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永禄十年(1567年)九州海岸的春风已带着暖意,阿苏惟将乘坐的船正行驶着。自京都启程已逾数日,窗外景色从近畿的平原渐变为四国的丘陵,他的指尖摩挲着一卷泛黄的纸册,这是昨日停靠时,一位明国商人辗转相赠的抄本,上书明国户部主事海瑞所写《治安疏》。

此前,阿苏惟将对明国的认知,始终停留在平稳向衰的判断。东南倭患被戚继光荡平,北方蒙古俺答的寇边不过是小股骚扰,明国商人往来九州时,谈及朝政也多是“如常”“无大变”的老旧论调。大家都以为,这个庞大的帝国会像过往一般,在缓慢的衰退中继续滑行,直到此次读到此疏,才打破了阿苏惟将的这份认知。

“宫司,夜色已深,要不要传些热食?”随臣山田匡德走进船舱,见阿苏惟将正借着油灯的光亮翻阅纸册,神色凝重得异于往常,不禁好奇的开口问道,“您看的这是……明国商人送来的文书?”

阿苏惟将没有抬头,只是示意他走近。油灯的光晕在纸册上跳动,一行行工整的汉字映入眼帘,其中“天下人不值陛下久矣”九个字,如惊雷般在船舱内炸响。山田匡德虽识不得许多汉字,却能见到阿苏惟将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即便在京都面对三好家威胁时,他也从未露出这般震撼的神情。

“这是明国一位叫海瑞的官员,写给他们皇帝的奏疏。”阿苏惟将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他缓缓抬起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此人竟当着皇帝的面,指责他‘崇道怠政、耗民财力、不顾苍生’,甚至说‘天下人早已不认可这位陛下’,这般直言不讳,就是在拿家族性命在进谏!”

阿苏惟将重新低下头,再次逐字逐句的读下去,疏文对嘉靖帝的批判可谓字字诛心。从“陛下前期虽有中兴之象,却自中年崇道,二十余年不视朝”,到“大兴土木建宫观,服食丹药求长生,致使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再到“官吏贪腐、边患未绝,陛下却以汉文帝无为而治自居,实则逃避责任”。每一段话都像一把利刃,剖开了明国平稳表象下的溃烂。

“真乃雄文啊……”阿苏惟将读完最后一句,长长舒了一口气,后背已被汗水浸透。他想起此前与明国商人的交谈,那些人提及嘉靖帝时,虽有隐晦的不满,却从未有人敢如此直白的揭露。

这位海瑞,究竟是何等刚直的人物,竟有勇气直面帝王之怒?

就在这时,船工送来一封来自朝鲜的书信,封上写着“裴智彬谨呈”。裴智彬是阿苏家在朝鲜的合作人,又与李氏朝鲜王室有着极深的牵绊,是以消息极为灵通。阿苏惟将拆开信,快速浏览,眉头渐渐皱起。

信中所写,正是明国去年年初以来的变局,与还如这篇《治安疏》的内容,恰好相互印证。时间回溯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正月,明国京师北京的寒意尚未消退,西苑修道宫内,嘉靖帝朱厚熜正身着道袍,坐在蒲团闭目诵经。

案几上摆着刚炼好的长生丹药,空气中弥漫着檀香与丹药的混合气味。这位年届六十的帝王,已在位四十五年,早年开创嘉靖中兴,革除弊政、整顿朝纲,曾被朝野视为明君;可自中年以后,沉迷道教,追求长生,二十余年不临朝理政,尽管仍牢牢掌握大权,但明国的国运也随之渐衰。

“陛下,户部主事海瑞的贺表呈上。”太监黄锦轻手轻脚的走进殿内,声音带着一丝犹豫的意味。他跟随嘉靖多年,自然深知这位帝王的脾气。多年以来因服食丹药,身体日渐衰弱,性情也愈发暴躁,稍有不顺心便会迁怒于人。

嘉靖帝缓缓睁开眼,语气平淡:“呈上来吧。”他以为,这不过是寻常官员的贺表,无非是些“保重身体”、“关注民生”的套话,像这样的奏疏,他年前年后已经收到百数十封,大多扫一眼便扔在一旁搁置。

然而,当嘉靖帝翻开海瑞的奏疏,只瞥了开头几句,脸色便沉了下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手指开始颤抖,呼吸也变得急促。当读到最后一句“天下人不值陛下久矣”时,他猛地将奏疏摔在地上,怒喝一声:“反了!这是要反了!”

