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徐璟筹谋一生,一朝落败。
到死他都怀着不甘,幻想着自己还能够逃出生天。
徐谕虽是文弱,但他知道斩草要除根的道理。
徐璟能力太强了,留下他就是个祸患,他没有必要去冒险。
如今皇嗣四人再死一人,太子徐元不出意外会永远留在的西北。
至于四皇子徐璋,琉樱国的水师非常强,他能不能活着回来是个问题。
就算是活着回来了。
洛京城也变了天,他也不可能掀起任何的浪花的。
徐谕目光从远处收回,对于徐璟的死,他没有任何的怜悯之心。
他将手中的宝弓随意扔给了韩常侍,“带人将宫中残余的乱党清除,一个不留,若是放走一个,本王拿你充数!”
“喏!”
韩常侍应声,立马就吩咐了下去。
徐谕又道:“让礼部的人来一趟,给本王举行登基大典!”
韩常侍点头,林若鸿却是开口劝说:“殿下不可,太子尚在,您若登位,那便是谋逆篡位。”
徐谕眉头一皱,他之前就想过这个问题。
所以才在西北为徐元布下滔天杀局。
现在自己这边已经成事,接下来就要看看西北那边的情况了。
如果不出意外,按照自己所想,西漠大军起兵,今日整个西北便是西漠人的天下了。
徐元作为太子,必死无疑。
而这也是徐谕与捷克不花之间谈的一场交易。
“林相以为,本王当如何?”
徐谕一甩袖袍。
他已经做好了登基的准备,不然怎么会连龙袍都已经换上了?
大位就在眼前,让徐谕不登?他做不到。
林若鸿沉重道:“国不可无君,太子在,则不登位,太子若亡,殿下奉旨登位!”
徐谕拉下了脸色,道:“若老六不死,还回到洛京城了呢?本王岂不是到手的皇位要拱手相让?”
林若鸿连忙回答道:“太子殿下身在西北,殿下不会让太子回洛京,不是么?”
见徐谕颔首,林若鸿又道:“太子尚在,殿下可先以监国之名掌控洛京,时机已到,奉旨登基!”
徐谕闻言,沉默了下来。
林若鸿说的并没有错。
徐元身为太子,他才是真正的皇位继承者。
若是他无视徐元,那就跟徐璟一样,是谋朝篡位了。
徐谕做了这么多的布局,为的就是顺位继承。
如果现在强行登基,那这些年的布局岂不是都白费了?
“韩常侍!”
徐谕似乎想清楚了。
他唤了一声韩常侍。
韩常侍立马上前听命。
“让礼部和吏部的人来见本王,登基一事如林相所言,暂缓便是,本王要先掌监国一职,实权先抓在手上!”
“喏!”
“对了,让兵部尚书何进也来见我!”
……
韩常侍奉命退去。
皇宫之中,后宫的嫔妃们全都躲在自己的寝宫不敢出门。
寝宫外,不断传来厮杀声。
伴随而至的,还有利剑切开身体的声音,以及那鲜血狂涌而出的嗤嗤声。
天,虽然亮了。
但徐璟一党包括他带来的甲士却是天塌了。
宫中大清洗进行了很久。
徐谕口中的乱党,终是被全数清算。
皇宫地面的青石板,无一不被鲜血浸透。
刺鼻的血腥味冲天。
寺人和婢子生生重洗了一个时辰,但那血腥味依旧散不开。
成堆成堆的尸体,被人运送离开。
那些尸体上穿着的,全都是一样的甲胄。
寺人间,小声交谈。
“太可怕了!昨天夜里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宫变了,皇位争夺就是这般血腥,你来的时间短,不知道很正常!”
“死太多人了,足足好几千呢!连大殿下都死了。”
年长些的寺人嗤笑一声:“那又什么,当年陛下登位,那尸山血海比昨夜的还恐怖,管他是什么尊贵的身份,死了还不是一具尸体而已,你看那边,大皇子的尸体就堆在那里,根本无人过问。”
年少的寺人抬头望去,果然那车上的尸体堆中,其中一具身着黄袍的尸体,就是他们所熟知的大皇子徐璟。
徐璟在宫中多年,寺人和婢子哪一个不认识他?
“还真是,堂堂皇嗣,居然这些庸人堆在一起,生的好又如何,甚至还比不上咱们寺人!”
“可不是么?帝王家就是这般无情,这洛京的天要变了,以后就是二殿下的天下了。”
“唉!”
“行了,别说了,小心隔墙有耳,让人听了去,咱们是要掉脑袋的,快将这些尸体运出城,干慢了可要被问罪的!”
……
金銮殿。
文武百官……不,百官不到一半。
但六部尚书都在这里。
昨夜发生的事情,他们历历在目。
天子大行,大皇子徐璟以武镇压众人,准备天亮登位。
可这才过去多久,将要登位的人就换成了二皇子徐谕。
他们虽然没有看到事情的经过,但他们心中很清楚昨夜都发生了什么。
二皇子徐谕站在龙椅前方,他身着黄袍,只是上面的龙非五爪,而是四爪。
文武朝臣躬身站着,每个人都低着头不敢说话。
还是徐谕率先开了口:“诸位,昨夜大皇子徐璟谋逆,本王奉天子遗诏诛贼,今太子未归,本王奉旨监国,还望诸位大人能够相助一二!”
徐谕开门见山。
多余的话都没必要说了,毕竟谁都知道徐谕的野心。
众臣相互对视,他们都在看其他人的态度。
这时。
户部尚书李金科站了出来:“殿下既是奉旨监国,那臣等必鼎力支持。”
李金科本就是徐谕一党。
现在他站出来表态,其他人也不好在沉默了。
吏部尚书彭畅本是徐璟的人,但他昨夜做了一个识时务者的俊杰。
徐谕大发慈悲留了他一一条性命。
“臣也愿意鼎力相助殿下!”
那些朝臣见彭畅都认了,便不敢再有半点怠慢。
“臣等愿意相助殿下!”
“臣等愿意……”
所有朝臣纷纷表态,似乎担心表态慢了,会招来徐谕的记恨,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徐谕看着眼前的朝臣,嘴角微微上扬,脸上掠过了满意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