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公道:“不错!战损是大!”
赵光义的目光变得有些阴冷:“打造一支铁鹞子骑兵军伍耗费极高!训成三千重甲已是不易,他们竟然打造了三万之众,日费何止千金?姓李的这次莫不是把家底都掏空了!”
李公公道:“皇上,老奴感到有些不解。”
“哦?”
“夏州李氏既然敢出兵支援北汉,这说明他们心里根本没把咱大宋王朝放在眼里!口口声声说臣服于我中原王朝看来都是假的!他们对中原绝对也有觊觎之心!但让我想不通的是,他们既有觊觎之心,何不趁虚而入、直捣我大宋京师?”
“那你猜猜是何原因?”
“皇上,老奴愚笨。我以为,咱们大军集结二十万挥师北上,皇帝又御驾亲征,这肯定会让西夏觉得咱们已经大军倾巢而出,后防必定空虚!所以他们要想占咱们的便宜,这时候就应该借机抄了咱们的后院老巢才是上策!但他们却偏偏大老远的跑到这边和咱们硬杠,劳师以袭远,师劳力竭,理论上胜率偏低!老奴对此不理解!”
“呵呵。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复杂。他们不敢抄咱们的后院,首先应该是皇城司的功劳!
据朕所知,皇城司潜伏在西夏的谍子,给西夏那边释放了一些虚虚实实,真假难辨的信号,至少让他们认为,朕虽亲率二十万大军北伐伪汉,但京师重地仍有三十万精锐以逸待劳!并且还有三路大军共计三十万驻守西北门户要塞,试问,他西夏敢轻易妄动?
再者说了,西夏骑兵就算非常厉害,从西夏到东京上千里的路途,正如你所说,劳师袭远,就算杀到东京已是强弩之末,能坚持多久?
打仗,打的不仅是装备,更是钱粮!《孙子兵法》说的很明白,发动大规模战争需要计算‘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的物资消耗,每日消耗达‘千金’方能维持十万大军的行动!
他们后勤补给如果跟不上,单凭一腔孤勇深入敌营,其精神固然可嘉!但孤军作战的最大弊端就是后勤补给缺失,只要切断了他们的给养来源,他们要么坐以待毙,要么缴械投降!根本掀不起风浪!”
刘遇道:“那他们跑到这边就有优势了?”
赵光义道:“在这边还不一样!在这边他们有主场优势!晋阳就是他们的大本营!
他们看似驰援北汉,其实是以逸待劳、随时出击!因为他们的骑兵早就在这里守候多时了!这也说明他们与北汉早有勾结!
另外,根据密报,西夏的国策就是走钢丝!在‘借势’与‘独立’之间找平衡!他们胆子很大,自以为把大宋和契丹两大王朝玩弄于股掌之间!拉拢一个打压一个,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可他们联合契丹对付咱们,这哪还有平衡可言?”
“这恰恰说明了他们的聪明之处!这次咱们是主动发起战争的一方,所以在他们的眼里,咱们现在是兵强马壮,实力远大于契丹,所以他们便联合契丹消弱咱们!反之,一旦契丹南下,主动进攻咱们的时候,我估计西夏也有可能联合咱们抵抗契丹!”
李公公眼前一亮:“联吴抗曹?皇上说的还真挺有道理!”
赵光义道:“有道理个头?这只是朕的测猜罢了!真要是契丹大军南下,哼,朕估计西夏不背后捅咱们一刀就谢天谢地了!他们的骑兵到底为何出现在这里,相信只有李德明知道!”
“皇上,这次西夏铁鹞子出兵驰援,皇城司居然没有察觉到半点消息,实在属于严重失职啊!”
赵光义心道:你特么的还说和皇城司没仇,这不是又给魏千岁脑袋上扣屎盆子了吗?
他轻声问道:“魏士杰来了吗?”
李公公道:“皇城司的人刚才通报过,魏千岁已在赶来的路上了,预计明日上午可到。”
赵光义故意板着脸:“哼!他来了朕一定要好好问问他,这西夏和契丹的六万骑兵到底是从哪里上去出来的!”
此时大宋左路大军五万步卒已经死伤近五千余众!契丹骑兵果然凶猛残暴!
减员越多,全军战斗士气越弱!战斗力越弱,队形被冲得越零散!队伍越零散,战斗力就越差。
尤其是在这空旷之地,大宋步兵既无拒马可借以藏身躲避,又无长枪可进攻杀人,面对重甲骑兵毫无反制之力,几乎就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幸亏弓弩兵不停掩护,还能做出些许的微弱反击!
洛阳虎都是百战老卒,战力超强不容置疑,尤其那些勇冠三军的“兵王级”士卒奋力一刀可斩断契丹重甲骑兵臂膀!
但可惜,此时的装备只有长刀和轻甲!长刀相对马槊而言简直太短,刀锋不等触及对方铠甲时,自己的胸膛已被对方的马槊刺穿!
