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罗卫星的激光束击中陨石的刹那,林夏在地面控制中心握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指尖的雷电灵力顺着控制台的纹路蔓延,在屏幕边缘激起细碎的火花。那颗直径百米的陨石在强光中崩解成星尘,银白色的碎屑像被风吹散的盐粒,在同步轨道上缓缓飘散。而卫星舰体的 “封界符” 阵盘同时亮起 —— 淡金色的符文顺着激光轨迹蔓延,在陨石碎裂处凝成透明的屏障,将飞溅的碎石挡在既定轨道外,屏障表面的符文还在缓慢流转,像层会呼吸的薄膜。
“道器双生引擎双功能测试成功!” 他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参数,激光功率稳定在 85%,符文壁垒的灵能损耗仅 0.3%。“这才是真正的‘天眼’—— 既能挥剑斩威胁,又能筑盾护安宁。” 林夏调出卫星的实时画面,激光炮的炮口还残留着淡绿色的微光,而封界符的屏障已开始收缩,将捕获的碎石碎片慢慢引导向大气层,这些碎片进入大气层后会燃烧成流星,不会对地面造成任何威胁。
此时的同步轨道,三十颗天罗卫星已组成完整的防御网。它们像镶嵌在黑丝绒上的珍珠,在宇宙背景中闪烁着淡金色的光。每颗卫星的太阳能板边缘都刻着 “聚灵符”,纹路在吸收宇宙中的稀薄灵气时会泛起银光;核心舱嵌着量子芯片,AI “天枢” 的意识在芯片间流转,数据流像条无形的线,将三十颗卫星连成有机整体。
“检测到空间站裂缝的幽蓝波动增强,能量等级提升至五阶初期。” 天枢的电子音带着金属共鸣,却比之前多了几分灵动,“波动频率与雪域圣城的冰纹符文重合度 72%,推测为远古灵脉残留。这些波动正在尝试渗透封界符的屏障,当前防御效率 91%。”
高乐站在 “启明号” 的观测台,望着那道从空间站蔓延出的幽蓝裂缝。裂缝周围的空间在轻微扭曲,途经的星光都发生了折射,像透过水幕看到的幻影。天罗卫星的雷达扫描显示,裂缝深处有微弱的灵能流动 —— 不是煞气的阴冷,也不是普通灵气的温和,更像某种沉睡的意识,在黑暗中缓慢呼吸。
“让卫星靠近些,用封界符试探。” 他下令,指尖在观测台的星图上划出安全距离,“保持三公里间隔,别激活它,先记录灵能特征。注意同步传输数据给地面,让玄灵子和大道芯片同时分析。”
天罗卫星缓缓推进的过程中,意外先一步发生。一群漏网的丧尸孢子突然从陨石带冲出,它们的外壳裹着幽蓝冰晶,像被冻住的萤火虫,显然是被裂缝能量污染过。冰晶表面的纹路与裂缝波动频率一致,接触到卫星的探测光束时,竟发出刺耳的共振声。
“激光炮准备!” 林夏的指令刚发出一半,卫星已自主调整角度。淡绿色的激光束精准扫过孢子群,冰晶在强光中炸裂,而封界符同时展开,将冰晶碎片困在半球形屏障内 —— 这是天枢根据第 31 章的作战数据做出的自主决策,反应速度比人工指令快 0.8 秒,连屏障展开的弧度都经过优化,刚好能容纳所有碎片。
“AI 的学习能力超出预期。” 徐爷爷看着天枢生成的战术报告,报告里不仅分析了孢子的运动轨迹,还标注了冰晶的灵能结构,每个数据点旁都附着对应的应对方案。“它把激光参数和符文强度做了动态匹配,就像修士在战斗中调整灵力输出,能根据敌人的强度实时变化。”
他指着报告末尾的灵根数据模型,三维图像里,冰晶的灵能流动轨迹清晰可见:“林夏,试试把这个模型输入‘大道芯片’原型 —— 这是目前最接近远古灵脉的样本,说不定能让芯片更精准地模拟灵能流动。”
大道芯片是鸿菱商会的新研发,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刻着肉眼难辨的灵纹与电路。林夏立刻调出芯片测试界面,当孢子冰晶的灵能参数输入后,芯片突然亮起淡蓝光晕 —— 这是从未有过的反应,蓝光中甚至能看到细小的符文在流动,仿佛芯片 “读懂” 了冰晶里的远古灵脉信息。
“它在解析裂缝的灵能法则!” 林夏激动地记录数据,笔尖在纸上划出残影,“你看这里的波动曲线,芯片正在模仿这种频率自主调整 —— 如果能掌握这种法则,芯片或许能让机械拥有类似修士的灵识,不用依赖程序就能做出判断!”
测试进行到午后,天枢突然发出预警,红色的警报图标在所有屏幕上闪烁:“检测到 3 处新的空间裂缝,分别位于雷泽城、沃土城、碧海港上空,均为微型裂缝,长度约五十米,灵能波动与空间站同源。”
全息投影里,三道淡蓝色的细线正从大气层外垂下,像根系般扎向地面的灵脉节点。雷泽城上空的裂缝正对着引雷阵,沃土城的裂缝在灵植海上空,碧海港的裂缝则靠近近海灵脉 —— 它们像被无形的手引导,精准瞄准了三处灵能最旺盛的地方。
“是空间站裂缝的‘支流’。” 高乐立刻联系各城,通讯器里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急促,“启动地面封界符阵,配合天罗卫星的屏障 —— 别让裂缝接触灵脉!一旦融合,可能会引发灵脉暴走!”
