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一边说着,一边无奈地摇头。
荀彧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刘轩心中自然明白。
因此刘轩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
这鼓励生育政策现在也必须实施,毕竟人口的增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便是现在开始实施,也得好多年才能看到效果。
可朝廷的财政状况又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恐怕会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见刘轩有些沉默,贾诩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眼睛一亮,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也不必为此事过于担心。马超等人不是去了草原自治州,准备教训一下扶余国吗?那咱们就和之前对付倭国和外族三国一样,将其财富全部洗劫一空。这来钱速度可是一等一的快啊!扶余国虽小,但积攒多年的财富定然不少,若是能顺利夺取,定能缓解朝廷的财政压力。”
贾诩的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扶余国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汉的国库。
对此刘轩哈哈一笑,原本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说道:“还是文和有经验啊!你这主意倒是不错,以战养战,既能打击外敌,又能充实国库,一举两得。”
刘轩心中对贾诩的提议十分赞赏,觉得这确实是一个解决财政问题的可行办法。
贾诩听到这话老脸一红,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陛下过奖了,孔明也有经验呢。”说着,还偷偷看了一眼诸葛亮。
诸葛亮一听这话直接白了一眼贾诩,没好气地说道:“文和,你这话可就不地道了,我可是跟你学的呀”
贾诩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孔明莫要生气,我这也是为陛下分忧嘛。如今朝廷财政困难,这也是无奈之举啊。”
这时戏志才又上前说道,神情严肃,目光坚定,说道:“那扶余乃是一个小国,掠夺财富有限。依臣之见,扶余国周围那些小国也可以一同处理了。虽然他们现在没有挑衅大汉的意思,但难免日后不会有。我们也得考虑日后的事情,不能养虎为患。如今大汉国力强盛,正是扩张势力、消除隐患的好时机。若能将这些小国一并纳入大汉的版图,或者让他们成为大汉的附属国,每年进贡,那朝廷的财政收入将会大大增加,也能为大汉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
戏志才一边说着,一边在心中描绘着大汉未来的宏伟蓝图。
闻言刘轩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身后,在朝堂上来回踱步,笑道:“说的很有道理,甚合朕意。即可给马超和庞统传信,将朝廷的意思告诉他们。让他们在攻打扶余国的同时,留意周边小国的动向。若有机会,便将他们一并处理了。同时也要将此习惯当成对外战争前的一种培训,要让将士们明白,战争不仅仅是为了保卫国家,也是为了获取资源、扩大势力。要将此法当成一种传统,往后定要遵循。不过,在行动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减少对百姓的伤害,不要让天下人觉得我大汉是残暴之国。”
众人闻言皆称遵命,声音整齐而洪亮,在朝堂之上回荡。
刘轩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对众人的信任与期待,随后又缓缓说道:“不过此法虽然来钱快,能在短期内缓解朝廷的财政压力,但也不是长久之计。战争终究是残酷的,而且频繁的掠夺也会引起他国的不满和警惕,说不定会引发更大的危机。我们得将商业贸易发展起来,这才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本之道。我之前让在幽州和扬州建立的民用码头现在怎么样了?”
闻言陈宫上前一步,恭敬地拱手回答道:“陛下,码头选址之事早已完成。幽州设立了两座民用码头,扬州同样也设立了两座。这选址可是经过华夏交通集团、华夏商贸集团、造船工程与海洋工程、测绘等多个部门多次实地考察,综合考量了地理位置、水深条件、周边贸易需求等诸多因素才最终确定的。另外,民用造船厂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幽州一座,扬州一座,如今也马上建成。而且现在都已经收到订单了,不少公司听闻朝廷大力支持民用造船和对外贸易,纷纷前来订购船只,准备投身到这蓬勃发展的商业浪潮之中。”
陈宫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这些码头和造船厂的建成,将为大汉的商业贸易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刘轩听到这些,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那就好!这可是朕布局商业贸易的重要一步。工部下面的工商管理总局可得好好宣传一下。对外贸易的话,现在有减少税收的政策,这可是朝廷给予各公司的巨大优惠,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同时,为了保障安全,还能得到海军的护航。不仅如此,还能得到一份大概的海域地图(这地图乃是刘轩在超级计算机上面找到的,但他也不确定准不准,因此才叫大概)。这海域地图虽不敢说百分百精准,但也能为各公司的航行提供一些参考,减少他们在茫茫大海上迷失方向的风险。”
刘轩一边说着,一边在心中憧憬着大汉商业贸易繁荣的景象。
闻言荀彧神色庄重,拱手说道:“陛下放心,臣定会将此事安排妥当。工商管理总局会立刻制定详细的宣传方案,将朝廷的优惠政策、海军护航以及海域地图等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出去,让每一位有意投身对外贸易的商贾都能知晓。”
刘轩满意地点点头,说道:“有文若在,朕放心。此事刻不容缓,你们回去之后赶紧实施起来。商业贸易一旦发展起来,不仅能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还能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
众人齐声说道:“陛下圣明!臣等定当不负陛下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