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地府四长老洪栀荋,找到二长老金谧,约他去大长老处开会。
二位谈起日游所副帅萧西风,金谧提到萧西风曾经一气呵成连晋四层之事。
洪栀荋说,她不信仅仅因为对方修炼天赋惊人,金谧就会长期关注并故意接近萧西风。
金谧便道:“洪师妹,府主要你配合大长老分管审判司,我不得不佩服他老人家的眼光独到。你说得没错,我一直关注他,确实另有原因。”
金谧把话头停在此处,洪栀荋知道,自己再不配合,他就真的不会往下说了。
洪栀荋便问:“靳师兄,那是什么?”
金谧看她一眼,眼神似乎在说,怎样,我就不信你不捧一句。除非你真不好奇。
他却不知,洪栀荋其实真的不是太好奇。
在丰都地府,金谧和她是真正师兄妹。
她只是觉得,自己这位师兄聊天风格一向如此,自己得迁就点。
否则这天就聊不下去,场面未免尴尬。
只听金谧一笑,以神秘语气道:“洪师妹,你知道吗,我后来查到:这萧西风生前是南朝宋国彭城王府的得力家兵、钱塘五人战阵的首领。而彭城王是皇帝刘义隆的四弟,后来有志篡位,被皇帝弄死。萧西风五人在那位彭城王被诛前一个月,莫名其妙死在出征途中,而且是因战船倾覆而被淹死。”
说到这,金谧止住身形,望着洪栀荋道:“洪师妹,你有没咂摸出点什么意思?”
在丰都地府,洪栀荋以逻辑推理出名。
她稍微琢磨,立即有些惊奇:“金师兄,你的意思是说,阴修萧西风算计人间皇帝,可能是报自己五人和东家身死之仇?也就是说,他可能有前世记忆?”
金谧伸出右手大拇指:“师妹就是师妹,分析问题一针见血。”
洪栀荋:“分神魂魄也会给阴修带回一些人世记忆,不过那些记忆对修士意义不大。萧西风那时刚成为阴修不久,现在也没到分神境,他的前世记忆不可能是分神魂魄带来。那么……”
她盯着金谧,瞪大眼睛:“大能转世重修?”
金谧轻轻摇了一下头:“我不敢肯定,只能说有这种可能。”
洪栀荋也缓缓点了点头。
她转移话题道:“现在也得不出结论。金师兄,咱们走吧,先去大长老那里开会,别让他久等……”
金谧:“对、对,走吧,先去开会。”
二位阴修随即闪身消失。
******
萧西风与金明(谧)分手后,隐身朝洛阳而去。
他一路走一路琢磨。
这次与金明对话,他得到一个重要信息:突破合道境的特殊资源,名字应该叫做“分神果”。
另外,自己的六境化凡术,在合道境修士面前应该没有破绽。
金明的反应表明,他没有看出自己的真实境界。
对金明纠缠自己的原因,萧西风无法判断。
于是,他就不想这档子事,加速赶回洛阳。
*****
尔朱荣亲率大军攻打洛阳,被挡在河桥之北。
三日组织11次强攻,却毫无建树。
精心布局的洛阳守军内应也被屠杀殆尽。
此时正值夏季,烈阳酷暑,习惯了北方气候的契胡骑兵难耐炎热,纷纷病倒。
十分迷信天命的尔朱荣认为,种种迹象说明:运势现在在对方那边。
——尔朱荣从未遭遇如此败绩,而且深感过河无望,内心几近崩溃。
他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觉得应该等秋后凉爽些再说。
反正洛阳就在那,也不用担心它跑了。
……
萧西风回到洛阳时,正逢尔朱荣召集谋臣、将领们商议下步攻城事宜。
尔朱荣提出了自己想法:暂时撤军,秋后再来。
以贺拔胜为代表的作战将士一方,赞成尔朱荣的决策。
他们当初见到关于无名小卒陈庆之的战报时,都露出不屑的神色。
有人认为那是中原英雄都不在当地,让陈庆之捡了便宜。
有人则根本不信战报,觉得那是打了败仗的将领和地方官联合起来,拔高敌军实力、夸大事实,为自己开脱。
待这些人亲自参战,和陈庆之干了十几仗后,大伙这才没了脾气、不再吱声。
听老大尔朱荣说先撤,这些将领们都在心里舒了一口气。
萧西风躲在暗处,见到尔朱荣的武将们都成了惊弓之鸟,便尝试影响在座的文官意识。
很快,军事会议现场奇妙的一幕出现了:文官参军、主簿都一致反对撤军。
黄门侍郎杨侃道:“大将军您出兵时,在洛阳军中有无内应,不是出兵的先决条件吧?胜败乃兵家常事,哪能遇到顿挫就退兵呢!现在天下人都盯着洛阳战局,如果大将军无功而返,威名必定大损啊!既然攻桥不利,不如换个思路。咱们在民间征用木板,再下令军士砍伐木头、竹杆,扎成筏子。现在是夏天,军队用筏子也能渡江。”
中书舍人高道穆也道:“大将军,您的大军兵强马壮,如果令军士、民夫扎好筏子后,在洛阳上下游几百里摆开阵势,好似要全线渡河。这样一来,洛阳守军防不胜防,我军一定能分部突破到南岸。您的大军只要过了黄河,洛阳就是囊中之物了。”
尔朱荣被几个文官一开导,像是打开了一扇天窗,思路开阔了许多,信心也恢复了大半。
他是个十分迷信之人,于是让天文学家、车骑将军刘灵助卜一卦。
刘灵助马上找来法器,摆开架势进行占卜。
最后,刘灵助道:“大将军,属下占卜结果是:不出十日,河南必平!”
