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被李剑垚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之所以拉着老陈入局,也算是李剑垚临时起意。
其实今天的主要目的是去县里看看失落的徐老三以及给汽车厂的老周和管理局的老刘送份年礼,薛薇的那么联络一下感情,毕竟离过年更近了。
但见到老陈的那一刻,李剑垚就想到了目前因为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加上老陈明晃晃的暗示,那不如就把新高中建在本地。
别管是以前五二二制还是过几年要改的六三三制,只要落地,就能每年在本地增加至少200个甚至更多的学生。
虽说现在的学生消费能力几乎没有,但这也代表着每年200个以上的家庭,即使不花钱不消费,也会把目光更多的带过来。
甚至如果把高中落地,那么辐射范围内的公社或者以后的乡镇会把津河公社在心中的地位抬高,至少你看咱们公社都没有高中,而人家有!
“光申请有什么用啊,这事儿传出去,别的公社也可以申请,到头来还不是哪人多会被重点考虑?”
李剑垚递过一根烟去,然后猥琐的一笑。
“如果,我们能自行解决学校的建设问题呢?”
老陈的火柴成功的烧到了手。
“什么?哪来的钱?”
“别装了,刚才那股劲呢,不就是惦记着我们村那点资金嘛!
与其给县里解决问题,不如把钱花到本地来,肥水不流外人田!
我们村儿之所以不给县里的高中花钱,也是怕总有人惦记着,打秋风来的多了,多少钱都不够霍霍的。”
“那你提这个,就可以花钱了?”
“当然不是,我的意思是不是全部。
我们村儿可以在申建新高中的建设中花点,但大头我可以帮忙拉来资金。”
“你上哪拉去?”
“这个你别管。
咱们还是先去公社里和书记主任他们商量商量,这事儿咱们不能等,主要是我没多少时间,年前还要出门的。”
老陈一头雾水的被李剑垚拉到了公社。
同样一头雾水的还有书记宋展明和主任于大壮。
于大壮就是当初去村里参加选举的那个于干事,如今职场新人也变成了老油条,倒是表叔宋展明还停留在公社书记的层次上,这些年来干部进县里难度也确实大,很多能干的动的基本还没退,导致晋升通道就比较拥挤。
宋展明没升迁不是因为他能力不行,而是因为葫芦大队把他给耽误了,种子的事情从村里到公社再到县里总是需要一个纽带,而他就是那个纽带。
李剑垚和老陈你一言我一语的把申建高中的事情跟他们俩说了一遍。
“三土,你是说让咱们公社申请把高中落到咱们这来,还自己解决资金问题?
那县里能同意吗?
还得牵扯到教育局以及师资的配置,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
“表叔,首先咱们这是在谈工作,你不称呼我同志也得称呼一声小垚,叫人家小名干啥!
其次,咱们都自持资金搞建设了,县里巴不得的同意,刚才咱们可说了,人口的增长带来的变化。
你再看,地就那么多,用的着那么多人都窝在地里刨土吗?
虽然生产效率在提升,但吃饭的人也多了啊,有上学这样的出路,但凡家里不缺口吃的,都会让孩子们去上学吧?
万一读个高中,成绩还不错,上了大学,那可就成了干部了,有这个萝卜吊着,再加上多宣传宣传,入学率会不会大幅度提升?
这既是给乡亲们造福,也是实打实的政绩,无论是你这个层面还是县那一级都脸上有光不是?”
“我们倒也不是特别在意这个。”
宋展明嘴上说着不要,实际脸上的褶子都堆到一起了,这确实是好事。
“那你说资金自持,公社其实是没钱的,光是小学教职工的工资也是公社筹款的,你们村儿这个大户又收不上来钱粮,还得搭进去点,公社可没钱。”
“瞧你这小气劲儿!
光知道打我们村里那点钱的主意。
我们村儿我可以说服村里投点,但不会太多,大约能有个一到两成的样子就差不多了。
剩下的资金我来拉,我认识一个基金会,到时候化点缘,十万八万的还不是问题。”
“你哪认识的什么会?”
“这个你别管,总之钱能到就行。
接下来你要考虑的就是搞块地,环境要清幽,交通要便利,周边社会治安要好,最好是周边民风要淳朴那种。
高中阶段是可以住宿的,如果校内能够一体解决食宿的问题,那就不用考虑在乡亲们家里食宿。
但是如果不能完全解决,那以上的条件就显得很必要。
一旦高中建立,那势必会吸引周边公社的学生来读书,都是一个县的,搁古代那都是桑梓了,别因为鸡毛蒜皮的事让孩子们觉得本地人欺生。
如果地皮公社能解决,按照现在的物价水平,十来万能建个不错的校区了。”
“我想想哈,哪块地合适!”
宋展明已经畅想学校建成给公社带来的实际好处了,作为一个基层的干部,基本的正直素质还是不缺的,这好处可不是一点半点。
“河套边上,那个杨树林那边咋样?差不多有十几亩,离主干道还有段距离,算是清幽了吧?”
李剑垚脑子很快想到那块地方,就是当初第一次和姐夫方远见面揍他那个地方,离河边太近,面积也不大,摇了摇头。
“离河边太近,这些个学生都是好动的年纪,夏天下河冬天凿冰啥的太容易,容易出事,不妥。
而且面积也太小,你别小气吧啦的,你看看现在虽然是两年制,一个年级可能也就200来人,但是人口增长的趋势可是保持的很好,将来也许不够用了。
所以要搞的大一点,预备千人规模的大小是不过分的,总不能学校地方不够用了再扩建,然后周边你还没地了,那就只能搬迁了。
这样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小的。
你有没有觉得其实如果可以的话,搞个完全中学,申建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建设的必要性也更有说服力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