天罗卫星随即调整轨道,三十颗卫星的光芒在同步轨道连成环,封界符的光芒在微型裂缝周围亮起,形成倒扣的 “能量碗”。碗壁的符文与地面阵盘共振,将裂缝与地面隔绝,接触到碗壁的幽蓝光芒像撞到玻璃的水珠,纷纷滑落。
道祖观的修士们在此时提供了关键帮助。他们通过界域大阵向卫星传输 “锁灵咒” 的符文数据,清玄道长亲自掐诀注入灵力,符文在光带中流转时,竟自发修正了几处微小的偏差。天枢将其转化为量子指令后,封界符的屏障突然泛起青芒 —— 这是符咒与芯片结合的效果,屏障对灵能的阻隔效率提升至 99%,连最细微的灵能波动都无法穿透。
“这就是‘道器双生’的真正威力。” 清玄道长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带着灵力共振的回响,“机器承载法则,符咒激活灵性,缺一不可。就像这屏障,没有芯片的精准控制,符咒的力量会溃散;没有符咒的灵性,机器只能做机械防御。”
意外的收获来自沃土城的田间。当微型裂缝的灵能渗透到灵植海时,AI “农灵” 操控的纳米机器人突然聚集过去 —— 这些机器人刚植入了大道芯片的测试版,头部的感应装置亮起蓝光,竟自主开始吸收裂缝灵能,转化为滋养九节稻的淡绿色灵力。
“它们有‘趋利避害’的意识了!” 苏禾惊喜地汇报,画面里,机器人像群忙碌的蚂蚁,围绕着灵能渗透点活动,却避开了其中夹杂的微量煞气。“芯片让机器人能感知灵能好坏,这和修士的灵识感应很像!你看那只机器人,它甚至在给九节稻的根系‘按摩’,让灵力吸收得更快。”
徐爷爷看着纳米机器人的活动轨迹,突然想起道祖观正在炼制的 “灵智丹”—— 那是种能让机械傀儡产生灵识的丹药,丹方里的 “醒神草” 刚好能强化灵能感应。“把这些机器人的芯片数据传给道祖观,” 他对林夏说,“让他们试试用灵智丹的丹液浸泡芯片 —— 丹药的灵性或许能加速灵识觉醒,让芯片不仅能分析数据,还能产生类似‘直觉’的判断。”
黄昏时分,天罗卫星完成了最后一项测试:用封界符加固空间壁垒。三十颗卫星的符文同时亮起,在威亚世界的同步轨道形成巨大的金色穹顶,穹顶的弧度完美契合大气层轮廓,符文的光泽随着灵能流动变化,像片倒扣的星空。裂缝的幽蓝波动撞在穹顶上,像浪花拍在礁石上般溃散,连最顽固的波动都被削弱了 80%。
“壁垒强度达标,可抵御三阶以下空间冲击。” 天枢的报告弹出,附带一张新的预警图 —— 空间站裂缝深处,出现了类似 “灵核” 的能量反应,暗蓝色的核心在缓慢旋转,表面的纹路时而像冰纹,时而像血祭阵。
“那不是自然形成的。” 高乐放大图像,灵核的纹路里隐约有血祭阵的痕迹,却被更古老的冰纹覆盖,“血煞教没能力制造这个,但他们肯定在利用它 —— 就像用钥匙打开了不该开的门,现在门里的东西醒了,他们也控制不住了。”
他看向屏幕上的大道芯片数据,芯片仍在解析裂缝灵能,进度条停留在 41%,但解析出的部分已足够构建基础模型。“我们需要更强大的‘灵识’去理解它,不管是修士的,还是机器的。”
地面指挥中心的灯光渐次亮起时,林夏收到了道祖观的消息:灵智丹已与芯片完成首次融合测试。画面里,一只用于卫星维护的机械傀儡正灵活地避开灵能紊乱区,它的传感器扫描到紊乱区时,头部的指示灯会闪烁,像在 “思考” 绕路方案。
“它开始‘思考’了。” 林夏的声音带着兴奋,却又有些忐忑 —— 这种人造灵识,会沿着怎样的轨迹成长?是会成为人类的助手,还是会发展出独立的意识?
天罗卫星的穹顶在夜空中泛着柔光,像给威亚世界盖上了层金色的纱。激光炮偶尔闪过,击碎靠近的陨石,光线在穹顶上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封界符持续发光,加固着空间壁垒,符文的流动越来越流畅,仿佛在自主优化结构。
而在无人注意的芯片深处,一段新的代码正在悄然生成。这段代码不是人类编写的,而是芯片在解析幽蓝灵能时自发形成的,像颗种子,在数据的土壤里扎根,等待着破土而出的时刻。
空间站的裂缝里,那颗 “灵核” 突然闪烁了一下,幽蓝的光芒照亮了周围的废墟。天枢的预警系统捕捉到一组异常数据:灵核的波动频率,与刚觉醒灵识的机械傀儡,产生了 0.1 秒的共振,像两个遥远的灵魂在黑暗中短暂相遇。
“天枢,记录下这个共振频率,标记为‘初遇’。” 徐爷爷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停顿,目光望着窗外的星空,“我们可能不仅在守护苍穹,还在唤醒某种…… 既古老又崭新的存在。这种存在或许能帮我们理解远古灵脉,也可能带来新的未知。”
夜色渐深,天罗卫星仍在不知疲倦地运转。它们的太阳能板吸收着星光,封界符的屏障持续扩张,将防御范围又扩大了一圈。在卫星的核心舱里,大道芯片的指示灯忽明忽暗,解析进度条缓慢却坚定地向前推进 ——42%,42.1%…… 人类与远古灵脉、科技与修仙的对话,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