这下,尔朱荣的信心恢复到八成,打消了撤军念头。
正在此时,曾任司州牧的伏波将军杨?带着族人前来求见。
杨?说,这些族人都是洛阳上游二十里处的马渚乡渔民。
他们之前划船载皇上元子攸渡河后,藏起了十几艘船只。
现在,他们听说大将军的军队要渡河作战,愿意为大军做船夫、向导。
尔朱荣见到他们,听了杨?的言语,顿感时来运转,心里有种天都亮了的味道。
7月18日夜里,尔朱荣派尔朱兆和贺拔岳一道,率领几百精骑,从马渚西硖石村悄悄渡过黄河。
马渚对面的黄河南岸有洛阳守军的河梁要塞,元颢之子、领军将军元冠受驻守这里。
南岸守军发现北军骑兵渡过黄河登陆南岸,立即上报统帅元冠受。
元冠受率军上前迎击。
尔朱荣派出的几百突击骑兵,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猛士,尔朱兆和贺拔岳两人更是猛将。
几个回合后,元冠受的3000军士被几百契胡骑兵全歼。
元冠受被俘。
契胡骑兵拿下河梁要塞,又找到了部分船只,便开始源源不断运送北军渡河。
黄河南岸的契胡骑兵越来越多,阵地向下游洛阳扩展。
驻守黄河北大营的卫将军元延明,得知上游河梁要塞失守,元冠受被俘,立即感觉凶多吉少。
他想想,自己没必要与尔朱荣硬拼,于是带着少量亲随、弃众南逃。
他一直奔到梁国境内才放慢脚步。
伪皇帝元颢收到儿子被擒、元延明脱阵逃跑消息后,顿感大事不妙。
他也不理会什么皇位不皇位了,老命要紧。
于是,皇帝元颢率领几百禁卫死士,也向梁国奔逃、去找东家萧(衍)菩萨。
只有元彧不慌不忙,老神在在地率军从洛阳南门大营撤回皇城里,自觉保护皇宫秩序。
反正俺是出名的大孝子,只要老母亲尚在,甭管谁来坐皇位,俺都愿意做走狗一名。
要杀要剐、或者封官赐爵,随便!
——元彧如此作想。
最苦的自然是陈庆之。
他的队伍驻扎在黄河北岸的北中城。
现在,南岸失守,洛阳也就失守了。
他的几万队伍里,从老家义兴郡(宜兴)招来的老乡兵还剩堪堪5000人不到。
元延明逃走后,他的卫将军府都督高琳稳住军队,向尔朱荣投诚。
尔朱荣命他率军由河桥包抄陈庆之后路。
陈庆之率军拼死杀退高琳队伍,最后丢下其他人,只带着4000多名梁军老乡,向南后撤。
4000多名南梁军士无论如何走位,也摆不脱魏军的追击。
因为追击他们的是尔朱荣本人所率契精胡兵。
契胡骑兵不擅攻城,但这种山地攻守战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南梁义兴兵战力本来不差,但也不是对方敌手,加上人数弱势,只能一边搏杀一边突围。
这支队伍逃到嵩山附近时,只剩21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