修道宫内的香炉被推倒,檀香散落在地上。黄锦吓得连忙跪倒在地,连大气都不敢喘。嘉靖帝站起身,在殿内快步踱步,道袍的下摆扫过案几,将上面的丹药瓶扫落在地,丹药纷纷滚落一地。

“此人竟敢如此谤君!”嘉靖帝的声音因愤怒而嘶哑,“他以为朕不敢杀他吗?传旨,将海瑞打入诏狱,交三法司会审,定要治罪!”旨意很快传到内阁,首辅徐阶听闻后,心中自然咯噔一下。

徐阶深知海瑞的刚直,更明白这封奏疏虽言辞尖锐,却实在是句句属实。可嘉靖帝正在气头,若强行劝谏,只会引火烧身。徐阶思忖片刻,命人传讯,暗中叮嘱:“海瑞犯上,但需为陛下圣誉考虑,会审谨慎,不可轻易定罪。一切,都待圣裁。”

三法司自然也深知其中利害,嘉靖帝虽暴怒却向来爱惜名声。若公然杀了海瑞这样的谏臣,必然会于史书落下暴君的骂名,这是自负的嘉靖帝绝不愿看到的。因此,三法司会审不过是走个过场,海瑞虽被关在诏狱,却未受皮肉之苦,每日还有茶饭供应。

而此时的西苑修道宫,嘉靖帝的怒火渐渐平息后,却鬼使神差的让人将海瑞的奏疏捡了回来。他坐在灯下,再次读起来。这一次,他没有再发怒,只是眉头紧锁,眼神复杂。疏文中提及的“二十余年不视朝”、“耗民财力建宫观”与“服食丹药伤身体”,桩桩件件,都是他无法否认的事实。

“朕真如他所言,这般不堪?”嘉靖帝喃喃自语,心中第一次生出动摇。他想起自己早年登基时的意气风发,想起嘉靖中兴时的朝野称颂,再对比如今的自己。沉迷修道、身体衰败、朝政混乱,竟真的成了疏文中天下人不认可的君主。

嘉靖帝在怒火过后,身体状况愈发糟糕。多年服食丹药的副作用彻底显现,他时常感到头晕目眩,咳嗽不止,甚至有时会突然昏厥。太医诊治后,委婉劝诫道:“陛下龙体违和,多因丹寒伤及脾胃,若想康复,需停服丹药,好生调养。”

可嘉靖帝素来自信自己的丹药能助他长生,怎肯轻易停用?直到某次长时间昏厥后,等他再次在病榻上醒来,看到黄锦手中捧着的海瑞奏疏,突然开口吩咐道:“黄锦,去把李时珍当年给朕开的药方找出来。”

李时珍曾是太医院御医,因反对嘉靖帝服食丹药,被罢官回乡。当年他为嘉靖帝诊治时,曾留下数张调理身体的药方,强调“顺应自然、清淡饮食、忌服丹药”。黄锦虽不解陛下为何突然想起李时珍的药方,却还是连忙派人去内库翻找。

药方找到时,嘉靖帝已能勉强起身。他看着药方上的温和药材,再对比眼前瓶中自己炼制出来的黑乎乎丹药,心中终于有了一些决断:“去按李时珍的药方抓药,他这几味药,与朕炼制仙丹也并无不同,但还是试试他的。”

黄锦惊喜交加,连忙应声去安排。他跟随嘉靖多年,深知丹药对陛下身体的损害,如今愿意停药,或许龙体真能好转。接下来的日子里,嘉靖帝每日按方服药,饮食也变得清淡许多,不再像以往那般沉迷修道。

身体渐渐有了起色,头晕咳嗽的症状减轻许多。徐阶得已时常入宫奏事,但见嘉靖帝坐在窗边晒太阳,精神已然好了不少,不禁欣慰的恭维道:“陛下龙体康复,实乃社稷之福。”

嘉靖帝看着徐阶这般表现,突然笑了笑,语气带着一丝调侃:“徐阁老,你说人到六十,是不是一道坎?朕这半年来,总觉得身体大好,此次若能安然迈过,说不定真能如道家所言,得道升天。”

