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郭宁莲见状,连忙上前劝阻道:“二哥,且先息怒啊!陛下的性子,你应该比我更加了解才是。
你如此冲动地带着兵器夜闯皇宫,岂不是自寻死路吗?”
郭英的怒火丝毫没有被郭宁莲的话语浇灭,反而愈发炽烈,他将手中的马朔猛地一横,横在了胸前,怒声吼道:“我郭某堂堂七尺男儿,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怎能受得了如此奇耻大辱?”
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带着无尽的愤恨和不甘,仿佛要将这满腔的怒气都宣泄出来一般。
郭宁莲见郭英如此激动,心中越发担忧,她苦口婆心地劝道:“二哥,你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阿镇想想啊?”
郭宁莲口中的阿镇,其实就是郭英的长子——郭镇。然而,此刻的郭英已经完全被愤怒所淹没,理智早已荡然无存。
他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倾听郭宁莲的劝解,只是一味地闷声说道:“我本来就是一介武夫,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死又有何惧?”
“今天如果不能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我郭英就不配为人!”
她凑近郭英的耳畔,轻柔的声音仿佛一阵微风拂过:“二哥,我想让檀儿留在京城。”郭英闻言,缓缓转过头来,目光落在郭宁莲的眼眸上。
这些年来,郭英历经世事,见过形形色色的人,自然懂得如何透过人的眼睛去洞察其内心。此刻,他凝视着妹妹的眼睛,那里面燃烧着一团熊熊烈火,那火焰炽热而强烈,仿佛要将一切都吞噬。
郭英心头一紧,他深知那团火焰的名字——野心。
郭英面露难色,犹豫片刻后,还是如实说道:“可是,就在前些天,监国太子已经下达了明确的旨意,并且昭告天下,要让檀儿与潭王、赵王、蜀王、湘王一同前往各自的封地就藩。”
郭宁莲的脸色瞬间变得冷峻,她的声音也变得冰冷:“这一次,为了檀儿,我什么都可以舍弃。”
言罢,她缓缓站起身来,动作优雅而庄重。
郭宁莲对着郭英深施一礼,这是一个标准的万福礼,显示出她的决心和诚意。她挺直身躯,神色凝重地说道:“还望大哥和二哥能助我一臂之力。”
一时间,屋内陷入了沉默,只有时间在悄然流逝。
过了许久,郭英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深吸一口气,用力地点了下头,轻声吐出一个字:“好!”
这个字虽然轻如羽毛,但其中蕴含的承诺却重如泰山。
郭英知道,对于小妹的这个请求,他根本无法拒绝。
因为他的小妹只有鲁王朱檀这一根独苗,而老郭家与鲁王之间的关系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
在这个清晨,太阳刚刚露出一丝曙光,整个世界还被一层薄薄的雾气所笼罩,一切都显得朦胧而宁静。
刘三吾,这位德高望重的翰林学士,同时兼任着太子詹事府左赞善的重要职务。
他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起床,洗漱完毕后,便与他的两位至交好友——汪睿和朱善一同前往东宫。
汪睿,官居詹事府从六品的左司直,虽然官职不算高,但他的才华和见识却备受赞誉。
而朱善,则是更为显赫的人物,他不仅是文渊阁大学士、翰林院待诏,更是奉议大夫,身兼数职,可谓是三人之中官职最多的一位。
这三位老人都已步入古稀之年,岁月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满头的银丝见证了他们一生的沧桑。
然而,尽管他们年事已高,身体也略显虚弱,但他们的精神却依然矍铄,思维敏捷。
要说年纪,刘三吾、汪睿和朱善与李善长是同龄人,他们都经历了那个动荡的时代,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
虽然刘、汪、朱三人的官职相对较低,最低不过从六品,最高也不过正五品,但在满朝上下,却没有人敢小瞧这三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小老头。
这其中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们三人都是洪武皇帝的智囊,为皇帝出谋划策,还因为他们肩负着教导太子朱标的重要责任。
他们的智慧和经验,对于培养未来的皇帝至关重要。
等到太子登基之后,这三人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帝师。
这便是那些官居正二品的六部尚书心甘情愿地排在这三个老头之后的缘由所在。在这三个人当中,刘三吾无疑是最为突出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年事已高,更关键的是他所倡导的“三场取士法”,对于大明朝的科举制度起到了极大的完善作用。
简单来说,刘三吾所提出的“三场取士法”,使得科举考试的选拔标准更加科学、合理,为朝廷选拔出了更多真正有才华的人才。
正因为如此,他在当今士林之中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成为了众多士子们心目中的领袖人物。
尤其是在江南地区,众多士子对刘三吾更是敬仰备至,将他视为楷模,对他的一言一行都倍加关注。
甚至就连那个被誉为“读书种子”的方孝孺,在面对刘三吾时,也会毫不吝啬地展现出自己谦逊的一面。
他会自谦地称呼自己为“后进晚辈”,对刘三吾执晚辈之礼。
不仅如此,方孝孺还会恭恭敬敬地尊称刘三吾一声“刘老令公”,这其中所蕴含的敬重之情,溢于言表。
这一路上,这三个老头的脚步都显得有些匆忙,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在催促着他们。
他们的步伐虽然略显仓促,但却没有丝毫的慌乱。
相反,他们之间的交流显得异常默契,仿佛早已心有灵犀。
这三个老头之所以没有丝毫避嫌之意,反而选择联袂而来,其实是事出有因的。
原因就在于昨天,皇帝刚刚回京,甚至连宫门都还没有踏进,便当着诸多外国使臣的面,毫不留情地对朝中的百官痛下杀手。
这一举动无疑在朝堂之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百官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心惊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