“枢密使,今日官家着实无暇分身,枢密使还是先回去吧!”
内侍不敢阻拦他,显然是官家早就吩咐下来,无论他说些什么,也不会召见。
谢易芝点点头:“那就劳烦中官了。”说着他转身向回走去。
不过才几步路,他却好像走了许久,得势之前那种无力感再次回到身体里,当年比他聪明的二弟,如同一座高山般挡在他面前,明明他也年少得志,早早入仕,却并不被人注意。
他可是嫡长子,在父亲嘴里仅仅就是“尚可”二字,无论如何努力、抗争都是无望,甚至连与徐家联姻,父亲也绕过他,选了二弟。
若不是这般,他如何能看上徐姝?他就是要父亲看一看,没有长辈为他做主,他也一样能拿到他想要的。
本来他与二弟还能维持表面的和平,谁知晓二弟会前去韶州,还打起了招安妖教的主意。
妖教可是他早就看上的一块肥肉,他要利用妖教为他做事,在那时候他已经因此获利。妖教被招安,他做的那些事就有可能败露。
果然二弟发现了端倪,已经悄悄追查妖教在海上的那些买卖,他再不动手,死的那个人就会是他。
能争得枢密使之位,他步步艰辛,付出了太多,决计不能就这样栽在两个小儿手中。
谢易芝弯腰坐上轿子,既然王晏敢这样对付他,那不妨就来个鱼死网破。
“将刘仆射请过来,与他说……我要动手了,那些弹劾王相公的奏章和证据,明日早朝要一并呈于圣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