攻击力未达巅峰,防御力更是大打折扣!双方战力对比太过悬殊!
右路看上去在兵力上似乎占优,有两万骑兵外加五万步兵,但战况依然不容乐观。
五万步兵只能在外围伺机捡漏补刀,真正能与铁鹞子硬碰硬的只有大宋重装铁骑!
宋军此前也与西夏军队交战过,虽然知道他们的骑兵厉害,但是,直到这次亲自交手才发现对方的可怕之处!
同样是骑兵,西夏的铁鹞子的战力似乎比契丹的铁林军还要强大!
无论从铠甲的坚固强度、战马的速度、长兵器的杀伤力度、整个战队战术的配合上,哪一个方面对比,似乎皆在契丹骑兵之上!
晋阳城外,数万铁蹄践踏大地犹如闷雷滚滚,尘土激扬。
大宋王朝的两万重装铁骑列成锋矢阵形向西夏骑兵方向冲锋!玄色铁甲映着微光,战马亦全身覆甲,只露双眼!
西夏国的三万铁鹞子骑兵则以鹤翼阵形向大宋骑兵方向冲锋!乌色重甲泛着青黑幽光,马鞍两侧的旋风斧与骆驼骨弓已蓄满杀意!
两股洪流在大地上相向“奔赴”,都如怒海狂潮,势要将对方吞没!
两军前锋相撞时,金属交击声如同暴雨砸铁、连绵不绝!
一名宋军骑兵挥舞钩镰枪去挑对面冲来的西夏骑兵的马腿,不料却被那西夏骑兵用狼牙棒格开了!未等宋军骑兵及时回枪便被另一个西夏骑兵甩出的套索勒住脖颈从马上强行拖坠下马,瞬间淹没在铁蹄洪流之中!
另有一名彪悍西夏骑兵,竟疯狂挥舞狼牙棒硬是砸碎了三名宋军骑兵的头骨!简直天生神力,头盔在他面前竟如纸糊!
但他得意没多久,蓦觉身上马匹向下一沉,原来马腿已被钩镰枪挑断!他身形随战马的前倾而摔下马,同样也是被铁蹄洪流淹没!
战场上倒下的尸体越来越多!
宋军骑兵论单兵作战能力并不比西夏差,但是这次是大兵团作战,三万对两万,宋军兵力相差三分之一,明显吃亏!
而且在骑兵作战的灵活性、配合默契上,宋军骑兵也不如西夏骑兵!
两股洪流对冲一轮之后,双方已经然换位。
待拉开合适距离后,双方骑兵大阵同时调转马头,后军就前锋,前锋变后军,再次开始冲锋!
先是小跑加速,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战马奔跑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速度达到顶峰时,冲击力也是最大之时。
两方领军人物皆算好了距离,所以两军交锋的刹那,也是双方战马速度最快、骑兵冲击力最巅峰的时刻!
双方骑兵都是悍不畏死,但是西夏骑兵的兵力要多三分之一,战术配合更精妙,所以这一轮交锋下来,宋军骑兵又倒下了一大片!
而西夏铁鹞子骑兵通过“钩索”将骑手与马鞍刚性连接。这种特殊装置由皮革或金属链条制成,穿过铠甲预留的锁扣结构,形成类似安全带的作用。即使骑手战死,尸体仍会被钩索牢牢束缚在马背上,保持“人马一体”的姿态,虽死不坠!
虽死不坠有三大优势,一是心理威慑,成排“不倒”的骑兵尸体形成视觉压迫,加剧敌方溃散;二是保持队形,避免坠马尸体阻碍后续骑兵冲锋路线,维持冲击波次的连贯性;三是节省兵力,可通过回收战马与铠甲快速重整部队,只需切断钩索卸下尸体即可!
而宋军骑兵一旦受伤死亡,必然坠马!
这就恰好形成了宋军的三项劣势!
一是给己方士兵造成了心理压力!每死一人,队伍就少一人,在视觉上形成了己方必败之势不可逆转的景象;
二是队形的连贯性被破坏!骑兵尸体坠地,会阻碍自己骑兵队伍冲锋的路线,严重的会造成整片的骑兵连人带马被绊倒,加速了整个部队的败亡!
三是战马和装备无法回收。宋军骑兵一旦人死落地,其尸体必然被无数铁蹄践踏,踩得稀烂,而铠甲也会被踩得面目全非、严重变形,鳞甲散落,彻底失去了回收价值!
此消彼长,宋军败局已定!
宋将刘遇握紧双拳,尽量控制情绪,沉声道:“潘帅!左路步兵估计坚持不了多久了!一旦契丹骑兵杀光他们必与西夏骑兵联手,到时候我两万重甲骑兵也难逃全军覆没之下场!再然后……他们调转方向,那……皇上……”他不敢往下说!犯忌的话自然要谨慎!
