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中视频开始播放:
“1793年,9月14日这一天”
“乾隆皇帝对一个代英的小男孩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
“原因无他,这个小男孩是到访的代英使团中唯一会说点汉语的人。”
“乾隆皇帝对男孩的语言天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将自己随身的荷包赏赐给了小男孩。”
“这个小男孩名叫乔治托马斯.斯当东。”
“是的,这个名字很熟悉,他就是四十七年后在代英的下议院里慷慨激昂发表演讲。”
“并主导了对华夏发动鸦片战争的那个斯当东。”
大清位面
乾隆皇帝血气上涌,剧烈的咳嗽了起来,半晌回过气怒道:
“真是一帮不懂礼义廉耻的番邦蛮夷,”
“既然身受皇恩,怎么能做出此等卑劣之事?”
“我大清的万里江山,就是毁在这么一个小人手里吗?!”
“给朕下令,以后凡有国外使臣,一律驱逐!”
大明位面
洪武年间
朱元璋忍不住吐槽道:“这么说,这个乾隆皇帝算不算是引狼入室?”
“按照天幕里的说法:代清之亡,亡于乾隆不过分吧?!”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而这次会见也是代英帝国和代清的第一次正式外交,也是被为为鸦片战争导火索的马格尔尼访华事件。”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里,闭关锁国的代清傲慢的绝了使团,关上了通往世界的窗口,自此代清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鸦片战争的种子也就此埋下。”
“而事实上,这次外交的失败,不仅仅是中华上国的傲慢,这其中掺杂着许多的因素,代英的使团也不是为了正义与和平才出使华夏的。”
“而通过马格尔尼的私人日记,我们才发现这次外交事件有着各种驴头不对马嘴的误会。”
“时间回到1792年,这一年马格尔尼奉命出使华夏,有着丰富外交经验的马格尔尼这次却很焦虑。”
“原因无他,从1596年到1792年这两百年间代英帝国派遣了无数的使者出使这个神秘的东方大国。”
“但是无一例外的都失败了,他们有些人死在了海上,有些人被赶了回来,竟然连一个见过皇帝面的人都没有。”
大明位面
洪武年间
这次连朱元璋都开始震惊了起来,
“两百年的时间?”
“这么说这帮使臣自我大明时候就开始来了?”
“那怎么连我大明的皇帝也没见过?”
大殿上群臣面面相觑内心却是腹诽道:
“还不是您的一纸禁海令?要不是有了天幕,这些个使臣下辈子也进不来吧!”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而第二个让马格尔尼感到焦虑的原因则是,这次出使的任务中有个让他自己都感到难以开口。”
“那就是向代清索要一块领土!”
“谁能想到代英的第一次访问就想索要一块领土,还想华夏开放更多的港口,以及给予代英税收的优惠?”
此言一出,天幕下的众人登时就愣住了,这提莫的你和我说这是使团?
大唐位面
贞观年间
太宗皇帝李世民怒极反笑,开口说道:
“什么使节,什么帝国,还没多久就露出了狐狸尾巴。”
“开口索要一块领土?”
“自古以来,领土就是靠打来的,他们居然还有脸面直接索要。”
尉迟恭无情吐槽道:
“这代清如此的软弱,与其被打,还不如直接送出去呢。”
大明位面
洪武年间
原本还在思考着外交的朱元璋直接给气笑了,
“这哪是外交,这直接来抢地盘来了。”
“要求和那个什么条约也只差一个战争赔款了吧?”
“难怪会外交失败,要是这样的使节跑到咱面前,咱直接大炮轰t娘的。”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除了明面上的任务,马格尔尼还有一个隐藏的任务那就是暗中观察代清王朝的实力。”
“包括但不限于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
“和大家印象中的不同,大清虽然闭关锁国,但是还是留有通商口岸。”
“广洲十三行就是那个时候对外贸易的经办机构,所有代清的对外贸易都必须经由十三行。”
“十三行的存在无疑是妨碍了代英赚钱,代英的这次出使,无疑是想要华夏给他开更大的门,赚更多的钱。”
“于是马格尔尼就带上了使团,出使华夏,这一路要走整整九个月。”
“而先于使团到达的是一封写给清廷说明信,”
“这是马格尔尼费尽心思,精心措辞的一封信,核心思想就是既要恭敬有礼,字里行间又不能堕了我代英帝国的威名。”
“在这封信函中,马格尔尼先是介绍并赞扬了自己的君主最高贵的君王、统治代英、发兰西等地,最至高无上的乔治三世陛下,他的威名闪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然后马格尔尼又隆重的介绍了自己,什么国王的表亲、什么最尊贵的爵位,最荣耀的骑士。”
“爱与勇气的化身云云。”
“这次来使旨在促进双方平等贸易云云。”
“紧接着,马格尔尼还在信中表明自己和其他使者一样,是来给尊贵的皇帝陛下祝寿,参加party的。”
“为了表示祝贺,还特地带了极大极好的礼物等等。”
“结果看到信件的华夏官员直接懵了,啥叫平等贸易?看到后面又大又好的礼物才明白,”
“原来是来祝寿加朝贡的呀!”
“可是这一连串的头衔,别说是他们的皇帝,就是这位使臣的前缀都比自家的乾隆皇帝长了,”
“这种高调的信件要是交了上去,别说是使者,自己也要被判个藐视朝廷的罪过吧。”
“于是这些官员就好心的将这份信件翻译了好几个版本,除了对礼物的描述——又大又好,没怎么变之外,基本约等于是重写了一封。”
——出现了出现了,代清的神级翻译官,直接是求生的欲望拉满了。没有翻译的标准:信、达、雅,有的只是对于九族的渴望。
“代英国王那个威名远播的超长头衔直接变成了‘远夷小国’”
“马格尔尼那个超长的牛闪闪的头衔直接简化为了两个字‘贡使’”
“什么平等贸易云云直接翻译成为乞求大皇帝施恩通好。”
“参加生日party直接翻译成为了进京叩见。”
“最后还使用了官员的日常上奏模板,什么我国王心中惶恐不安带着又大又好的礼物进呈,”
“希望大皇帝恩施远夷之类。”
大清位面
道光皇帝看着天幕,眼中满是悲愤,
“若不是底下的人译文有误,又怎么会误国至此!”
“这些个官员不过刀笔小吏,居然害我大清至此!”
大清位面(二)
乾隆皇帝此刻面色铁青,因为八十二岁的他此刻手中正拿着这份名为白《百灵信函》的代英使臣说明信,
虽然措辞有细微不同,但赫然正是天幕中所说之事。
“此刻他的内心千回百转,原本想要处置经手翻译的官员,可那些赤裸裸的要求又如同一只只靴子踩踏着乾隆的自尊心。”
几十年的天朝上国,山呼万岁,让他再也不愿听违逆之言,
乾隆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干瘪的嘴巴刚想发出命令,却好似被什么东西堵在胸口,
最后只发出了“退朝”二字。
乾清宫外乌云盖天,预示着一个时代渐渐的落幕,混乱接踵而来...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