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人爬出排水沟,眼前是一排低矮的砖房,窗户被木板封死,门口挂着“立入禁止”的牌子。
胡天佑打了个手势,四人分散隐蔽,等待巡逻队经过。
“那边。”王铁梅指向一栋两层小楼,“像是档案室。”
突然,砖房内传出一声凄厉的惨叫,接着是日语喝骂和鞭打声。
王铁梅浑身一颤,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手枪。
胡天佑急忙按住她,摇头示意不能轻举妄动。
巡逻队走远后,四人迅速移动到小楼侧面。
郭嘉玲熟练地撬开一扇窗户,众人鱼贯而入。
屋内堆满文件和标本瓶,福尔马林气味呛得人眼睛发酸。
“分头找。”胡天佑低声命令道,“一定要找到他们的行动计划。”
陆小曼直奔文件柜,快速翻阅各种实验报告。
郭嘉玲检查办公桌抽屉。
胡天佑和王铁梅负责警戒。
“天啊……”陆小曼突然捂住嘴,手中文件簌簌发抖,“他们……他们在孕妇身上实验鼠疫杆菌,记录胎儿变化……”
王铁梅夺过文件看了一眼,脸色瞬间惨白。
胡天佑从她颤抖的手中拿回文件,强忍愤怒继续搜索。
“找到了!”郭嘉玲从抽屉暗格中抽出一份标着“绝密”的文件,“他们计划三天后在延安投放带鼠疫杆菌的跳蚤,正好是记者团到达的时间!”
胡天佑迅速浏览文件:“我们需要找到更多的证据,包括照片、样本……,这样才能在国际上彻底曝光日本人的险恶用心。”
“楼下是实验室。”陆小曼指向门口,“应该有菌种保存室。”
四人悄悄下楼,刚走到拐角,突然听到脚步声。
胡天佑一把将大家拉进旁边的储物间,屏住呼吸。
透过门缝,看到一个穿白大褂的中国助手独自走来,手里拿着记录本。
等那人走近,胡天佑闪电般出手,将他拖进储物间,匕首抵住咽喉:“别出声!”
出乎意料,那人非但不惊慌,反而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你们终于来了,我是地下党赵明德,潜伏在这里一年了。”
胡天佑没有放松警惕:“你怎么证明自己的身份?”
赵明德低声说出三个名字,都是已知牺牲的地下党员,最后补充道:“武藤兰上周传信说会有人来调查计划……”
听到武藤兰的名字,胡天佑稍稍松开匕首:“她怎么传信的?”
“通过防疫部队的例行通讯,用我们约定的密码。”赵明德揉了揉脖子,“没时间多说了,石井四郎昨天已经紧急撤离,他们准备在延安投放跳蚤,同时派特务在供水系统下毒。”
“有证据吗?”陆小曼急切地问道。
“有!跟我来!”赵明德领着他们穿过一条隐蔽通道,来到地下室,“小心,别出声,这里有守卫。”
地下室比上面更加阴森恐怖。
两侧是一排排铁笼,里面关着消瘦不堪的人——有老人、妇女,甚至儿童。
许多人身上布满可怕的溃疡和肿块,眼神空洞地望着来人。
王铁梅猛地捂住嘴,眼泪夺眶而出。
胡天佑紧紧抓住她的手臂,生怕她一时冲动暴露大家。
“这些是……实验体,”赵明德声音哽咽地说道,“每天都有新的被送来,旧的……会被处理掉。”
陆小曼强忍泪水,快速拍摄照片,郭嘉玲收集着散落的实验记录,胡天佑则警惕地警戒着。
突然,最里面的一个小女孩伸出手,虚弱地喊着:“叔叔……救救我。”
王铁梅再也忍不住,挣脱胡天佑的手冲过去:“别怕,我们……”
“站住!什么人?”一声厉喝从身后传来。
两名日军守卫持枪冲了过来!
胡天佑当机立断,匕首飞出,正中一名守卫咽喉。
同时赵明德扑向另一名守卫,两人扭打在一起。
守卫的枪走火,刺耳的枪声在密闭空间回荡。
“警报要响了!快走!”赵明德喘着气爬起来,“我知道另一条路!”
“不能丢下他们!”王铁梅指着笼子里的人,尤其是那些孩子。
胡天佑陷入两难,救人是道义,但会危及任务和所有人的性命。
枪声已经惊动整个基地,远处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和日语喊叫声。
“赵同志,带她们三个和证据先走!”胡天佑做出决定,“我留下来救人!”
“不行!”王铁梅厉声拒绝,“要么一起走,要么一起留!”
陆小曼突然从实验台上拿起一串钥匙:“没时间争论了!嘉玲,帮我把笼子都打开!赵同志,带路!”
赵明德一咬牙:“跟我来!”
众人迅速打开所有牢笼,搀扶还能走动的囚犯,抱起孩子。
警报声响彻整个基地,探照灯的光柱四处扫射。
“这边!”赵明德领着大家穿过一条狭窄的管道,来到基地外围的一个隐蔽出口,“出去后往东走,有片树林……”
话音未落,一队日军冲了过来!
赵明德猛地推开众人:“你们走!我来掩护!”
激烈的交火中,赵明德身中数弹,但仍坚持射击,为众人争取时间。
胡天佑拉着王铁梅,带领幸存者冲入夜色中。
陆小曼和郭嘉玲各背着一个孩子,紧随其后。
“分头走!”胡天佑下令道,“按计划在砖窑汇合!”
陆小曼和郭嘉玲带着大部分幸存者向东南方向撤离。
胡天佑和王铁梅则带着三个孩子向东北方跑去,故意制造动静吸引追兵。
日军果然被引了过来,子弹呼啸着从耳边飞过。
一个孩子吓得哭出声,王铁梅一把抱起他,继续狂奔。
胡天佑断后,用手枪还击,延缓追兵速度。
“前面有河!”王铁梅大喊,“过了河就安全了!”
他们冲到河边,却发现桥梁有日军把守。
胡天佑环顾四周,发现一段被炸毁的桥墩:“游过去!”
冰冷的河水刺骨般寒冷。
胡天佑一手抱着最小的孩子,一手划水。
王铁梅带着另外两个孩子紧随其后。
子弹打入水中,激起一道道水花。
终于到达对岸,三个人湿漉漉地爬上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