潘美却稳如泰山,丝毫不慌地道:“刘将军莫急!只要大家再坚持一会,咱们的援军就会到了!”
刘遇有些不解道:“咱们的援军?”大军离京之前,所有的军队调动部署他全程参与,怎么还会有其他人马前来支援?他有些诧异!
潘美淡淡地道:“刘将军,出发之前,咱们是不是讨论过,北汉一定会向契丹求援,而契丹一定会派骑兵支援,这个咱们是不是早有了定论?”
“是的。大帅不是已派三路人马封锁了援军必经路线吗?这个大家都知道。”
“我想说的是,既然我已经料到了契丹会出骑兵,你不感到奇怪吗?为何我没有准备后手?任由对方的骑兵虐杀咱们的步兵?”
“实不相瞒,末将确实感到奇怪!”
“其实我早就安排好了对策!”
“哦?”
“你应该从其他渠道听说了吧,此次北伐也有崔彦进崔将军的任务。”
“听说了。难道援军是他的队伍?”
“不错!”
“可我听说崔将军几天前就出发了,怎么反而落后了?”
“因为,这次他带领的部队比较特殊!”
刘遇顿时目光闪动:“特殊?莫非……是那个神秘的火器营?”
潘美看向战场的目光突然变得凌厉,透着几分阴狠,“不错!”
崔彦进这次率领的是一支刚刚组建的神秘部队!
四十驾弩炮车,每驾弩炮车配六卒;
五百名火铳手,人手一支单筒突火枪!
三千破甲军,人手一支铁胎弓,配破甲箭!
可惜大宋战马奇缺,没有给他们配马。否则,这五百名火铳手应该叫火铳骑兵,三千破甲弓弩手应该叫三千破甲骑射兵!
可惜,可惜!由于战马奇缺,好好的骑兵制式只能划入步兵序列!
整支队伍受弩车影响,行军速度偏慢!
现在潘美只能等!
大宋的士兵也只能苦战!
一旦火器营就位,攻守形势必然逆转!
潘美有绝对的信心!
契丹骑兵之所以战力冠绝天下,其中重甲难破就是其中因素之一!
而大宋破甲军此次所用的箭头采用的都是“合金箭头”,内含乌金,几乎原封不动地照抄了江湖上威名赫赫的“乌金破甲箭”!
威力惊人,可破重甲!
另外让潘美底气十足的就是火铳!这也是大宋最新研发的秘密杀器!潘美私下也称其为突火枪!因为外形与长枪接近,能利用火药发射铅弹!
这突火枪的发明实属意外之举。年前寿春府的工匠当中有个妙人,平素就好异想天开搞各种古灵精怪的东西。除夕之夜,他看到孩童燃放爆竹时突然福至心灵,居然产生了尝试打造一支新式武器的想法。说干就干,他以竹筒为枪管,置入火药,再填充碎瓷片为弹丸,燃放以后碎瓷轰出,打造了第一支突火枪。
测试结果,威力惊人!
于是他的兴趣彻底激发,又不断改进,不断试验。
但试验过程中炸膛数次,险些造成人员伤亡,遂将竹筒改为青铜、铁制。
喷射的“暗器”也相应地不断调试,更换材质、变换形状,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只有使用直径与枪管相吻合的圆形铅弹时,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枪管内的形成最佳的空间密闭性,这样才能让火药产生的爆破推力达到最大极限,喷射出去的铅丸也能实现最强的穿透力!
几经改进,直到趋于适合实战才定型!
威力奇大,可击穿数层青砖!
于是将图纸献与朝廷。
赵光义龙颜大悦,赏万金!
同时让魏千岁负责,开始秘密打造武器,组建建制为五百人的特种部队!
想为破甲军及火枪兵配战马,奈何无马!
只得将两支战队划归步兵序列,属火枪营!
刘遇道:“可是火枪营什么时候到啊?如果半个时辰内赶不到这里,恐怕咱们也难逃一死!”
潘美侧首对传令官道:“让左路步兵后撤,中路大军出击!”
刘遇道:“大帅,这是准备轮战?”
两队人马交替进攻,以轮战方式消耗对方有生力量,同时让己方士兵及时得到休养。
潘美道:“让弓弩营做好准备,十驾三弓床弩、二百神臂弓、二万长弓手,向艮位集结,然后两组步兵换防时,把契丹骑兵引到泽位,这样骑兵追击我退回之兵时,只能从西北向东南方向追击,这样弓弩营所有战士都从东南瞄准西北方向,正面射击来犯之敌,几乎不用调整射击方向,命中率会提升数倍!”
传令官立即挥舞令旗!
刘遇目光闪动,“契丹骑兵正面来袭时,三弓床弩也是正面射击,这样相对而言,骑兵在箭手眼里并不是运动状态!命中率会极高!”
潘美目光阴冷道:“让他们也见识一下,一枪三剑箭的穿透威力!”
? ?感谢渝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