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物色好了合适人选。卫生所需要一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人掌管,这样既能赢得民心,又能监控药品流向”
“国营饭店要安插懂经营、会算账的亲信,掌握招待费和采购大权。”
“服装店则需要能说会道、熟悉市场的年轻人,打开对外联络的窗口。”
“可这些人从哪找?”
宋主任皱着眉头问道。王建国嘴角扬起自信的弧度,从包里掏出一叠资料:
“县卫校的优秀毕业生、国营食堂退休的老会计、服装学院的返乡大学生。”
“这些人有能力、有抱负,却苦于没有机会。我们给他们平台,他们自然会成为我们最坚实的力量。”
雨势渐渐变大,雨滴在屋檐下形成一道细密的水帘。王建国走到窗前,望着雨中的街道,声音沉稳而坚定:
“当这些关键部门都掌握在我们手中,物资、资金、信息就能形成闭环。”
“到那时,无论是人员调配、项目审批,还是突发事件应对,我们都能占据主动。这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张密不透风的网,任谁也难以撼动。”
宋主任沉默良久,起身走到地图前,看着被红线圈起的各个场所,喃喃道:
“建国,你这盘棋,下得够大啊……”
王建国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窗外的雨幕中,远处的灯光在雨水中晕开,宛如无数闪烁的希望。
窗外的夜色不知何时浓得化不开了,宋主任望着王建国在台灯下侃侃而谈的侧脸,喉结几次上下滚动却发不出声音。
烟灰在指间凝成寸长的白柱,直到落在褪色的中山装前襟上,烫出一个细小的焦痕,才惊觉自己竟已出神许久。
记忆突然闪回去年,这个总爱穿洗得发白工装的年轻人刚调来供销社时,自己还曾在背后嫌他书生气太重。
此刻再看对方摊在桌上的计划书,那些精密到令人窒息的人事安排。
环环相扣的资源调配,哪里像个基层干部的手笔?分明是在棋盘上布下天罗地网的执棋人。
\"您看这个资金闭环设计......\"
王建国的声音突然变得遥远。宋主任的目光掠过对方标注着不同颜色的批注,恍惚间看见二十年前自己初入体制时的模样。
那时的自己也有过这般雄心壮志,只是在岁月的消磨中,渐渐把棱角磨成了圆滑。
而眼前的年轻人,竟能把每个环节都算到极致,甚至连五年后的发展路径都铺陈得严丝合缝。
后颈突然泛起一阵凉意。
宋主任想起去年那场激烈的人事竞争,自己为了一个副书记的位子,与隔壁粮站的老周明争暗斗三个月,最后两败俱伤。
若是当时面对的是王建国,恐怕早已被不动声色地挤出局,还不知对手用的什么手段。
\"宋主任?\"
王建国疑惑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宋主任慌忙掐灭烟头,却在颤抖中打翻了桌上的茶杯。
褐色茶渍在\"服装店人员架构表\"上晕开,宛如一张正在蔓延的蛛网。
他手忙脚乱地擦拭,却听见年轻人温和地说:
\"没事,这份我还有备份。\"
这句话像根细针扎进心里。宋主任突然意识到,对方的每一个计划都留有后手,每步棋都藏着退路。
若是换成自己站在对立面,恐怕连出招的机会都没有,就会被滴水不漏的布局绞杀得干干净净。
冷汗顺着脊背滑进裤腰,宋主任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他望着王建国收拾文件时有条不紊的动作,突然想起镇东头那棵百年老槐树。
春日抽芽时无人在意,待察觉它遮天蔽日的树冠,根系早已穿透了整片地基。
\"年轻人,好手段。\"
宋主任勉强挤出笑容,声音却比自己预想的沙哑。
他在心里默默发誓,往后定要与眼前人交好,不仅因为对方的谋略,更因为那深不见底的城府。
这样的人,若是成为敌人,恐怕连怎么输的都不知道。
窗外的风卷起几片枯叶,扑在玻璃上发出沙沙声响。
宋主任伸手关窗时,看见月光下王建国的影子拉得很长,几乎覆盖了整个办公室。
宛如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所有可能的变数都笼罩其中。
老式座钟的铜摆有节奏地晃动,在墙上投下摇晃的暗影,时针已悄然指向九点。
王建国和宋主任围坐在堆满文件的办公桌前,台灯昏黄的光晕下,摊开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砖厂各岗位人员名单与薪资方案。
钢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与窗外偶尔传来的狗吠声交织,将天色衬得愈发静谧。
\"技术科科长就定老周吧,他在砖厂干了十五年,烧窑技术全镇没人比得上。\"
宋主任用红笔重重圈住周德海的名字。
\"不过薪资这块......\"
他的笔尖在\"月俸90元\"的数字上悬停,眉头拧成个结。
\"这比原来厂长的工资还高,怕是要遭人议论。\"
王建国伸手将茶杯推到宋主任手边,杯壁氤氲的热气模糊了镜片:
\"宋主任,现在砖厂正处改制关键期,技术是根基。老周愿意跟着咱们干,不光是为钱——上次张副局长想挖他去县里砖厂,他都没松口。\"
他顿了顿,翻开另一份报表。
\"而且咱们的成本核算里,新技术能把次品率压到5%以下,这点省下的钱,足够支付高薪。\"
宋主任摘下眼镜擦拭,镜片上的雾气消散后,他盯着报表上的曲线图良久,终于重重叹了口气:
\"你小子,算盘珠子都打到云彩眼儿里去了。\"
说罢,他摸出钢笔,在薪资栏用力写下批注,墨迹在纸面上晕染开来。
\"行!就按你说的办!\"
敲定最后一个车间主任人选时,挂钟突然发出齿轮转动的咔嗒声,紧接着敲响十下。
宋主任揉着发酸的肩膀起身,从抽屉里取出信笺纸,蘸墨的笔尖在瓷砚上轻轻刮蹭:
\"推荐信得重写,之前那份没把你这整套用人方案写进去。\"
他的字迹苍劲有力,每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写到关键处,还特意在\"创新管理模式\"几个字下面重重画了三道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