徐阶心中一紧,连忙躬身道:“陛下春秋正盛,只需好生调养,必能长命百岁。至于得道升天之说,非臣所长,但需顺心即可。”他当然知道,眼前的嘉靖帝虽暂停服药,却仍未完全放弃长生的念头,只是此刻不宜直言反驳。

嘉靖帝没有接话,只是望着窗外春色,眼神悠远。他何尝不知道得道升天是虚妄?只是人到暮年,面对死亡的逼近,总忍不住想抓住些什么。这段时间,他时常在灯下重读海瑞的奏疏,每读一次,心中的震动便多一分。以至于他不得不承认,海瑞说的都是对的,自己这些年,确实做错了一些事情,也错过了一些时光。

“徐阁老,”嘉靖帝突然开口,语气变得严肃,“裕王近来功课如何?朕看他年纪不小了,有些朝廷礼仪规制,也该让他学着代行了。”

徐阶心中一动,裕王朱载坖是嘉靖帝第三子,也是如今唯一的皇子,陛下让裕王代行礼仪,显然是在为未来做准备。他连忙开口答道:“裕王好学,若陛下恩准,可让其代行天坛祭祀之礼。”

嘉靖帝点头道:“好,按你说的办。”他隐约知道,自己的身体虽有好转,却也只是暂时的,长期服食丹药早已深入骨髓,大限之日或许真的不远了。作为皇帝,他不能再像以往那般逃避,必须为这个国家、为自己的儿子,做些最后的安排。

尽管嘉靖帝的身体渐渐好转,却始终没有释放海瑞。他时常会让人传来三法司的会审记录,以及关注海瑞在狱中的动向。据禀,海瑞在狱中每日读书写字,神色平静,面对审问时也从未改口认错,反而反复强调“疏中所言,句句属实,若陛下能幡然醒悟,臣死而无憾”。

嘉靖帝曾传旨命三法司提审海瑞,想亲自听听这位胆大包天的官员,还有什么话要说。提审当日,嘉靖帝坐在屏风之后,听着海瑞在堂下慷慨陈词:“陛下早年有中兴之志,为何中年后沉迷修道?国库空虚,百姓困苦,陛下难道看不到吗?全因汝等幸佞之臣,匡蔽圣聪,海某不悔上疏,只愿陛下能以社稷为重,重拾明君之业!”

屏风后的嘉靖帝,听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他想反驳却发现自己无话可说,海瑞的每一句话,都戳中了他的痛处。这场看似审问的较量,最终以嘉靖帝的沉默收场。他没有再追问,只是命人将海瑞押回诏狱,此后便不再提会审之事。

徐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渐渐有了判断。陛下虽未释放海瑞,却也不愿杀他,显然是在内心深处认可了海瑞的谏言。他一面叮嘱好生照看海瑞,一面加快培养裕王处理朝政的能力,好为日后铺路。

这些消息通过商路与裴智彬的书信,传到了正在返回肥后的阿苏惟将手中。在府内城停靠时,阿苏惟将再次收到裴智彬的来信,信中详细描述了嘉靖帝让裕王代行祭祀、暂停服药调养的事,还提到明国朝堂虽仍平静,却已有权力交接迹象。

阿苏惟将心中感慨万千,此前他虽知明国平稳向衰,却不知这平静之下,竟藏着如此激烈的君臣较量与权力暗流。海瑞以一己之力掀起了明国政治的涟漪,而嘉靖帝虽自负固执却在暮年有了一丝反思之心,为国家留下了权力交接的余地。

这个庞大的帝国,或许比他想象的更有韧性。

“宫司,船已停好,明日即可往府内城交付差事。”山田匡德走来禀报。

阿苏惟将点头,将手中的《治安疏》抄本小心翼翼收好。这卷纸册不仅让他看到了明国的政治真相,更让他对君臣社稷的关系有了新的认知。他十分清楚知道,明国的这场暗流,或许会影响未来的局势。

阿苏惟将把《治安疏》的抄本珍藏在木箱中,旁边放着此前与足利义辉、细川藤孝等人往来的书信。这些文书记录着乱世中的挣扎与坚守,也让他更加明白无论是日本的战国纷争,还是明国的朝堂暗流,本质上都是人在时代洪流中的选择。

有人为权力而争,有人为忠义而守,有人为社稷而忧。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朱厚熜崩于西苑,其子朱载坖继位,改元隆庆。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高铭远传奇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大明神医蟠龙谜局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